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专家讲坛
编号:10458889
拓展《伤寒论》方药临床应用的途径(2)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01期
     三、根据部位,参以病机

    所说的部位,是指体表部位而言,如胸胁、心下、腹、少腹、头颈、项背等,出现在一定部位的症状,每与相应脏腑功能失调相关。须别其寒热虚实,故需参考病机,《伤寒论》中有关内容十分丰富,现就其灵活运用,略举数则,以明根据部位,扩大经方运用范围之理。

    部位有泛称者,有确指某部者,先以泛称者言之,如白头翁汤所治湿热下利,其湿热虽来自中焦,而所损伤者,却在下焦之结肠,故有腹痛(小腹为甚)、里急后重等表现,以部位言,可泛称下焦。由是联想,下焦湿热而有非痢疾者,可否使用白头翁汤?起初,笔者以为不妨试用,即令疗效不佳,亦无原则错误。后来发现用白头翁汤加减治疗带下证效果颇佳。带下一证,虽非大肠疾患,但常有小腹胀及阴部坠胀,与痢疾相似,且女性外阴与直肠、肛门毗邻,实践证明无论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或细菌性阴道炎(属于湿热阴痒者),皆有疗效。基本方为:白头翁15g,黄连6g,炒黄柏10g,秦皮15g,苦参15g,蛇床子10g,兼胸胁胀闷者,加柴胡、郁金、枳实。兼中焦湿热症状者,加苍术、薏苡仁之类。病重者,加败酱草、忍冬藤。此方不仅内服有效,而用药液坐浴,效果也仍佳。此对病情复杂者,尤有临床意义。如病者胃痛属寒,而兼湿热带下,两相龃龉,处方困难,若胃痛处以内服方,带下处以坐浴方(于基本方中去黄连,加生大黄、明矾),则可并行不悖,互奏其功。兹举例如下:黄某,女,39岁,农民,黄带多年不愈,量多质稠而臭,阴痒难忍,小腹坠胀,胃脘膨胀,饮食少进,脉缓,舌红苔白。处以基本方加苍术、薏苡仁,头煎、二煎内服,三煎坐浴,经2周而病证解除。
, 百拇医药
    泛指部位尚有另一情形,如身疼痛之类,所属病证及其机理十分复杂,仅就桂枝新加汤证举其例,62条曰:“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历来诸家皆曰太阳病之身痛,发汗则止;本证之身痛,汗后不休,为发汗太过,营气不足所致。曾治一例身痛患者杨某,女,28岁,农民。既无太阳病史,亦未服发汗药,其身虽痛,然非痛无休止,询其病情,乃一年前服西药(药名不详)治疗血吸虫病,疗程将近结束,便觉身痛,呈闪痛性质,并有抽掣感,四肢尤甚,一处闪痛之后,迅速转移他处,游走不定,移时缓解,旋复如故,痛苦不堪,不能参加劳动,舌苔白,脉弱。治疗未断,而病情逐渐加重。查阅前方,多是驱风胜湿的辛燥之品,或为“消炎痛”之类,推其机理,应该是由药物毒性损伤营气、经脉及其营阴,周身无所不至,经脉失养所致,更兼久服辛燥,重伤营气,故身痛反加重。因之,采用益气养营之法和利经脉,以治身痛,遂仿桂枝新加汤意,处方如下:桂枝10g,生白芍24g,炙甘草6g,生姜10g,黄芪15g,党参15g,生地10g,当归10g,鸡血藤15g,忍冬藤15g,川芎6g。服药半月,身痛消失,可参加轻微劳动。

    确指部位者,如项背僵痛不舒,原属太阳兼证,无汗者用葛根汤,有汗用桂枝加葛根汤,而有些病情,虽项背僵痛不舒,然无太阳表证,如落枕、颈椎病即是。笔者皆以其部位确定不移,凡无热象者,均仿此而用,然而对于老年患者,无论体质强弱,咸以桂枝加葛根汤为宜,疗效尚称满意。吴某,男,43岁,患颈椎病及“肩周炎”二年余。项背强痛,难以俯仰及左右顾盼(第四、五颈椎骨质增生),右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勉强活动则喀喀作响,无明显寒热证象,脉缓,苔薄白。处以桂枝加葛根汤为主:葛根10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0g,大枣10g,炙甘草6g,黄芪15g,鸡血藤20g,忍冬藤20g,当归10g,川芎10g,每日一剂,连服一月,颈椎骨质虽无改变,然项僵及肩痛消失。此方对患病日久,阴血不足之上肢、项背疼痛,亦有疗效。, http://www.100md.com(梅国强 湖北中医学院)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