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坚信中医
编号:10454397
中华文化是孕育中西医结合的土壤
http://www.100md.com 2004年7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85期
     中西医结合研究,为什么没有首先发生其它国家特别是那些科技发达国家?而首先发生在中国?从发生学原理讲,其根源在于中国有中华和合文化的孕育。

    中华民族创造了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的深邃特质是什么?我国文化、思想、哲学界的学者们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探求。如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著有《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著名思想史家、台湾学者钱穆著有《从中国历史看中国国民性及中国文化》、著名哲学家、中国思想史家、北京大学张岱年教授著《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刮析》及《漫谈和合》等、著名思想家、东方学家、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著有《21世纪文化瞻望——“天人合一”新解》、著名中国哲学史家、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著有《世纪之交看中国哲学中的和谐观念》、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华和合文化弘扬工程组委会主任程思远先尘著有《世代弘扬中华和合文化精神》等等。都对“中华和合文化”命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共同认为中华文化的本质和显著特点是“和合文化”。

    (一)为什么中华文化是和合文化?
, 百拇医药
    中华文化之所以被称为和合文化,集中体现于中华文化中的和、合、和合概念与思想。

    据有关研究,和、合二字早见于甲骨文和金文。殷周时期和与合尚未联用;春秋时期出现“和合”二字的联用。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477年),《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百姓者也”。意思是说商契(商朝始祖)能把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另如《国语·郑语》又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认为阴阳和而万物尘,完全相同的事物则无所尘。“以他平他”是指事物与事物,包括不同事物保持平衡关系,称为和。因此,和是指矛盾多样性或不同事物的统一。只有不同事物或矛盾多样性的对立统一,才有生机、才有发展(和实生物)。

    孔子说“君子以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即承认事物的差异或不同,但不同的事物可以和合,从而通过不同事物的互济互补或相反相成,达到统一和谐。另如《中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认为和是最高准则,和谐统一是规律。
, 百拇医药
    道即准则、规律之义。

    《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论。把和作为人文精神,强调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之重要性。

    《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万物都包含阴阳两个矛盾方面,而阴阳又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构成一个和合的整体。这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天地万物生存发展的基础。

    《墨子》认为“离散不能相和合”。意思是天下不安定不和谐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有离散之心。

    《易传》有“保合太和,乃利贞”之说。认为只有保持完满的和谐,万物才能顺利发展。

    到明清之际,出现了“阴阳者,一分为二也”(《景岳全书》)及“交也者,合二而一也”(方以智《东西均·三征》)等对事物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的认识。
, http://www.100md.com
    通过以上列举的我国古代先贤们关于和合文化思想的论述,表明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合思想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因此,中华文化被称为中华和合文化。

    (二)中华和合文化的本质特征

    综上所述,和合的和,就是和谐、和平、和善、祥和等义。不同事物之间保持相对平衡,谓之和。也可以说多样性的统一谓之和:合,就是相合、符合、综合、结合、融合、合作等;和合二字联用,已不是和与合的简单加合,而成为一个抽象的哲学化的认识论概念,含有矛盾对立和谐统一之义。和合指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前提下,把不同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互济互补的和合体中(“和而不同”)。在不同事物的和合过程中,各个事物相互取长补短,形成矛盾对立统一体,并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和实生物),推动事物的发展。

    由此可见,中华和合文化既承认客观事物的不同,如阴阳、天地、男女、天人、父子、上下……等,又认为不同的事物可互相和合为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如阴阳和合、和于阴阳、五行和合、天人合一……等(这些概念均成为中医学的理论概念)。正因为有相异事物的存在,才有相互和合事物的产生(“和实生物”)。和合的过程是一种矛盾对立统一的过程。
, 百拇医药
    因此,和合这一概念,是一个充满辩证思维和辨证法思想的哲学化的概念。中华文化最伟大之处即在和合。和合文化哺育了中华民族,我国各民族之间及各民族文化的和谐与融合,正是中华和合文化精神的体现。

