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对血压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4)12-1147-01
抗精神病药物对血压有一定的影响,据报道由此引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约有4% [1] 。有时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导致患者跌伤,伴发骨折、颅脑损伤、颜面破损等。为此,护士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增加了隔阂,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护士也会为此产生负疚的心理。为了能做好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本文对抗精神病药物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进行相关的分析,并讨论其相应的护理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病例选自我院2003年7~10月份30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样精神病”。他们均符合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住院期间分别单独服氯丙嗪、氯氮平、维思通药物的患者,其中服用氯丙嗪16例、氯氮平10例、维思通4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54岁,平均年龄为31±4岁。采用收集主诉症状和监测血压的方法进行对比,以及测量开始用药之前的首次血压与用药第10天的血压值进行对比。每次测血压均固定在午休起床之前的时间进行。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根据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得知:在服用药物的前半个月内,16例服氯丙嗪的患者在更换体位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眼睛发花、起床后立即走路有腿打飘”的记载。有先兆症状出现率为100%。10例服氯氮平的患者在更换体位时,由坐、卧变为站立或由蹲变为站立时,其中6位有“头晕”的记载,有先兆症状出现率为60%。4例服维思通的患者在更换体位时则无“头晕、眼花”的记载。根据测血压的数据得知:16例服氯丙嗪的患者舒张压几乎未变,收缩压均比首次有所降低,平均下降11.5mmHg。服氯氮平、维思通的患者血压与首次血压基本上相等,两者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显著性。
3 分析
服用氯丙嗪易导致患者体位改变时出现“头晕、眼睛发花、心慌”等症状,甚至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这与它的药理作用有一定的关系。因氯丙嗪的作用机制是阻断多巴胺受体,同时它也阻断外周的肾上腺素受体 [2] 。在正常情况下,从卧位到坐位或久蹲位到站立位时,由于重力对血流的影响,血流量会大量聚集在下肢或内脏中,引起短暂的供血不足。但人体有一系列代偿机制,如周围血管收缩,静脉张力增加,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分泌增多,使血流量能保持大致分布均匀,避免了大脑供血不足的发生 [3] 。而氯丙嗪则阻断外周肾上腺素受体,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人体的代偿机制建立变缓,导致大脑一过性供血不足致头晕、眼花、心慌等体位性低血压先兆症状的出现,甚至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大多发生在开始服药的前10天之内逐渐加量时,人体对药物敏感性强。氯氮平、维思通属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它们对机体的外周肾上腺素受体影响较小,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机率较低。
, 百拇医药
4 护理
4.1 加强健康宣教,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护士要熟知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副作用,对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症状做到心中有数。对服氯丙嗪、奋乃静等第1代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告知其服药后的注意事项,将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先兆症状告知患者,服药后卧床休息1~2h;不要突然改变体位;在午休、夜间、清晨起床时,先在床上坐一会儿,然后再下床;当感觉有头晕,眼发花或心慌乏力时要即刻坐下或躺下。在潮湿、闷热天气或进行沐浴时要注意防跌倒等。使患者学会一些基本的自救预防知识。在给患者办假出院或出院手续时应详细向家属交待患者在家服药以及与服药有关注意事项。
4.2 观察病情,及时发现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对治疗初期服氯丙嗪、奋乃静的患者,以及假出院回来的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作为重点巡视对象。每次在发药时均须要求患者当面服下。在患者午休或夜间卧床、上厕所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步态,对体弱进食不佳者、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应注意加强观察,必要时给予协助、搀扶,或将便器递至床边尽量方便患者。有时当患者需要饮水时,护士则将温开水送至患者床边,尽量减少患者起床的次数。同时要保持地面的干燥、清洁、防滑。
, http://www.100md.com
4.3 掌握急救基本知识,及时救治体位性低血压患者 一旦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护士应立即将患者就地平卧,取头低足高位(抬高下肢30°)进行护理抢救,测血压、脉搏和呼吸,观察瞳孔大小,检查躯体有无外伤等,同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遵医嘱给予用药,确保药物的正确、准确。对氯丙嗪所致的体位性低血压禁用肾上腺系升压。因肾上腺素会使血压继续下降,待患者苏醒血压平稳以后抬回卧室,继续观察治疗护理,如有并发症如骨折等则遵医嘱对症进行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 沈渔.精神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1.
2 刘协和,杨权.精神科急诊医学,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2,10.
3 方圻.现代内科学(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121.
