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4年第5期
编号:10445718
武汉市区291名幼儿血铅水平与贫血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4年第5期
     【摘要】 目的 了解武汉市区幼儿血铅水平与贫血的关系。方法 将291名幼儿依据血铅水平分为铅中毒组(血铅≥100μg/L)与正常组(血铅<100μg/L),每组按照年龄分为2~4岁组和4~7岁组,同时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中2~4岁幼儿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4~7岁幼儿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铅中毒儿童中较大年龄幼儿的贫血率显著升高。

    关键词 血铅 儿童 贫血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4)05-0429-02

    铅对人体的影响是全方位、多系统的,对血液和造血、神经、消化、泌尿、心血管、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均有影响,儿童铅摄入量、铅吸收率和体内铅负荷水平均远较成人高,儿童铅中毒流行率也远远超过成人,因此铅对儿童健康危害更严重,更深远,而其中造血和神经系统对铅最敏感。笔者就2003年武汉市区291名幼儿血铅水平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进行了分析,以期从中发现铅中毒对幼儿造血功能的影响。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共选用武汉市江汉区291名学龄前儿童,其中4~7岁儿童160名,2~4岁儿童131名,入选儿童均符合以下条件:(1)无贫血病史及家族史;(2)无心脏病史;(3)无营养不良或过度肥胖。

    1.2 方法

    1.2.1 血铅水平测定 与武汉市江汉区妇幼保健院合作,采用外周血纸片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取样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程序,由专人抽血取样。

    1.2.2 外周血象的测定 在取血查血铅的同时,留取外周血约70ml,由专人在血细胞全自动分析仪上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1.2.3 分组方法 按照1991年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制订的标准 [1] :血铅水平≥100μg/L(1μg/L=0.00483μg/L)为儿童铅中毒。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及血液生化改变,依据血铅水平高低将291名儿童分为两组,血铅≥100μg/L者为铅中毒组,血铅<100μg/L者为正常组;每组又按年龄分为4~7岁和2~4岁两组。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儿童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均值行t检验,两组中4~7岁和2~4岁儿童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均值分别相应的行t检验。

    2 结果

    2.1 血铅水平分布情况 铅中毒组共有63例,血铅均值为117μg/L,其中4~7岁者45例血铅均值为111.33μg/L,2~4岁者18例血铅均值为114.33μg/L;正常组共有228例,血铅均值为77μg/L,其中4~7岁者115例血铅均值为80.67μg/L,2~4岁者113例血铅均值为73.67μg/L。铅中毒组占总人数的21.65%。

    2.2 两组儿童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铅中毒组与正常组儿童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而在4~7岁组儿童中两者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2~4岁组儿童中两者差异无显著性(见表3)。

, 百拇医药     表1 铅中毒组与正常组儿童外周血红

    表2 4~7岁铅中毒组与正常组儿童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表3 2~4岁铅中毒组与正常组儿童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3 讨论

    铅由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再经血液循环分布于人体各 组织。红细胞最先接触铅,对铅毒性很敏感。贫血是中度铅中毒的表现之一,在贫血出现之前,红细胞就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如卟啉代谢的异常、红细胞氨基酮戊酸脱水酶活性的抑制、血锌卟啉升高等。一般认为血红蛋白合成抑制和红细胞寿命缩短是铅致贫血的原因。铅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主要表现在两个环节:(1)抑制δ氨基乙烯丙酸脱水酶(δ-ALDA),使δ氨基乙烯丙酸(δ-ALA)转化成原卟啉的过程受损,血红蛋白合成减少;(2)抑制铁络合,阻止铁和原卟啉的络合过程。使原卟啉在体内蓄积,同时血红蛋白的合成更加减少 [2] 。有研究表明铅中毒可导致红细胞脆性和变形能力的降低,改变红细胞的形态,从而使红细胞寿命缩短 [3]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血铅异常对4~7岁儿童血红蛋白水平有显著影响,而对2~4岁儿童影响不明显,考虑可能与较小幼儿与环境铅接触及经肠道吸收铅较少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铅水平增高,超过一定的负荷水平,从而抑制造血系统的功能,出现贫血。因此,减少儿童的铅暴露,预防铅中毒的发生,对于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有着积极意义。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陈荣华.尼尔逊儿科学.第十五版.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1234-1238.

    2 吴梓梁.实用临床儿科学.广州:广州出版社,1988,1833-1842.

    3 景洪,童易明,刘世杰.铅对人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4,12(2):67-69.

    作者单位: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收稿日期:2004-03-30)

    (编辑刘 静),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