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评论
编号:10511715
培养一批“铁杆中医”邓铁涛教授谈中医教育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29日 厚朴中医网
     周颖 厉秀昀

    编者按:中医教育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而师承教育是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有效途径。本报从今天起与广东省中医院合作推出“杏林传薪”系列报道,读者可以从我们的报道中体会到德艺双馨的名老中医们对中医药事业的厚爱及忧思,也可以看到年轻一代的中医怎样在老中医的培养下成长。

    愿中医药事业薪火相传,不断壮大发展。

    “鲁迅曾写《彷徨》与《呐喊》两本书,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国民心态。如今中医院校的很多学子也同样处于困惑彷徨阶段,而我要尽自己的力量,为中医的振兴摇旗呐喊。”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邓铁涛的这番话,既反映了中医教育面临的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又表达了一代中医巨擎为之拼搏的雄心壮志。这位耄耋老人的一声声“呐喊”,呼唤有识之士都来关注中医教育,从而振兴中医药事业。

    只有树立对中医的信心才能够学好中医
, 百拇医药
    如何引导学子树立对中医的牢固信心,是中医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衡量中医教育成败的标准。几十年的现代中医教育培养的中医人才,为什么有人改弦易辙,有人半途而废,有人身为中医却在行西医之道?就是因为缺乏信心。因此,信心是中医入门的一个标志。只有树立了信心,才能够学好中医。邓老说,很多出身于中医的人就是对中医缺乏信心,一学了西医,就用西医化思维方式考虑问题,把中医的理论和方法抛掉了。

    信心是靠疗效建立的。邓铁涛说,广东省中医院邀请全国15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名老中医带徒,通过这些老中医的实际治疗效果,给学生鼓劲,让学生信服,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一个脑挫伤的头疼病人,只能靠打杜冷丁维持。上海的名老中医颜德馨开了两剂药,说是一剂药就能治好。开始学生还不相信,结果一剂药吃下去,患者头疼就好了。在这样神奇的效果面前,谁还能不心悦诚服?通过这些名师的带动,可以扭转青年骨干的思想认识。

    李国桥教授是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最后一届毕业生,现在是世界一流的疟疾专家。他关于恶性疟疾的科研成果被选入英国牛津大学医学院的教科书。试管婴儿可以说是20世纪西医学的一项尖端技术成果,成功率一般只有20%。邓铁涛的学生梁丽芳在美国三藩市运用针灸与中药,把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提高到40%~60%。她用英文写的《针灸与试管婴儿》已成为美国当前的畅销书。李国桥和梁丽芳的成功,说明中医同样可以站在世界医学的前沿。
, http://www.100md.com
    要深化中医教育改革培养一批“铁杆中医”

    一位急诊科主任招博士研究生,要求写出10个方剂,考生居然写不出来,可见中医的基础知识非常不牢固。有些中医院表示不要中医院校的研究生,而要西医院校的本科生。究其原因,是现代的中医教育把中医挤在一旁。中医学院的课程设置中,中医基本知识没有被放在突出位置,而是被其他的一些课程挤压,中西医课程的比例,最先是8:2;接着是7:3或6:4,中医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实践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医教学和临床脱离,搞基础就单纯钻典籍,搞临床就去做动物实验,这样是不能培养出中医人才的。中医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令邓铁涛十分担忧。

    要深化中医教育改革,培养一批“铁杆中医”是邓铁涛反复强调的观点。他设计了一套方案: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比重,基本功扎实是学好中医的前提。要重点学好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是中医的“根”,其次是仲景之后的各家学说以及《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等。在教育方法改革方面,要分课堂教学、自学、实践三大块。过去课堂教学课时太多,满堂灌的教学必须痛改。可按过去的计划删去一半,有些课可以删去三分之二,把删掉的课时加入自学课时之内。实践包括临床实习、见习、实验、做义工等等,其中应以临床实习、见习为主。学生必须早临床,多临床。临床实习时间应分配一年半,临床各科教学同步进行。
, 百拇医药
    师带徒是中华文化传统的教育方法,现代的教育与传统的跟师教育相结合,这是早出人才的一个好方法,宜于第二学年便开始拜师以便随时问道解惑。对高起点、高水平的学生,首先把他们培养成临床医家,成为“铁杆中医”,在这一基础上再进入科学研究阶段。邓铁涛感到欣慰的是,广东省中医院实行的师带徒做法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5位名老中医带30多个骨干,骨干再带70多个研究生,把现代教育和师带徒的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合理的教学梯队。他带的吴焕林、邹旭两徒弟已成为该院的学术骨干。因此,他呼吁,21世纪中医要腾飞,需要十万、百万的“铁杆中医”,老一辈中医工作者必须努力。

