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6期
编号:10447198
自拟清热通淋汤治疗尿路感染36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6期
     【摘要】 目的 观察自拟清热通淋汤在治疗尿路感染中的疗效。方法 对36例尿路感染病人,以清热通淋汤为主,辨证加减,内服外洗。结果 治愈28例,显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结论 该方为中药类抗菌药,对尿路感染治疗效果明显,尤对使用抗菌药效果不佳或有副作用的患者更为适宜。

    关键词 尿路感染 清热通淋汤 疗效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4)06-0542-02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在基层医院尤为多见,无论男女老少均可发病,多发生于女性,且易反复感染,复发率高。自2001年8月~2003年8月间,笔者用自拟清热通淋汤治疗尿路感染36例,获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6例中男8例,女28例,年龄16~62岁,均有典型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刺激症状。中医辨证:膀胱湿热,舌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或细数;实验室检查:尿镜检脓细胞(+~+++)8例,脓细胞少许~(++),红细胞(+)16例;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 5 /ml12例。
, 百拇医药
    1.2 治法 治则:清热泻火、利尿通淋。方药:清热通淋汤:金银花15g,鱼腥草15g,蒲公英15g,瞿麦15g,车前草15g,茯苓15g,泽泻15g,冬葵子12g,猪苓15g,木通10g,山栀10g,蓄15g。随证加减:寒热往来加柴胡9g,黄芩9g;尿中带血加白茅根15g,小蓟15g;腰痛加膝10g,元胡10g;阴虚内热加生地黄10g,知母10g。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7天为1疗程,药渣浸水睡前外洗,治疗过程中,嘱患者多饮水,勤排尿,忌房事,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刺激,饮食以清淡为主,忌辛辣、肥腻食物。

    1.3 疗效判断 参考1994年1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1] 中热淋疗效标准评定: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尿常规正常,中段尿培养3次转阴者;好转:症状减轻,体征及尿常规改善,中段尿培养或为阳性。未愈:症状、体征及尿常规均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ˉx±s)表示,自身前后对照 用t检验。
, 百拇医药
    2 结果

    本组36例病例中治愈28例占78%,好转7例占19%,无效1例占3%,总有效率为97%。

    3 讨论

    尿路感染相当于祖国医学之“淋证”,以尿频、尿急、尿痛,伴腰痛、发热为主要症状。初起湿热蕴结,以致膀胱气化失司,急性期多以实症为主,本方针对病机组方,治以清热利湿通淋。取清热解毒三味药金银花、鱼腥草、蒲公英为主药,辅以木通、车前草、瞿麦、冬葵子、蓄诸药利水通淋,猪苓、茯苓利水渗湿,佐以山栀清泻三焦湿热。全方以苦寒之品为主,但均无败胃之弊 [2] 。可因人而异,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治愈率高,尤适用于对抗生素耐药或有副作用的患者,实为治疗尿路感染之良方。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01辑,1992.

    2 沈庆法.中医临床肾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314.

    作者单位:211500江苏省南京六合区人民医院内科

    220551江苏省南京市1002厂卫生所

    (收稿日期:2003-12-08)

    (编辑青 山),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