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456575
辛伐他汀(舒降之)40 mg/d国内临床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9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32期
     2002年发表的心脏保护研究HPS是对20556例40~80岁、TC>3.5 mmok/L135 mg/d1的心血管高危陈旧性心肌梗死、确诊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糖尿病或高血压患者,分别给予舒降之40 mg/d和安慰剂,治疗随访5年。结果表明,无论患者的基线TC或LDL-C水平、年龄、性别或是否有糖尿病或高血压,舒降之治疗均使高危患者的主要心脏终点事件降低24%,总病死率降低13%。

    HPS的主要临床意义:①心血管高危患者的临床情况不同、范围广;②舒降之40 mg/d的剂量是安全的,可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和降低病死率;③即使基线LDL-C<2.6 mmok/L(100 mg/dk),即NCEP ATP Ⅲ治疗目标水平,仍可获益于他汀类干预。

    2003年发表的欧洲高血压防治建议中,特别强调对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进行调脂治疗。建议对总胆固醇在3.5 mmok/L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若合并有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等应给予他汀类调脂治疗并使其TC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降低30%或LDL-C降低40%。
, http://www.100md.com
    在心血管高危人群中要使LDL-C降低40%所需辛伐他汀的剂量约为40 mg/d。基于HPS研究的结果,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2003年批准舒降之40 mg/d作为心血管高危患者治疗的起始剂量。

    2004年4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著名心脏学专家Topok教授的述评:强化他汀治疗——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潮流。Topok教授指出,在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方面,他汀类药物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如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等的疗效已超越所有其他类药物。

    当前特别强调要对心血管高危险人群(冠心病及其等危症)进行积极的降胆固醇治疗,提倡首选他汀类药物,所用剂量宜偏大,且治疗时间需长,才能使更多患者获得更大的临床益处。

    在国内应用较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如舒降之40 mg/d的经验尚不多,现将已经发表和尚未报告的相关资料摘要予以介绍。
, http://www.100md.com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胡大一教授等发表了“大剂量辛伐他汀在高脂血症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观察”(《中国医药导刊》2003年第4期)。该研究比较了舒降之40 mg/d与20 mg/d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调脂的疗效与安全性。将血脂未达标的8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舒降之40 mg/d B组舒降之20 mg/d。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检查TC、LDL-C、HDL-C、TG、ALT、CK。结果表明,舒降之40 mg/d与舒降之20 mg/d均能显著降低TC(P<0.01)、LDL-C(P<0.01) 舒降之40 mg/d作用强于舒降之20 mg/d(P<0.05) 舒降之40 mg/d与舒降之20 mg/d均能升高HDL-C。两组均有良好的安全性。

    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心内科张丽医生等总结了舒降之在80岁高龄患者中临床应用的经验。他们探讨舒降之在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将65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40 mg/d组25例20 mg/d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后的第2、4、6周复查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肌酶,并观察有无肌痛、肌无力、肌炎、肌溶解、头晕、恶心等临床症状。结果表明,治疗组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TC、LDL-C逐渐降低,20 mg/d组在第4周出现显著差异,TC下降幅度为20.5%,LDL-C下降幅度为24.6%。40 mg/d组第2周即出现显著差异,TC下降幅度为16.7%,LDL-C下降幅度为28%。两组6周时TC和LDL-C下降幅度分别为27.8%、30%和34.9% 、37.2%。TG也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在20 mg/d组、40 mg/d组与对照组的发生率相似,均有头晕和胃部不适,ALT、AST、CK 、Cr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20 mg/d组出现1例ALT、AST明显增高的患者,用药第5周停药。无一例出现肌肉疼痛或肌无力,更未出现褐色尿和肌红蛋白尿。该研究提示80岁高龄患者对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舒降之40 mg/d比20mg/d降TC及LDL-C更显著。在密切检测肝肾功能、CK的情况下,有动脉粥样硬化指征的高龄患者也应当尽早、适量地应用他汀类药物。
, http://www.100md.com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曾群英教授等观察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40 mg/d舒降之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将153例ACS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舒降之40 mg/d组77例,20 mg/d组76例,随访半年,观察调降脂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两组住院期及随访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表明 舒降之40 mg/d组和20 mg/d组治疗6周和半年,均能显著降低TC、TG、L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P<0.01)升高HDL-C、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P均<0.05)。但40 mg/d组与20 mg/d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均<0.05)且按照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标准,40mg/d组在治疗6周和半年后的总达标率、TC达标率、LDL-C达标率均显著优于20 mg/d组(P均<0.05)。40 mg/d组住院期及复发性心绞痛(AP)、心力衰竭(HF)、心律失常发生危险较20 mg/d组明显减少(P<0.05)。随访期复发性AP、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HF、需做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冠脉旁路移植术(PTCA/CABG)因缺血发作需再住院和发生心律失常40 mg/d组明显比20mg/d组少(P<0.05)。同时,两组治疗6周后,血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40 mg/d组对降低上述4种炎症物质作用优于20 mg/d组(P<0.05)。ACS患者早期应用40 mg/d舒降之不良反应轻微,与20 mg/d组相似。该研究表明,ACS患者应早期接受舒降之40 mg/d治疗,能有效调降脂、提高达标率、明显抑制炎症因子,减少住院期和随访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且安全性、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http://www.100md.com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黄全跃教授等对88例住院的ACS患者随机分组即常规治疗组(n=28),舒降之20 mg/d组(n=29)和40 mg/d组(n=31)。分别在入院第2天和在平均治疗8天以后的清晨空腹采血 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组织因子(TF)活性和TF途径抑制物(TFPI,可直接发挥抗凝作用)的水平 同时测定血脂和肝脏转氨酶、心肌酶水平。结果表明,舒降之20 mg/d组和40 mg/d组TF活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常规治疗组TF活性无变化;舒降之40 mg/d组TFPI的水平增高,但其他两组TFPI水平在治疗前后无差异,40 mg/d组的LDL-C平均降低至2.0 mmok/L。TF和TFPI水平的变化和血脂水平无相关性。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舒降之20 mg/d组和40 mg/d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该观察结果表明,对于ACS患者尽早应用舒降之40 mg/d具有影响凝血相关因子的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对于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包括ACS和老年患者,应用舒降之40 mg/d进行治疗,可使LDL-C有很大幅度的降低,治疗达标率明显提高,且安全性良好。, http://www.100md.com(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心血管内科 赵水平 2002年发表的心脏保护研究HPS是对20556例40~80岁、T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