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评论
编号:10454606
对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94期
     在院校教育成为中医教育的主流以前,师承教育乃至太医院的规模性中医教育,均是以中医原著作为教科书的,如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就曾经是清太医院的教科书。自开展院校教育以来,把脱胎自《内经》的《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的专业基础,同时以《医古文》作为学习中医的基础课,而事实证明,这种课程设置并不是完美的,中医教育的质量不尽满意。那么中医学的基础课程和桥梁课程是什么?中医院校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才能够达到为中医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目的,是一直以来被忽略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问题。

    一 、确定中医学基础课程的必要性

    既然中医学具有哲学属性和文化属性,理论上的社会性,应用上的自然性决定其学科的特性。现代科学以数学、物理、化学作为基础,在学生素质养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么以什么样的知识作为中医学的基础,才能够适应中医这门独特的科学呢,根据其特殊的属性,文学、哲学、历史,应作为中医学的基础课程,足够宽的知识面,是开发中医大学生思路的最佳途径。尽管谁都知道文史、哲学是中医素质养成中必不可缺的,但中医课程体系中基本未涉及这些方面,作为通向学习中医的桥梁课程,这些知识应视为中医学的基础课程。为什么必须开设这些课程呢?
, 百拇医药
    1.大学新生的思维定式

    中医学教育是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学习目的,由于学科的特性和学习层次的不同而截然不同,学生在中小学阶段被动式的学习方式,逻辑性的思维方法,对于事物的认知方式是感性的,知识的积累是被动的,经由记忆而获得的;而中医学是属于思辩性思维,对于事物的认知方式是理性的,知识的积累是主动的,经过思考而获得的,故而学生一入学,既往的思维方式的惯性不能及时调整,加之以感性知识为主的西医学课程同时开设,使学生长时期不能适应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中医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2.大一学生对中医的评价

    由于课程设置的不科学,学习中医理论的桥梁未打通,中医学院绝大多数大一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认知方式,没有经过系统的转变训练,由于惯性的原因,仍旧保持在高中时期的思维方式,对于中医知识的接受,潜意识中存在着拒绝中医思维中天人相应,内外合一的取类比象的思辩思想,故对中医理论的学习,不能深入理解和领会,因此就有了中医是“迷信”、“玄学”的概念,学习中医不久的大一学生,持此种说法的不在少数,而社会上对中医的偏见也多由此而产生。因为桥梁课程的阙如,思维方法的错位,中医专业的低年纪学生学习中医,往往靠死记硬背来获取知识,这种学习方法,对于以灵活变通为核心的中医理论,显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学习中医,强调一个“悟”字,历代业医者无数,而成为名医的则极少,明代程钟龄的《医学心悟》,便道出学习医学的真谛,因此可以说文史哲作为中医的基础课程,是训练学生“心悟”的基础。
, http://www.100md.com
    3.中西医学之比较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个理论体系不同的生命科学,学术形成的区别在于中医学是经验的归纳而西医学是实验的演绎;从理论构建来看,中医学采用宏观形象而西医学采用微观观察;从思维方法来看,中医学应用思辨思维而西医学应用逻辑思维;在认识方法上,中医学是取类比象而西医学是实体解剖;在知识应用上,中医学以辨证论治为核心而西医学以辨病论治为基础。“中医是治疗病的人,而西医是治疗人的病”。中医理论是从宏观的、哲学的角度去认识事物,诊断结果是透过现象,推导本质,而治疗是针对推导出的本质而改变现象,所以,两者理论体系的截然不同,决定了两者基础的差异,西医学以数学、物理、化学为基础课程,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加其对感性知识的获取能力;中医学以文学、历史、哲学为基础课程,可以训练学生的思辩思维能力,培养其对理性知识的认知能力。

    4.对毕业生质量的影响

    中医院校的学生,由于课程开设的门类包括了中医、西医以及必须开设的社科类、外语、体育、计算机等比一般综合院校成倍增加的课程,而且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相去甚远,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结果是西医不通,中医不精,临床动手能力低下,毕业后到单位需要及时进修,其原因主要是在学习期间重点不突出、教材内容与实际不衔接,课程开设过于杂乱。而更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方法的不到位,由于通向专业的桥梁课程开设不足,学生的基础未打牢,因而在学习中不得要领,而且同时开设西医课程,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和理论体系,在学习中交替,致使相互抵触和互相消耗,从而影响了学习效率,要解决这种现象,最主要的方法是加强通向中医学的桥梁课程的学习,强化思辩能力和获取理性知识的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引导,实际是为培养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掌握学习中医的方法打基础,是学习中医的必由之路。
, http://www.100md.com
    确定什么样的中医基础课程

    中医的科学属性、文化属性、哲学属性决定了中医学科的知识结构,架构一个什么样的课程体系,才更适应中医学的学习,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认真对待的课题,目前沿袭下来的中医课程体系,显然不是对中医学的知识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之后确立下来的,所以其课程构成中的缺乏桥梁课程,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医时,由于理论的生涩难懂,导致效果的事倍功半。

