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是一种近来发现的、由特种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TO)将其定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A)”。这种“非典型性肺炎(SARS)”,有别于由细菌引起的典型肺炎,又有别于由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类病毒、病毒引起的非典型性肺炎。虽然这些疾病都表现为以肺部急性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但现特指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有更强的传染性,对易感人群危害更大,已被列作法定传染病,因此必须对其充分重视,严格防范。$q/#, 百拇医药
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流行性较强,可跨洲、跨种族传染,现已危及全球各大洲27个国家地区。我国是发病较早、发病人数较多的国家之一。在我国,病人的年令分布以青壮年占多数(70%左右),最小病例见于小学生。病人的性差异不明显。职业与发病关系密切,医务人员是SARS的高发人群。在家庭、医院中有聚集发病现象,学校、机关、军队等也有可能成为高发病场所。 传染源:病人,包括进展期、潜伏期病人及带病毒者。现观察到本病只在人群内流行,但还不能排除有其它传染源存在的可能。 病源体:现已确定是一个新的变种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病毒”。它与常见的冠状病毒、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但以前从末在人体内发现过。 SARS病毒的生存能力较差,离开人体后在自然环境中只能存活3小时,即使最最合适的条件里也不过6小时。根据冠状病毒类的生物学特性,SARS病毒也可能具有容易产生变异的特点。传染方式:主要靠病人呼吸道分泌物__飞沫等的扩散传播。在病人打喷嚏、咳嗽时,其飞沫的播散面积可达1平方米左右。除呼吸道吸入传染外,直接接触带有SARS病毒的分泌物,也有可能引起感染,因此手接触也是一种传染方式。从理论上讲,只要能感染病毒的体表部位都可能成为SARS病毒入侵的门户,如粘膜覆盖的部位,但通过这种途径实现传播的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微乎其微。 临床特点 病人存在三种临床表现:可疑病例、疑似病例和典型病例。其典型表现为: 一 潜伏期:一般认为在2——12天;多数在4——5天。有报导最长可达21天。 二 临床表现: 病情发展一般分三个时期:大多数病人在病后7——10天病情发展到高潮,第二周开始平稳,第三周逐渐恢复。重症病人可占总病例的10%。个别重症病人发展较快,可在早期即出现严重病情。症状和体征主要有: 1高热。这是本病最先出现、表现最明显的症状。常呈持续性、38℃以上的高热,或伴有畏寒。 2多有咳嗽。主要是干咳,痰少,偶有白痰,痰中或带血丝。 3可伴有呼吸困难、气喘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发冷、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腹泻、皮疹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气促、呼吸窘迫,或其它脏器功能衰竭表现。 4肺部体征常不明显或无,或有少许湿罗音、肺实变体征。 5化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数不高或减少,淋巴细胞数减少。 6胸部X线检查:一般呈现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网状变化。阴影常为双侧性,吸收较慢,可与症状、体征变化不同步。 7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三 诊断:国家发布的临床诊断标准为 1流行病史: 1.1与病人有过密切接触,或属受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 1.2发病前2周内身处或途经疫区; 2临床特征: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超过38℃,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其它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带血丝,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份病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3血相检查见白细胞数减少或不高,淋巴细胞数减少; 4 X胸部检查见片、块状阴影或网状改变,双侧性,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或不同步,阴影吸收慢。胸片阴性者应在1-2天后复查。 5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符合上述1.1+2+4条以上,或1.2+2+3+4或1.2+2+4+5条者,可诊断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符合上述1+2+3条,或2+3+4者,应诊断为疑似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鉴别诊断:应排除上感、流感、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军团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肺部肿瘤、非感染性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肺血管炎等临床表现类似的呼吸系统疾患。$q/#, 百拇医药
目前,相关的SARS免疫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很快,我国正在研制可于1小时内得出结果的快速诊断技术。治疗措施 中医学对该病没有专门的论述,可笼统地将其纳入“瘟病”范畴,治疗原则为: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 西医临床目前以支持疗法为主。推荐的临床治疗方案为 一 一般性治疗:休息,适当补充液体及维生素,避免用力和剧烈咳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多数病人在发病后14天内都可能属于进展期)。定期复查胸片(早期复查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心、肝、肾功能等。每天检测体表血氧饱和度。 二 对症治疗: 1有发热超过38.5℃者,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 2咳嗽、咳痰者给予镇咳、祛痰药。 3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应该作相应的处理。 4气促明显、轻度低氧血症者应早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 儿童忌用阿司匹林,因该药有可能引起Reye综合征。 三 治疗上早期选用大环内脂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等,如果痰培养或临床上提示有耐药球菌感染,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等。 四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建议应用激素的指征为:①有严重中毒症状;②达到重症病例标准者。应有规律使用,具体剂量根据病情来调整。儿童慎用。 五 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增强免疫功能的药。 六 重症病人的处理和治疗: 1有明显呼吸困难或达到重症病例诊断标准要进行监护。 2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首选鼻罩CPAP的方法。常用的压力水平为4-10cmH2O。应选择适当的罩,并应持续应用(包括睡眠时间),暂停时间不超过30分钟,直到病情缓解。推荐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标准:呼吸次数>30次/分;吸氧3-5升/分条件下,SaO2 (中国中药协会 王淳)
