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综合信息 > 信息11
编号:10450691
栽有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陕西省商洛市中药现代产业化发展见闻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4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作者:汪少颖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要发财,种药材”。毋庸质疑,中药材种植已成为目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并随着GAP的推广,在全国迅速掀起了一股种药的“热潮”。然而好药材若想卖个好价钱,其间必须有一个“货畅其流”的大市场。因此如何给自己的药材找个“门当户对”的“好婆家”就成为众多涉药者关注的焦点。

    今年10月15~17日,一个名为“中国秦岭商洛中药材药源基地建设”的项目洽谈会将在陕西商洛市召开。据悉届时将有来自全国的108家中药生产企业汇聚于此,洽谈建立中药材药源基地的项目事宜。究竟是什么魅力使古城商洛突然间变得如此光彩夺目、熠熠生辉?记者忍不住想探个究竟。

    发展:四个“非常好”

    说起商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状况,身为该市副市长的杨长亚激情澎湃,接连用了四个“非常好”做形容。
, 百拇医药
    首先是当地的自然条件。据杨长亚介绍,商洛地处秦岭东南麓,鄂豫陕三省交界处,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半湿润山地气候,温度适宜、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雨充沛。县境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水质优良,土层深厚肥沃,重金属成分含量低。境内森林覆盖率为59.6%,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有“天然森林公园”之称,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中药材的最佳适生区之一。

    其次是该市的中药材资源分布。“商地无闲草”。据普查,在《全国中草药资源汇编》收载的2002种中草药中,商洛就有1192种,被列入新版《药典》的有265种。其中丹参、天麻、山茱萸、柴胡、桔梗、板蓝根、金银花等50多种大宗道地中药材因质优量大而畅销全国。

    第三个“非常好”是商洛的GAP发展势头。杨长亚告诉记者,到2001年底,商洛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8万亩,其中符合GAP标准的规范化种植20万亩,年产中药材8万多吨。而到“十五”末,该市计划发展中药材种植100万亩,其中规范化种植基地70万亩,年产中药材2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
, 百拇医药
    然而在所有的“非常好”之中,最让杨长亚自豪的还是商洛市药源基地建设的蓬勃发展。1998年,天津天士力集团在此率先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药源基地——天士力商洛丹参药源基地,由此拉开了商洛市药源基地建设的序幕。4年时间转瞬即过,目前“天士力丹参规范化种植药源示范基地”已发展至3000亩,年产量900吨,制定出了一整套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丹参种植操作规程(SOP)。杨长亚透露,今年底,这个基地将迎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检测验收,如果通过,它将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国家GAP认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继天士力之后,湖南九芝堂、陕西太白、必康、香菊等十多家省内外知名制药企业也纷纷来商建基地。目前该市已形成了以丹参、山茱萸、柴胡、天麻、金银花、杜仲、桔梗等十大骨干品种为主的药源基地建设格局。此外黄芪、黄芩、丹皮、白术、贝母、板蓝根等中药材的种植也已初具规模。商洛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还吸引了中国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的目光,目前双方已初步达成了建立天麻、丹参、金银花、桔梗、山茱萸等中药材品种良种繁育基地的合作意向,这意味着在提供优质中药材的同时,商洛还将肩负起繁育中药材良种的重任。
, 百拇医药
    市场:三重“保险锁”

    然而市场风云变幻,种药在获利的背后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据商洛市中药现代化办公室主任闫林虎介绍,过去商洛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也曾经几起几落。在上世纪80年代,洛南、商州都有中药材种植,但由于当时缺乏市场的引导,结果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严重挫伤了药农的种药积极性。而在此前记者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任德权副局长的一次采访中,也曾提出过如何更好地将GAP种植基地的发展与市场相衔接的问题。任局长告诉记者,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GAP的推广过程中,更多强调的是将GAP基地作为中药材种植企业来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种植基地。作为企业,其生产就必须面向市场,进行市场调研。GAP要求的是中药材的质量,市场的风险要由企业自己来承担,在这方面SDA会进行引导,鼓励GAP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供需间紧密结合。

    那么作为商洛市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头人的杨长亚是如何认识这种“风险”的呢?他又将如何引导这只中药航船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 百拇医药
    其实从商洛中药材产业发展之初,“将生产出来的中药材卖给谁”这个问题就一直萦绕在杨长亚的心头。他告诉记者,中药材作为一种商品,其增值过程必须经过加工、流通、销售等一系列环节才能实现。尽管目前已有一些中药企业来商建立了药源基地,当地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方面也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他仍希望能够吸引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制药企业来此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市场运作,实现政府与企业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从而把药农的种药风险降到最低。召开此次项目洽谈会的初衷也在于此。在采访中,杨长亚多次提到,尽管商洛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目前该市的经济还不发达,所辖6县1区全部是国家级的贫困县。通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拉动商洛市经济腾飞的翅膀,使老百姓真正脱贫致富,是他目前最迫切实现的愿望。而成为全国中药生产企业的“天然药库”,“甘为他人作嫁衣”,正是实现这一切目标的坚实基础与保证。

    在积极“搭巢引凤”的同时,商洛也在大力发展着自己的中药生产、加工企业,通过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力争实现中药材的就地消化、升值,这无疑是为当地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加上了“双保险”。杨长亚告诉记者,目前该市已有5户科技先导型医药企业,如何把他们做大做强,将是他今后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十五”期间,这些企业将力争完成2~3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开发,并有3~5个二类中药产品完成临床研究和中试工艺研究。在此基础上,一个崭新的生物医药科技园区也将在商州东郊拔地而起,到2005年底,入园企业计划将达到10家,实现年销售收入5亿元。此外当地还将扶持和发展一批中药材初加工企业,开展各类中药材的初加工和整形包装,提高中药材生产销售的效益。
, http://www.100md.com
    第三重“保险锁”是加强医药商贸体系的建设。闫林虎自信地告诉记者,目前商洛已在全国20多个城市建立起了中药材销售的网络,今后该市还将在所属的7个县和沿边的3个乡镇再建起10个中药材集散地,并通过网上中药材虚拟贸易中心,提供中药材及中药产品的销售贸易服务。该市还将建设100家集技术指导、药材购销为一身的科技、商贸及社会中介组织,培育1万名懂技术、通市场、擅推销的中药材经济人队伍,在产前为药农提供药材市场信息、产中提供技术指导、产后帮药农销售药材,通过全程服务,保护好药农的利益和发展中药材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中药材生产的稳步发展。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杨长亚真诚地告诉记者,尽管目前商洛中药产业的发展已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但毕竟这一切才刚刚起步,由于经济不发达,许多药农在从事生产的过程中还缺乏足够的启动资金和相应的种植技术;该市的医药企业目前规模也还相对较小,知名度不高,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现代的规范化管理经验;在开拓市场时,也还欠缺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和流畅灵通的信息渠道。为此,他热切地希望全国各地的药界朋友和制药企业都能够关心、支持商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欢迎他们采取多种合作方式,来此建基地或办厂,而作为一市之长,他承诺将竭尽全力提供一切优惠条件和快捷便利的优质服务,共创商洛中药产业发展的美好明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