作者单位:210029江苏省南京脑科医院
(收稿日期:2004-03-16)
(编辑清 泉), 百拇医药
抗精神病药物对血压有一定的影响,据报道由此引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约有4% [1] 。有时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导致患者跌伤,伴发骨折、颅脑损伤、颜面破损等。为此,护士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增加了隔阂,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护士也会为此产生负疚的心理。为了能做好体位性低血压的预防,本文对抗精神病药物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进行相关的分析,并讨论其相应的护理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病例选自我院2003年7~10月份30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样精神病”。他们均符合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住院期间分别单独服氯丙嗪、氯氮平、维思通药物的患者,其中服用氯丙嗪16例、氯氮平10例、维思通4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54岁,平均年龄为31±4岁。采用收集主诉症状和监测血压的方法进行对比,以及测量开始用药之前的首次血压与用药第10天的血压值进行对比。每次测血压均固定在午休起床之前的时间进行。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根据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得知:在服用药物的前半个月内,16例服氯丙嗪的患者在更换体位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眼睛发花、起床后立即走路有腿打飘”的记载。有先兆症状出现率为100%。10例服氯氮平的患者在更换体位时,由坐、卧变为站立或由蹲变为站立时,其中6位有“头晕”的记载,有先兆症状出现率为60%。4例服维思通的患者在更换体位时则无“头晕、眼花”的记载。根据测血压的数据得知:16例服氯丙嗪的患者舒张压几乎未变,收缩压均比首次有所降低,平均下降11.5mmHg。服氯氮平、维思通的患者血压与首次血压基本上相等,两者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显著性。
3 分析
服用氯丙嗪易导致患者体位改变时出现“头晕、眼睛发花、心慌”等症状,甚至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这与它的药理作用有一定的关系。因氯丙嗪的作用机制是阻断多巴胺受体,同时它也阻断外周的肾上腺素受体 [2] 。在正常情况下,从卧位到坐位或久蹲位到站立位时,由于重力对血流的影响,血流量会大量聚集在下肢或内脏中,引起短暂的供血不足。但人体有一系列代偿机制,如周围血管收缩,静脉张力增加,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分泌增多,使血流量能保持大致分布均匀,避免了大脑供血不足的发生 [3] 。而氯丙嗪则阻断外周肾上腺素受体,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人体的代偿机制建立变缓,导致大脑一过性供血不足致头晕、眼花、心慌等体位性低血压先兆症状的出现,甚至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大多发生在开始服药的前10天之内逐渐加量时,人体对药物敏感性强。氯氮平、维思通属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它们对机体的外周肾上腺素受体影响较小,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机率较低。
, 百拇医药
4 护理
4.1 加强健康宣教,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护士要熟知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副作用,对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症状做到心中有数。对服氯丙嗪、奋乃静等第1代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告知其服药后的注意事项,将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先兆症状告知患者,服药后卧床休息1~2h;不要突然改变体位;在午休、夜间、清晨起床时,先在床上坐一会儿,然后再下床;当感觉有头晕,眼发花或心慌乏力时要即刻坐下或躺下。在潮湿、闷热天气或进行沐浴时要注意防跌倒等。使患者学会一些基本的自救预防知识。在给患者办假出院或出院手续时应详细向家属交待患者在家服药以及与服药有关注意事项。
4.2 观察病情,及时发现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对治疗初期服氯丙嗪、奋乃静的患者,以及假出院回来的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作为重点巡视对象。每次在发药时均须要求患者当面服下。在患者午休或夜间卧床、上厕所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步态,对体弱进食不佳者、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应注意加强观察,必要时给予协助、搀扶,或将便器递至床边尽量方便患者。有时当患者需要饮水时,护士则将温开水送至患者床边,尽量减少患者起床的次数。同时要保持地面的干燥、清洁、防滑。
, http://www.100md.com
4.3 掌握急救基本知识,及时救治体位性低血压患者 一旦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护士应立即将患者就地平卧,取头低足高位(抬高下肢30°)进行护理抢救,测血压、脉搏和呼吸,观察瞳孔大小,检查躯体有无外伤等,同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遵医嘱给予用药,确保药物的正确、准确。对氯丙嗪所致的体位性低血压禁用肾上腺系升压。因肾上腺素会使血压继续下降,待患者苏醒血压平稳以后抬回卧室,继续观察治疗护理,如有并发症如骨折等则遵医嘱对症进行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 沈渔.精神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1.
2 刘协和,杨权.精神科急诊医学,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2,10.
3 方圻.现代内科学(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121.
作者单位:210029江苏省南京脑科医院
(收稿日期:2004-03-16)
(编辑清 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