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证候研究
编号:10449315
证候研究:证候理论概念属人性质问题——从疾病医学教条统治下解放出来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83期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陆广莘

    中医学,是在天人之际相互作用中,以人的健康生态和谐为目标,以对人的生生之气自我实现的健康能力和痊愈能力的认识,来决定其养生治疗实践和效果评价的医学。西医学,是以研究疾病及其对病因、病理、病位的认识,来决定其防治行为和效果评价的医学。由于中、西医学对医学的认识和实践的目的,及目标对象这个“本”,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追求,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医道”和各具特色的研究领域。

    1977年,G.L.恩格尔尖锐地指出:“今天,统治着西方医学的疾病模型是生物医学模型。这种模型,已成为一种文化上的至上命令,即它现在已获得教条的地位。它认为,疾病的一切行为现象,必须用物理和化学的原理来解释,这是还原论的办法。它认为,任何不能做如此解释的,必须从疾病的范畴中清除出去,这是排外主义的办法。它把敢于向生物医学疾病模型这个终极提出疑问,并主张建立更为有用的模型的人,视为异端。”因此,在近代,中医学被视为异端。但是,医学在质上的飞跃,关键在于对人的防御抗病机制和调节机制的活动原则予以阐明。21世纪的医学,不应当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内容,应该以人类的健康为研究方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医学也面临着从化学的医学观上升到生命的医学观,从生物医学模式上升到人类医学模式,从疾病的医学上升到健康医学,从对抗医学上升到生态医学的发展取向。
, 百拇医药
    在现代社会中,凸显中医生生之道的独特优势,更需要我们摒弃疾病医学的教条统治,充分认识和理解中医学术的本质功能、特色优势和科学内涵。中医诊疗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有机生命自我实现的生成演化发展观;中医学的模式,是天人合德,以健康生态为目标的实践医学模式,它体现的是生生之效。作为医学对象的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的主体性开放系统,通过其整体边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物质能量信息主体性地输入和输出。

    “证”作为中医学的诊察对象,就是人这个主体性开放系统的整体边界效应,是关于健康和疾病互相转化过程的出入信息。从辨证求本的认识论分析,中医的证有四个层次:分别为中医学对象实际的证,中医生感官诊察所得的证,中医生思维判断所得的证,中医学理论模型的证。概括而言,证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逻辑起点,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概念,是中医粗守形的视其外应的诊察对象,是中医粗守形的针药治其外的作用对象,是天人之际层次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人的“形者生之舍也”的整体边界屏障,是人的生化之宇健病之变的出入信息,是人的体表内藏相关调节的界面全息效应,是人的升降出入主体性开放的出入信息,是人的“神气应乎中”的主体适应性应激反应,也是人的自组织演化调节功能的目的性行为现象。
, 百拇医药
    辨证论治,是中医养生治病实践必求于本的诊疗思想,是根据对象特征生生之气的专门方法论,是一门生生之道的实践智慧学。养生治病必求于本的中医诊疗思想,是关于向前、向上、向内的生命功能目标动力学的认识和实践。而所谓人的生生之气,就是指自我实现的健康能力和痊愈能力的功能目标动力学。它是中医学作为生生之道的目标对象和发展对象,是中医药作为生生之具的作用对象和依靠对象,是中医生作为苍生大医的服务对象和学习对象。

    辨证论治的任务,是发现和发展人的生生之气,人的自我实现健康能力和痊愈能力的生生之道,并据此来作为具体识别环境非我利害药毒的取舍标准。同时,要能动地作为“聚毒药以供医事”,化害为利,以毒为药,转化利用,成为“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的聚合规则的价值标准。而辨证论治的特色优势,是从粗守形到上守神的诊断观和疗效观;从粗守形的视其外应的诊,到上守神的以知其内藏的断;以及从粗守形的针药治其外的疗,到上守神以神气应乎中的效。

    因此,可以说中医学术的功能本质,是实践“生生之道”,实现“生生之效”;其特色优势是“聚毒药以供医事”,并将中医药转化利用为“方技者,皆生生之具”;其科学内涵(诊断治疗的基础科学问题),是人的生生之气自我实现的健康痊愈能力的功能目标动力学。,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