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超早期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4)11-1033-01
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我科自2002年至今应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高血压脑出血21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高血压脑出血21例,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年龄49~81岁,平均65.5岁。全部经CT证实,出血量38~100ml。其中基底节区19例,脑叶2例,并破入脑室者8例。
1.2 临床表现 术前按意识状态分级,意识清楚(Ⅰ级)1例,嗜睡(Ⅱ级)7例,浅昏迷(Ⅲ级)9例,深昏迷(Ⅳa级)3例,深昏迷(Ⅳb级)1例。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肢体偏瘫。
1.3 手术时机 本组病例均在发病后4~7h内完成手术。
, 百拇医药
1.4 治疗方法 根据CT定位选择血肿最厚处为穿刺点。避开重要血管及功能区;根据血肿中心与穿刺点的距离选择合适的YL-Ⅰ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电钻动力驱动下,一次性直接穿透颅骨及硬脑膜后,缓慢将穿刺针推进至血肿中心,并自锁固定;然后应用针形血肿粉碎器及生化酶技术将血肿液化成液体经针腔排出颅外。术前根据血肿大小选择单针穿刺或双针穿刺,破入脑室者,可行侧脑室引流术。术后根据血肿引流液化程度,向血肿腔内、脑室内灌入尿激酶、透明质酸酶、肝素钠等血肿液化剂液化血肿,每天2~3次,至血肿大部分清除,无占位效应后,拔除穿刺针。术后注意控制血压,预防感染,消化道出血及其它并发症。
2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穿刺治疗后,病人的意识状态及肢体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本组病例存活19例,根据生活能力ADL评分如下:完全恢复日常生活(ADL1)11例,部分恢复日常生活可独立家庭生活(ADL2)5例,家庭生活需要人帮助及拐杖行走(ADL3)2例,卧床不起但意识清楚(ADL4)1例;死亡2例,1例死于肺感染,1例死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未发现穿刺所引起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 百拇医药
3 讨论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已有大量的报道。由于开颅时间长,失血多,所引起的损伤、水肿反应重等使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致残率高。脑出血早期破裂的血管主要管血肿压迫止血,当开颅清除后使脑内压突然降低,压迫止血作用消失,易使原发出血灶再出血,开颅手术需要分开脑组织,暴露血肿等于二次损伤,并加重了局部硬化小动脉的牵拉和扭曲,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和再出血的危险性 [1] 。我们认为应用YL-Ⅰ型血肿粉碎针超早期穿刺引流血肿具有如下优点:(1)早期穿刺血肿尚未凝固,易于抽吸,减轻脑受压,限制脑水肿的发生,预防不可逆性神经功能的恶化。(本组偏瘫病例,穿刺引流后即有不同的程度的恢复。(2)操作简单,创伤小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无须全麻,扩大手术适应证,尤其对那些年老体弱,肺功能、心功能差,不能耐受全麻开颅术的患者。(3)采用硬通道技术,固定牢固,防止对脑组织再次损伤,便于患者活动。(4)应用血肿粉碎器正压冲洗血肿,并配合生物酶技术溶解固态血肿,使之成为悬液而易于排出。
参考资料
1 张文德,吴勤奋.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3,2(2):163-164.
作者单位:362321福建省泉州市光前医院神经外科
(编辑 李阳), http://www.100md.com
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我科自2002年至今应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高血压脑出血21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高血压脑出血21例,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年龄49~81岁,平均65.5岁。全部经CT证实,出血量38~100ml。其中基底节区19例,脑叶2例,并破入脑室者8例。
1.2 临床表现 术前按意识状态分级,意识清楚(Ⅰ级)1例,嗜睡(Ⅱ级)7例,浅昏迷(Ⅲ级)9例,深昏迷(Ⅳa级)3例,深昏迷(Ⅳb级)1例。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肢体偏瘫。
1.3 手术时机 本组病例均在发病后4~7h内完成手术。
, 百拇医药
1.4 治疗方法 根据CT定位选择血肿最厚处为穿刺点。避开重要血管及功能区;根据血肿中心与穿刺点的距离选择合适的YL-Ⅰ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电钻动力驱动下,一次性直接穿透颅骨及硬脑膜后,缓慢将穿刺针推进至血肿中心,并自锁固定;然后应用针形血肿粉碎器及生化酶技术将血肿液化成液体经针腔排出颅外。术前根据血肿大小选择单针穿刺或双针穿刺,破入脑室者,可行侧脑室引流术。术后根据血肿引流液化程度,向血肿腔内、脑室内灌入尿激酶、透明质酸酶、肝素钠等血肿液化剂液化血肿,每天2~3次,至血肿大部分清除,无占位效应后,拔除穿刺针。术后注意控制血压,预防感染,消化道出血及其它并发症。
2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穿刺治疗后,病人的意识状态及肢体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本组病例存活19例,根据生活能力ADL评分如下:完全恢复日常生活(ADL1)11例,部分恢复日常生活可独立家庭生活(ADL2)5例,家庭生活需要人帮助及拐杖行走(ADL3)2例,卧床不起但意识清楚(ADL4)1例;死亡2例,1例死于肺感染,1例死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未发现穿刺所引起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 百拇医药
3 讨论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已有大量的报道。由于开颅时间长,失血多,所引起的损伤、水肿反应重等使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率、致残率高。脑出血早期破裂的血管主要管血肿压迫止血,当开颅清除后使脑内压突然降低,压迫止血作用消失,易使原发出血灶再出血,开颅手术需要分开脑组织,暴露血肿等于二次损伤,并加重了局部硬化小动脉的牵拉和扭曲,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和再出血的危险性 [1] 。我们认为应用YL-Ⅰ型血肿粉碎针超早期穿刺引流血肿具有如下优点:(1)早期穿刺血肿尚未凝固,易于抽吸,减轻脑受压,限制脑水肿的发生,预防不可逆性神经功能的恶化。(本组偏瘫病例,穿刺引流后即有不同的程度的恢复。(2)操作简单,创伤小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无须全麻,扩大手术适应证,尤其对那些年老体弱,肺功能、心功能差,不能耐受全麻开颅术的患者。(3)采用硬通道技术,固定牢固,防止对脑组织再次损伤,便于患者活动。(4)应用血肿粉碎器正压冲洗血肿,并配合生物酶技术溶解固态血肿,使之成为悬液而易于排出。
参考资料
1 张文德,吴勤奋.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3,2(2):163-164.
作者单位:362321福建省泉州市光前医院神经外科
(编辑 李阳),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