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手足口病17例临床观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09-0850-01
儿科医师对水痘比较熟悉,但对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则比较陌生。目前此病可查阅的资料亦不多。2001年8月,《上海市传染病报告实施办法》,已把小儿的水痘(编号400)和手足口病(编号500)列为丙类传染病,并要求24h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致命并发症。因此,临床上儿科医师应重视此病。笔者总结了2001年3月~2003年12月临床上收住院和留观察室的17例患儿,对其临床经过及特征作观察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儿年龄在14个月~3岁8个月,其中女性11例,男性6例。发病时间四季均可见到,常以6月份最多(8例)。全部患儿均有发热,体温在肛表38.2°~40°C,持续3~5天。患儿诉口痛、流涎、厌食、大便干结。发热后一天查体,发现舌、颊粘膜、硬颚、软颚、牙龈、扁桃体和咽部出现多发小疱疹,1~2天后转变成灰白色溃疡,周围有红晕。口腔溃疡出现的第2天患儿的手心、足底、臀部和膝关节周围可见红色丘疹,部分可见水疱。水疱直径在2~5mm。疱疹不溃破。2~4天疱疹吸收干燥,不结痂。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2例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速。测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内。1例查脑电图正常。3例合并腹泻,未见面瘫、肢瘫等并发症。全部病儿经抗病毒治疗(如利巴韦林10mg/kg/天,肌注或静滴)后,平均1周左右均痊愈。
, 百拇医药
2 讨论
手足口病(HFMD)是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 [1] 。Robinson在加拿大首先分离出肠道CA 16 病毒(Coxsackie A 16 V.),后来又发现肠道埃可71病毒(ECHO 71 V.)也可引起HFMD。1981年我国首次报告了HFMD疫情。
近20多年来,小儿肠道C病毒和肠道埃可病毒引起的感染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世界各地广泛地引起散发或流行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且多样化。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1983年和1986年的5~10月间,在天津市发生二次较大规模HFMD的流行,1983年流行期间整体人群平均发病率为2.02‰,托幼机构发病率达23.03‰。
经过2年的散发,1986年初在天津HFMD流行再起,这次流行整个人群的平均发病率为0.80‰,托幼机构儿童的发病率为19.34‰,范围波及到天津市的郊县 [2] 。并从部分患儿的疱液标本中分离出Coxsackie A16V.。从一些患儿血清中发现相应抗体水平增高。
, 百拇医药
在以后的流行中观察到Coxsackie A 16 V.。流行季节长,春末夏初出现高峰,多侵犯3岁以下的婴幼儿。而EˉCHO71V.集中在夏季,还会流行于较大儿童。
本病由唾液飞沫,疱液和粪便污染多种物件,经口感染。潜伏期2~6天,无前驱症状,常为突然发病。HFMD整个病程5~7天,病人可自愈,存在复发。一般病程轻,预后较好。临床较多并发症为心肌炎、腹泻病、短暂性面瘫或肢瘫、脑炎等。但也有报告因合并脑干脑炎、暴发性心肌炎、肺水肿、肺出血而死亡病例 [3] ,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诊断依据为流行病史,口腔多发疱疹或溃疡,突发性丘疹,疱疹呈离心分布(手心、足底)的特征,易与水痘(向心性水痘疹),疱疹性口炎,疱疹性咽峡炎等常见病鉴别。如要确诊此病,可于发病初咽拭子、疱液或粪便标本分离病毒,以疱液最可靠,血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特异抗体可高于正常4倍或以上。托幼单位是HFMD流行的主要场所。患儿不应在2周内送托幼单位或到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应经常通风,日常用品、食具、玩具、便器要经常消毒,以免疾病的流行。密切接触者可服用板蓝根冲剂等预防感染。治疗方面,患儿可用利巴韦林,穿琥宁等药物,根据病情肌注或静滴,疗程为3~5天。注意对并发症的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霍淑芳,严超英,王菊芬.小儿手足口病60例临床分析.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21(1):65.
2 张之伦,于长水.手足口病·新医学,1989,20(8):436-437.
3 梁煊芝,王清学.重症手足口病23例临床分析.小儿急救医学.2003,10(2):116.
