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456569
对于糖尿病患者 冠心病主、客观依据与预后相关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19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32期
     本报讯 美国Michaek 等报告,对于无已知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客观证据和症状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Eur Heart J 2004,25∶543)

    对于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症状预测预后的价值尚不清楚。Michaek等评价了无已知冠心病病史的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核素扫描证据的发生率,以及症状和核素扫描结果对预后的影响。研究纳入1737例无已知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客观证据为双同位素心肌灌注的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扫描检查阳性,对其中1430例患者进行了1~8.5年的随访,中位随访期为2年。严重事件定义为心肌梗死或心源性死亡。

    结果显示,在826例无冠心病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中,39%有冠心病

    客观证据;而在151例有气短表现的患者中,51%有冠心病客观证据;在760例有心绞痛表现的患者中,44%有冠心病客观证据。

    在随访期间,共发生98次严重事件。在无症状的患者组中,严重事件的年发生率为2.2%,其中有冠心病客观证据者为3.4%;有心绞痛组的严重事件发生率为3.2%,有客观证据患者为5.6%;而有气短患者组的发生率则为7.7%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01),在有客观证据患者中高达13.2%。有冠心病客观证据患者的严重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其相应无冠心病证据患者(P≤0.009)。

    年龄、高血压、气短、瘢痕和缺血是发生严重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扫描检查结果为预测预后提供了更多依据。

    该研究表明,有气短表现的患者发生严重事件的危险是无症状患者的3倍多。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扫描检查结果对患者的危险分层很有价值。, http://www.100md.com(李卫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