    教师需要不断温课

    邓铁涛告诉记者,中医的很多绝招已经失传,真正有本事、有能力的中医太少了。打个比方,要有高质量的鸡蛋,先要有一个高质量的母鸡,病鸡怎么能生一个健康的鸡蛋呢?中医教育就是这个“母鸡”,如今不中不西,怎么能培养出纯正的中医接班人呢?我们部分中医教师对中医的看法也不正确,认为没有了西医,中医就不行了。原因就是他自身没有学好、用好中医,临床能力欠火候,致使真正掌握中医高深技术的人越来越少了,中医疗效也就越来越差,所以人们就认为中医本身退化了。
, http://www.100md.com
    中医关键要看疗效,而疗效是在临床的实践中不断积累体悟才能得以提高的。中医学走的是一条靠临床信息反馈而不断提炼成为理论的道路,离开了临床,中医就失去了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此,教中医的老师需要重新温课,重新学习,要全部进入临床实践。邓铁涛给他们拟订的温课计划是:工作之余每周定期温课,风雨不改;有条件的可选定研究课题,根据课题需要阅读文献或拜访名师,有博有约地不断学习,必有收获。

    中医兴亡,匹夫有责。邓铁涛告诫年轻学子,必须端正对中医的认识,拜真正高水平的中医为师,走临证—读书—思考—临证—总结提高(或实验研究)的路子。因为中医教育的成功是看学生对中医的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是否掌握到位,要看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在临床中能不能真正运用中医武器战胜疾病,包括一些西医难以解决的疑难病症。

    要吸收一切科技成果为我所用

    从不排斥西医的邓铁涛认为,西医是微观医学,它在静止的、局部的、细微的方面下功夫;中医是宏观医学,从动态出发,讲究人体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如治疗糖尿病脚,西医往往采取截肢办法,运用中医方法则不截肢就能治好病。治疗蛔虫团肠梗阻的患者,西医必须开刀,中医先让患者喝一羹匙油,过几分钟再喝一羹匙醋,然后针刺8个手指节(针四缝),患者的病就能治好。
, 百拇医药
    学西医时,要在中医理论思想指导下,吸收西医以及现代科学所有的先进技术和成果为我所用。邓铁涛主持的“七五”攻关课题“重症肌无力的辨证论治及实验研究”,是按照西医手段确诊和分型,采用数学统计方法总结的,但是在李东垣脾胃学说指导下进行研究的。邓铁涛认为“脾胃虚损,五脏相关”是其病机,实验也证明该病符合“脾虚”之诊断。20多年的临床显示,他采用中医药根治的这类病人不少,抢救有呼吸危象患者的成功率也较为满意。因此,该研究足以证明用中医的宏观理论是能够指导临床和科研的,并且可以攻克世界医学难题的。

    一向主张用中西医两法进行诊治的邓铁涛说,中医是未来医学。中医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要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具体分析。邓铁涛说,如果按照西方药理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白虎汤”是没有退烧作用的,但是从张仲景到现在我们一直用它退烧,效果很好。至于脏象、经络、运气学说等就更难用目前西医的实验手段去证明。中西医的相互学习是必要的,但要把学习的立足点放在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之上,而不是拿现代的西医来取舍中医,拿西医的坐标来衡量中医。如果改造中医的观念不改变,是永远达不到振兴中医之目的的。
, http://www.100md.com
    中医振兴,教育先行。中国人民需要中医药,世界人民亦不能没有中医药。88岁高龄的邓铁涛希望,培养出千千万万高水平的中医人才,把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药学贡献于世界。B21.4

    人物档案

    邓铁涛,1916年出生于广东开平县。幼承家学,1937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毕业。1938年在香港与同学合办南国新中医学院,并在九龙芝兰堂药店坐堂应诊。后辗转于广州、香港和武汉之间行医济世。建国后,历任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多年来共培养硕士生27人、博士生10人、学术继承人2人。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设立了“邓铁涛奖学金”,奖励各级优秀学生,扶掖后学。1993年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南粤杰出教师特等奖”。

    学术思想与成果
, http://www.100md.com
    提出“五脏相关学说”、“脾胃学说”、“痰痰相关学说”、“伤寒与温病之关系”等学术论点,主张“伤寒”“温病”统一辨证论治。

    主持的“脾虚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1991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或参与“强肌健力饮治疗痿证开发应用研究”、“中医近代史研究”、“邓铁涛医案整理研究”、“五脏相关学说应用基础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提高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成功率的临床研究”、“邓铁涛中医诊疗经验及学术思想整理研究”等科研项目。

    主编的《新编中医学概要》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医大辞典》获199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研究二等奖、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编的《实用中医诊断学》由美国教授翻译,英国CHURCHILL LIVINGSTONE出版社出版发行。

    出版专著共20多部,发表论文、医话、医案等超过100多篇。

     人生感悟

    提高中医水平,必须读好中医经典。要反复读,用眼睛读,用心读。,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