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4年第6期
编号:10448279
高等医学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和对策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4年第6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4)06-0570-02

    高等医学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如今,我们的社会即将跨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不断增多,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种种潜在的危机,如能源匮乏问题、生态平衡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威胁。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必须不间断地创新,人们必须不停顿地学习,人们的道德素质必须不断提高。也为高等医学院校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课题,显然,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实行改革,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化。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 高等医学院校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观的深化

, 百拇医药     实施素质教育,是多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点,也是社会十分关心的问题。高等医学院校实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修养、业务能力、身体心理等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是二十一世纪人才质量观的标志,是21世纪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核心内容。它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在新时代下的一种补充与深化。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既表现在知识的增长,又表现在能力的提高,更体现于这二者的统一和升华。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再到全面素质教育,是教育思想上的重大发展,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素质及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出,使我们对人才、人才培养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在人才培养上,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特别是更加注重素质提高,在提高素质中又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根本,提高文化素质为基础,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就成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观念。如发生在校园里的凶杀案,杀人犯马加爵杀人动机竟然只是因为被同伴怀疑打牌时作弊,这就是他连续杀死四名要好的同学的缘由,真是让人匪夷所思。这说明当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素质教育、心理教育和压力疏导显得非常迫切。没有人天生就是杀人恶魔,也没有人天生就会想不开,能考上大学,足以证明他原来并没有偏离社会轨道很远,但是,某些人在受到一些刺激时很容易激起其性格上的异端。无论是自杀的还是杀人,其原理都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因此,教育绝对不能只片面地重视分数,更要重视学生的个人素养和心理问题。社会上免不了存在一些不良问题,如何正确地引导青少年学生尤为关键,这确实值得社会学家和相关部门认真思考,使我们的社会能够形成机制,让心理压力得到释放,矛盾得到疏导,把那些有心理疾病的人从“心灵死胡同”里给拽出来,不要让他们走向极端,干出一些危害社会同时也葬送自己的蠢事。“人之初,性本善”,从有关马加爵的成长过程的报道来看,他并非从小就坏,只是性格上有缺陷。
, 百拇医药
    假如班里有一个这样的学生,如果老师同学能多给予一点关注,大家伸手拉他一把,尽量让他融入到集体中,上述事件就有可能避免。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注重人才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的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素质教育的思想要求高质量的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高度和谐和完美的统一,但单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往往只解决如何做事的问题,提高素质则会更多的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使学生学会做事,又要使学生学会做人,这样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因而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是:基础医学知识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医德高尚的新型人才。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为宗旨的教育。它始终围绕提高人的素质这个中心,以提高人的素质和服务于社会为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教育不断将外在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内在的人的素质,以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2 高等医学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学会做人
, 百拇医药
    特别要指出的是,在素质教育中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比专业知识、能力的提高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人才的质量,是全面素质教育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当前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要从综合国力的高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不断加强教育、医风医德教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同样,世界各国在制定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中,也都把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表的《世界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指出,能否进入大学应取决于本人的品行而不是优越的社会地位;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从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的角度,对培养知识、能力以及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构想,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高21世纪教育报告强调,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会做人;提出三本教育护照(即学术性的、职业性的和证明其事业心、创造性与责任感的)。这些不同角度的论述核心都是从道德品质上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做人。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开拓能力的人,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应该要求学生先学会做人,做人与做事相统一。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说:“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是没有品行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能力有限,责任无限。”中国历史上也强调做君子,古语曰:“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德才兼有才是圣人。”我们希望这些经过长期历史考验的至理名言能值得我们思考,给我们以启发。医学生做人的最重要基础是敬业精神,即基于对事业的责任心、使命感而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为祖国、为事业也为自己的未来自觉的而不是被迫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70年代是学会生存,90年代至21世纪初,则是不但要学会生存,而且还要学会关心。这就是现代高等教育思想内涵中所提出的: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共事、学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学会正确辨别各种是非,明辨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浓厚的优秀历史文化积淀构筑精神支柱。
, http://www.100md.com
    3 高等医学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而且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和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国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培养创新人才,突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成为高等医学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题。加强素质教育,全方位提高教育质量,突出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历史使命从教育的特点来看,高等教育是以高深知识的传播为手段,以研究新问题、创造新知识为己任,不仅负责知识的传承,更要突出知识的创造和知识的应用,突出探索未知;从与经济社会联系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是教育的较高阶段,个体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就要投身社会实践,解决知识的应用问题和创造新知识的问题,这种创新素质的培养正是大学的主要任务;从未来社会对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要求来看,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是具有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仅是具有传承知识的人;从人才所应具有的素质诸要素来看,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体心理素质是保障。作为一名素质高的优秀医学生不仅应具备上述良好的素质,更要有创新素质。只有具备创新素质,道德境界才能更高、更先进;文化底蕴才能更深厚,文化取向更超前;业务上才能不因循守旧。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当前在医学院校学中开展素质教育,首要的是要通过改革,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创造创新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形成良好的创新素质,将来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其次,未来社会高速发展,各国对人才的竞争十分激 烈,人才质量的要求不仅在于人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在于人的全面素质发展,包括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修养、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为此必须转变目前单纯的科技教育和过分狭隘的专业教育思想,而是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 百拇医药
    4 高等医学院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

    4.1 注入适应素质培养的教育内容,构建注重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 就高等医学教育而言,专业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最主要内容。专业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的许多内容,但并不能说两者是完全矛盾的。专业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调整教学重心,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技能,增强思维能力,所以,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采取“删、增、选、改”的办法加以改造和补充。“删”就是删掉部分专业性过强的医学课程,删掉学科性不强的课程。“增”就是增加开阔学术视野和文化视野的课程。“选”就是创造条件,让有兴趣的学生有机会修读有助于素质提高的课程。“改”就是转变专业课的授课重心,把以知识传授为重心转变为知识传授、科学训练两个重心,尤其重视科学训练重心。

    4.2 融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 必须全方位疏通教学渠道。如营造校园科学文化氛围,指导学生自学优秀著作等。由于专业教学占学校教育的绝大部分时间,我们认为融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是重要的途径。首先,每位教师的言谈举止、思想情操乃至风度气质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所以,普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可忽视。其次,可以把医德医风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的内容,不仅使学生掌握医学原理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将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道理融入其中,接受严谨治学、献身医学等精神品质熏陶。其三,要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学生对专业教师往往有些敬佩感,所以教师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常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http://www.100md.com
    4.3 创造适应素质教育的考试方法 在其它能更有效地衡量教育成果的手段产生之前,改革考试手段,增加考试成绩与教育成果的相关性,是促使教育回归素质本位的有效努力方向。比如,可以更多地采用以实际问题为模型的试题,通过对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给出定性的而非定量的成绩。

    综上所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者肩负的崇高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精神指引下,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637000四川南充川北医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

    (收稿日期:2004-05-17)

    (编辑维 兰),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