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医林漫话
编号:10461835
耳迈失灵的故事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02期
     休假期间,朋友大菊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无奈的故事。

    两个月前,大菊陪好友娜娜到北京一家著名的三甲医院,找一位著名的心脏病专家咨询,看她是否应该接受哈尔滨一位医生的建议,做心脏手术。

    专家看过娜娜的病历后说,从现在的检查结果上看,应该没有做手术的必要。但专家也提示,娜娜在哈尔滨的许多检查都不是新的,不足以反映娜娜当前的状况。如果要提供更准确的意见,还需再做一次磁共振检查。但磁共振检查在该院不能做,而要到另一家可资源共享的三甲医院去做。医生说,那家医院比较远,和我们这里正好是个大对角。娜娜有些累了,不想再跑,但大菊说,咱们几千里的距离都过来了,这十几公里算什么啊?只要能让医生做出准确的结论,咱们就算不白跑。于是,大菊把娜娜送回宾馆休息,自己到另一家医院去办预约手续,检查时间约在第二天上午10点。

    第二天,两个人9点半就到了那家医院的磁共振检查室外。可是等到10点半才轮到娜娜进去。透过半开的门,大菊看见工作人员递给娜娜一个耳迈,娜娜戴好耳迈,躺到检查的床上。操作人员走到床前问娜娜:“能听见我说话吗?”娜娜点点头。这时,厚厚的门被关上了。大菊坐在检查室外的长椅上,隐约听见医生“吸气--呼气”、“吸气--呼气”的指令声。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渐渐地,操作员的声音也听不见了,但检查室的门仍然紧闭着。大菊的心有些慌起来:是不是娜娜这两天跑累了,会不会昏过去了,还是犯病了……正想着,她又听见了“吸气--呼气”的指令,这才把一颗心放下了。可是这声音重复了一阵之后,又听不见了。看看表,娜娜已经进去一个半小时了。大菊又有些着急,就问旁边等待检查的患者:“做磁共振检查总是这么慢吗?”一个看起来挺有经验的中年人说:“通常不这么慢。不过今天的检查好像都很慢,前面那个女同志也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才出来呢。也许今天医生检查得特别细。”听人这样说,大菊的心又宽了些。
, http://www.100md.com
    终于,检查室的门打开了,大菊一个箭步跨到门口,迎着有些懵懂的娜娜问:“你没事吧?怎么人家老是让你‘吸气--呼气’的?”娜娜的一句回答让大菊懵了:“什么吸气--呼气,我什么也没听见啊。”再一看,里面几个年轻的医生正拿着娜娜的片子在轻声议论着什么。大菊当即拉着娜娜来到操作间门口:“医生,你们说的‘吸气--呼气’她根本没听见,这对检查结果会不会有影响啊?”几个年轻人露出了如梦方醒的表情:“我说今天怎么这么不清楚呢。原来什么也没听见。”然后很轻松地说:“当然会影响检查结果。你们再找医生开个单子,重约一次吧。”大菊态度和缓地说:“我们从哈尔滨来找医生会诊,没有时间再作预约了。而且有一个问题需要商量:重做一次的费用该由谁来付呢?”不想一个年轻的医生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好商量的!我们已经把片子出了,重做的费用当然由你们自己负责。”又转向娜娜大声说:“我不是问你能不能听见我说话吗?你不是回答能听见吗?”娜娜急得直抹眼泪:“您走到我跟前来问我能不能听见,我当然能听见了。您也没告诉我是在测耳迈啊。”这时大菊注意到控制室里的一扇门开了,一个中年医生探出头来看了一会儿,但并没有插手这里的争端的意思,随即又把门关上了。而这时那几个年轻医生正在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劝解着娜娜:“您快别哭了。我们也很理解您的心情,但是您自己没听懂我们的指令,才使这个片子这么不清楚。重做检查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您应该抓紧时间去找医生,免得影响您的治疗。再说您总站在这儿哭,也影响我们工作啊。”大菊把娜娜拉到身后,愤怒地反问:“您怎么忍心责怪她呢?明明是你们工作的失误,反而要把责任往她的身上推。”几个医生不干了:“你怎么证明是我们的失误?”于是双方开始争论不休,一方说是娜娜没听懂医生的意思,一方说是医院的设备有问题、工作有失误,结果越争越激烈,引得在走廊上等待检查的患者也涌进了检查室。最后在大菊的强烈要求下,一个医生请一位患者帮助测试娜娜刚刚用过的耳迈,结果证实它确实是失灵了。直到这时,一个年轻的医生才从那扇紧闭的门里请出了那位中年医生,这时大菊才知道他是这里的主任。这个主任看了看娜娜的磁共振片子,又敲了敲那副失灵的耳迈,轻声说,“换一副耳迈,安排她们下午重做一个吧。”至此,这场争端总算有了一个结果,而此时已经是下午一点钟了。
, http://www.100md.com
    第二天,大菊和娜娜带着新拍的片子找到那位专家。专家非常满意这次检查的结果,明确告诉娜娜“不必做手术了。”

    故事到这总算结局完满,但听故事的人却感慨良多:

    医疗资源共享当然是一件好事,可以节省医疗机构的人力财力,也可为患者减少重复检查的费用。但这样一家以治疗心脏病闻名的医院,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到此求医。而他们带来的病历及检查资料一定是不能“共享”的。在这种情况下,把这些患者发到十几公里外的别家医院去做检查,究竟是为他们减轻了负担呢,还是给他们添了乱?经济条件好的人可以打出租车,但也要忍受交通堵塞的困扰,经济条件差的人则不得不在公共汽车上颠簸几十公里,赶上夏季的“桑拿”天,会不会有人没等检查结果出来就犯病了?

    医疗设备的管理及操作应该是有严格的规范的。每天应诊前,医生是否应该对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测,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为什么这家三甲医院的耳迈会在患者接受检查的时候失灵?在开始测试耳迈时,如果患者没有反应,是否应立即更换耳迈?即使要到患者面前测试,是否应该明确告诉患者耳迈的用途,而不是跑到患者面前提一些意义含混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画面不清晰之后,是否应该及时查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反复操作,致使检查进行了两个多小时?

    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在任何一家医疗机构都是可能出现的问题。多数患者都能给予理解和谅解,但前提必须是有关人员和机构都能有一个坦诚、负责的态度。像这样在患者提出置疑后,在已经意识到是辅助设备故障、工作失误之后,有关医务人员依然百般推卸责任并试图把损失转嫁给患者,如何能够得到患者的谅解?如何能够建立相互信赖、相互尊重的医患关系?那位发现问题后却置身事外的主任的态度,则不只反映了他个人管理水平的低下,而且暴露出他职业道德上的严重欠缺。患者当然会认为那些年轻医生的做法是他纵容的结果。

    大菊的不满很多、问题很多。但愿不断深化的医疗体制改革能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但愿这份满意来得早些,再早些。, http://www.100md.com(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