    中华文化,对外来异国或异质文化,同样表现出和合精神,不仅具有吸纳、消化的能力,而且采取的态度是礼之,师之,纳之,化之,和合之,“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

    (刘梦溪.传统的误读.人民日报1994年3月9闩第5版)。反映出中华和合文化的博大精神和开放性。

    回顾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凡思想最活跃、政治最昌明、经济最发达、社会最祥和的时期,都是中华和合文化最繁荣的时期,是各种思想竞争、融合、兼容、并立、和合的时期,如汉代开辟丝绸之路,打开了西域大门;唐代的长安成为世界文化交汇之地。使汉唐文化(包括中医药学)成为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时期之一。

, 百拇医药     当今社会,正进入科技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全人类、全社会进步的主题。全人类都渴望和追求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国家与国家的和谐发展,以及自然的和谐(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乃至科学的统一和谐发展、哲学的统一和谐发展,仍需要发扬中华和合文化精神,推动人类文明社会与科学技术及医学的进步与发展。

    (三)中西医结合与中华和合文化

    通过以上讨论,不难看出:中西医结合思想与中华和合文化思想一脉相承。中华和合文化思想是中西医结合产生与发展的思想渊源;中西医结合具有深厚的中华和合文化底蕴,是中华和合文化思想的体现:和合是中华文化思想的精髓,也是中西医结合的思想基础或根基。

    1.中国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发祥地,中国的知识分子无不经受中华和合文化的熏陶。因此,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中国知识分子都铸就了和合思想及综合思维能力。这是中西医结合首创于中国的思想根源。
, http://www.100md.com
    特别是毛泽东,作为中国一个时代的杰出人物,能最先明确提出“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不但符合中华和合文比思想精神及其所揭示的事物发展规律,而且是对中华和合文化思想的具体发挥。

    2.中医药学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奠基巨著《黄帝内经》,充分体现了中华和合文化精神,是一部融合、统一古代医学与哲学、医学与自然科学、医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和合典范。她是中华和合文化孕育产生的医学知识产品。

    同样道理,2000年后的现代,产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也是中华和合文化孕育的结果,也是中华和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和合思想(矛盾对立和谐统一)及辩证综合思维产生的医学知识产品。中西医结合在中国产生,充分显示了中华和合文化对异质文化的师之、纳之、化之、和合之的博大精神。总之,中西医结合之所以首创于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有中华和合文化的孕育,有中西医结合滋生、成长的和合文化土壤。这是中西医结合首创于中国的文化根源。
, http://www.100md.com
    3.中华文化的本质特点是和合思想、和合精神,而且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开放体系。据研究,主要是到了封建社会的末期,特别是清代出现了严重的保守性、凝固性、排它性、封闭性。如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曾分析说:“1600年到1900年,中国是抗拒西方科技的。为什么?科学史家列举了许多原因:没有独立的中产阶级;科举制度;文化传统中,只有人文、道德和社会结构方面的学说,缺乏自然哲学和逻辑思维,等等。但我看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所谓‘夷夏之辩’。满清康熙皇帝是个极有心的君主,他以东北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了对付反抗,巩固统治,得显示自己是中国‘正统’的继承者,于是着意比‘正统’更‘正统’,排斥‘异端邪说’,与异质文化划清界限。……要说这几百年,中国归思想的代表者为抗拒西方科技的传入,想尽了各种理由。其中一种是‘西学中源’:你西方科技有什么了不起?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说过了!……这种现象直到进入20世纪,才算改观。”(心远,在碰撞中产生能量——杨振宁教授答问录.光明闩报1994年5月7闩第2版)。这一透彻的分析、警示,深刻启发人们:应清洗掉本来不属中华和合文本质的保守性、排它性、封闭性、凝固性及尊古崇圣、崇拜权威性(当然首先要从每个人的头脑中清洗掉),还中华和合文化的本来面目。尤其对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更应继续弘扬中华和合文化精神。, http://www.100md.com(陈士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