作者单位:200071上海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局中心医院第二门诊部儿科
(编辑 海涛), http://www.100md.com
儿科医师对水痘比较熟悉,但对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则比较陌生。目前此病可查阅的资料亦不多。2001年8月,《上海市传染病报告实施办法》,已把小儿的水痘(编号400)和手足口病(编号500)列为丙类传染病,并要求24h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等致命并发症。因此,临床上儿科医师应重视此病。笔者总结了2001年3月~2003年12月临床上收住院和留观察室的17例患儿,对其临床经过及特征作观察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儿年龄在14个月~3岁8个月,其中女性11例,男性6例。发病时间四季均可见到,常以6月份最多(8例)。全部患儿均有发热,体温在肛表38.2°~40°C,持续3~5天。患儿诉口痛、流涎、厌食、大便干结。发热后一天查体,发现舌、颊粘膜、硬颚、软颚、牙龈、扁桃体和咽部出现多发小疱疹,1~2天后转变成灰白色溃疡,周围有红晕。口腔溃疡出现的第2天患儿的手心、足底、臀部和膝关节周围可见红色丘疹,部分可见水疱。水疱直径在2~5mm。疱疹不溃破。2~4天疱疹吸收干燥,不结痂。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2例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速。测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内。1例查脑电图正常。3例合并腹泻,未见面瘫、肢瘫等并发症。全部病儿经抗病毒治疗(如利巴韦林10mg/kg/天,肌注或静滴)后,平均1周左右均痊愈。
, 百拇医药
2 讨论
手足口病(HFMD)是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 [1] 。Robinson在加拿大首先分离出肠道CA 16 病毒(Coxsackie A 16 V.),后来又发现肠道埃可71病毒(ECHO 71 V.)也可引起HFMD。1981年我国首次报告了HFMD疫情。
近20多年来,小儿肠道C病毒和肠道埃可病毒引起的感染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世界各地广泛地引起散发或流行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且多样化。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1983年和1986年的5~10月间,在天津市发生二次较大规模HFMD的流行,1983年流行期间整体人群平均发病率为2.02‰,托幼机构发病率达23.03‰。
经过2年的散发,1986年初在天津HFMD流行再起,这次流行整个人群的平均发病率为0.80‰,托幼机构儿童的发病率为19.34‰,范围波及到天津市的郊县 [2] 。并从部分患儿的疱液标本中分离出Coxsackie A16V.。从一些患儿血清中发现相应抗体水平增高。
, 百拇医药
在以后的流行中观察到Coxsackie A 16 V.。流行季节长,春末夏初出现高峰,多侵犯3岁以下的婴幼儿。而EˉCHO71V.集中在夏季,还会流行于较大儿童。
本病由唾液飞沫,疱液和粪便污染多种物件,经口感染。潜伏期2~6天,无前驱症状,常为突然发病。HFMD整个病程5~7天,病人可自愈,存在复发。一般病程轻,预后较好。临床较多并发症为心肌炎、腹泻病、短暂性面瘫或肢瘫、脑炎等。但也有报告因合并脑干脑炎、暴发性心肌炎、肺水肿、肺出血而死亡病例 [3] ,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诊断依据为流行病史,口腔多发疱疹或溃疡,突发性丘疹,疱疹呈离心分布(手心、足底)的特征,易与水痘(向心性水痘疹),疱疹性口炎,疱疹性咽峡炎等常见病鉴别。如要确诊此病,可于发病初咽拭子、疱液或粪便标本分离病毒,以疱液最可靠,血清在急性期和恢复期特异抗体可高于正常4倍或以上。托幼单位是HFMD流行的主要场所。患儿不应在2周内送托幼单位或到公共场所。托幼机构应经常通风,日常用品、食具、玩具、便器要经常消毒,以免疾病的流行。密切接触者可服用板蓝根冲剂等预防感染。治疗方面,患儿可用利巴韦林,穿琥宁等药物,根据病情肌注或静滴,疗程为3~5天。注意对并发症的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霍淑芳,严超英,王菊芬.小儿手足口病60例临床分析.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5,21(1):65.
2 张之伦,于长水.手足口病·新医学,1989,20(8):436-437.
3 梁煊芝,王清学.重症手足口病23例临床分析.小儿急救医学.2003,10(2):116.
作者单位:200071上海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局中心医院第二门诊部儿科
(编辑 海涛),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