    1.新开设的课程

    构建中医学的基础和桥梁课程,就是要使学生首先了解中医学的各种属性,对中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形成和嬗变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那么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思维方法的形成与拓展等方面的知识,应该是构成中医学基础和桥梁课程的核心。

    中国古代哲学
, http://www.100md.com
    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理论包括宇宙生成论、本体论、时空论、常变观、矛盾观、形神观、人性论、人生理想观、历史观、名实观、知行观、真理观等方面,对其本末源流、发展演变的了解,是形成思辩思维的基础。《易经》作为中国哲学的始作俑者,曾被多门学科移植用来作为说理工具,比如早期的天文学、地理学,甚至包括数学,都是以《易经》的阴阳理论来进行相对事物属性的归属,中医在从巫祝为主流的神权医阶段,向明理为主流的哲学医阶段过渡的时候,《易经》及其同时期的阴阳理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中国古代哲学作为中医理论形成的基础,并作为中医理论建构中的主要部分,融会和渗透到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中,所以要学习中医学,中国古代哲学及哲学史应该是必修的基础课程和桥梁课程。

    中国科技文化史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璀璨的科技文化以它独特的体系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科技、思想、教育、史学、文学、艺术、宗教、体育等方面,对文化科技史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医学的源流嬗变。比如“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来自于古代思想家的思想成就,而且它已经成为中医理论的核心。“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作为中医的最基本的临床治疗原则,最早则见于先秦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晋代的炼丹术对于中药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勿庸置疑的。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对于中医理论的保存和传播,是功不可没的。每一项新科技的出现,都或多或少地对中医起着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四大发明、天文历法成就、数学成就,科技著作、文学成就、史学成就、思想成就中如儒家思想以及进步的思想家如老子的《道德经》、荀况的《荀子》、王充《论衡》、范缜《神灭论》、柳宗元《天说》、刘禹锡著《天论》等都阐述了生命与自然的关系,促使中医学彻底从宿命神鬼论中脱胎换骨,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因此对中国科技文化史的学习,对于深入理解中医理论,将会更有裨益。
, http://www.100md.com
    中医思维学

    由于中医学形成的基础和特殊属性,中医思维有别于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因而开展中医思维学研究是中医学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中医学经过了符合人类思维规律的认识过程,形成了自身的思维规律。中医思维包括诊断思维、治则思维、治法思维、处方思维以及预防思维。对于中医思维发展概况、中医思维模式的形成、中医临床思维的概念、过程、特点、原则以及中医临床思维的开发,是学习、继承、发扬、广大中医学的基石。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民族群体性、历史传承性、地域限定性、现实变异性的特点,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精神思想文化构成了整个中国文化的内涵,并发挥着传承功能、教化功能、凝聚功能和调控功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负面影响的消除,知识层面的拓展,更有助于中医理论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固有的自然地理环境,长期封闭的自然经济以及根深蒂固的宗法制度,构建了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先秦时期的诸子之学、汉唐时期的经学、玄学和佛学以及青代的儒学,都从不同的侧面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由中国内陆型文化、农业型文化、宗法型文化和道统型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刚健有为,人本主义、天人合一和礼治精神。这种崇尚伦理道德,重视和谐统一,追求现实安稳,注重人文理性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
, http://www.100md.com
    中国传统文化所采用的思维方式是辩证思维、直觉思维、整体思维、意象思维和中和思维。辩证思维揭示了事物生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揭示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和对立统一,反映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而直觉思维则是直观和体悟的统一,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思维,体现了一种特殊的顿悟;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形成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对宇宙自然的认识论,整体思维正是中医理论统一整体观的重要基础;中和思维是中医平衡观得以形成的根源。这些思维方法正是学习中医理论的基础,所以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是调整学生思维方法的关键。

    2.基础课程开设时间的调整

    基础课程和桥梁课程,是专业学习的开始,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其开设有严格的时限性。中医以其特定的学科属性,原则上应该专修,但由于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以及人们的观念,单纯学习中医,难以被社会所接受,而与西医课程同时开设,又容易导致学生思维上的混乱,这种矛盾应该通过不同的课程开设时间得以解决。所以拟定一个符合思维规律的、科学的课程开设顺序,是提高中医教育质量的前提。

    新生入学,亟需调整学生的思维模式,训练学生辩证思维、直觉思维、整体思维、意象思维的能力,注重传统文化素质的养成,因此以上基础课程极易在大一新生中开始教学,在一个务虚的阶段以后,会增加学生对中医学的理性认识,故以上课程开设在入学的第一学期,第二~五学期开设中医课程。由于西医学科属于现代自然科学,以感性知识为主,对于西医知识的学习,主要是采用“记忆”而不是“心悟”的学习方式,故其课程应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中医理论后,开始西医知识的训练,在第六~八学期开设西医课程,同时在中西课程之间加入中医见习。这种课程开设顺序,既能有助于学生中医思维方法的建立,又可以巩固学生的中医专业思想,同时又不减弱对西医课程的学习。, 百拇医药(彭 勃 梁华龙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