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流行性较强,可跨洲、跨种族传染,现已危及全球各大洲27个国家地区。我国是发病较早、发病人数较多的国家之一。在我国,病人的年令分布以青壮年占多数(70%左右),最小病例见于小学生。病人的性差异不明显。职业与发病关系密切,医务人员是SARS的高发人群。在家庭、医院中有聚集发病现象,学校、机关、军队等也有可能成为高发病场所。 传染源:病人,包括进展期、潜伏期病人及带病毒者。现观察到本病只在人群内流行,但还不能排除有其它传染源存在的可能。 病源体:现已确定是一个新的变种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病毒”。它与常见的冠状病毒、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但以前从末在人体内发现过。 SARS病毒的生存能力较差,离开人体后在自然环境中只能存活3小时,即使最最合适的条件里也不过6小时。根据冠状病毒类的生物学特性,SARS病毒也可能具有容易产生变异的特点。传染方式:主要靠病人呼吸道分泌物__飞沫等的扩散传播。在病人打喷嚏、咳嗽时,其飞沫的播散面积可达1平方米左右。除呼吸道吸入传染外,直接接触带有SARS病毒的分泌物,也有可能引起感染,因此手接触也是一种传染方式。从理论上讲,只要能感染病毒的体表部位都可能成为SARS病毒入侵的门户,如粘膜覆盖的部位,但通过这种途径实现传播的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微乎其微。 临床特点 病人存在三种临床表现:可疑病例、疑似病例和典型病例。其典型表现为: 一 潜伏期:一般认为在2——12天;多数在4——5天。有报导最长可达21天。 二 临床表现: 病情发展一般分三个时期:大多数病人在病后7——10天病情发展到高潮,第二周开始平稳,第三周逐渐恢复。重症病人可占总病例的10%。个别重症病人发展较快,可在早期即出现严重病情。症状和体征主要有: 1高热。这是本病最先出现、表现最明显的症状。常呈持续性、38℃以上的高热,或伴有畏寒。 2多有咳嗽。主要是干咳,痰少,偶有白痰,痰中或带血丝。 3可伴有呼吸困难、气喘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发冷、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腹泻、皮疹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气促、呼吸窘迫,或其它脏器功能衰竭表现。 4肺部体征常不明显或无,或有少许湿罗音、肺实变体征。 5化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数不高或减少,淋巴细胞数减少。 6胸部X线检查:一般呈现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网状变化。阴影常为双侧性,吸收较慢,可与症状、体征变化不同步。 7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不明显。 三 诊断:国家发布的临床诊断标准为 1流行病史: 1.1与病人有过密切接触,或属受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 1.2发病前2周内身处或途经疫区; 2临床特征: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超过38℃,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其它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带血丝,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份病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3血相检查见白细胞数减少或不高,淋巴细胞数减少; 4 X胸部检查见片、块状阴影或网状改变,双侧性,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或不同步,阴影吸收慢。胸片阴性者应在1-2天后复查。 5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符合上述1.1+2+4条以上,或1.2+2+3+4或1.2+2+4+5条者,可诊断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符合上述1+2+3条,或2+3+4者,应诊断为疑似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鉴别诊断:应排除上感、流感、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军团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肺部肿瘤、非感染性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肺血管炎等临床表现类似的呼吸系统疾患。$q/#, 百拇医药
目前,相关的SARS免疫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很快,我国正在研制可于1小时内得出结果的快速诊断技术。治疗措施 中医学对该病没有专门的论述,可笼统地将其纳入“瘟病”范畴,治疗原则为: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 西医临床目前以支持疗法为主。推荐的临床治疗方案为 一 一般性治疗:休息,适当补充液体及维生素,避免用力和剧烈咳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多数病人在发病后14天内都可能属于进展期)。定期复查胸片(早期复查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心、肝、肾功能等。每天检测体表血氧饱和度。 二 对症治疗: 1有发热超过38.5℃者,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 2咳嗽、咳痰者给予镇咳、祛痰药。 3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应该作相应的处理。 4气促明显、轻度低氧血症者应早给予持续鼻导管吸氧。 儿童忌用阿司匹林,因该药有可能引起Reye综合征。 三 治疗上早期选用大环内脂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等,如果痰培养或临床上提示有耐药球菌感染,可选用(去甲)万古霉素等。 四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建议应用激素的指征为:①有严重中毒症状;②达到重症病例标准者。应有规律使用,具体剂量根据病情来调整。儿童慎用。 五 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增强免疫功能的药。 六 重症病人的处理和治疗: 1有明显呼吸困难或达到重症病例诊断标准要进行监护。 2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首选鼻罩CPAP的方法。常用的压力水平为4-10cmH2O。应选择适当的罩,并应持续应用(包括睡眠时间),暂停时间不超过30分钟,直到病情缓解。推荐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标准:呼吸次数>30次/分;吸氧3-5升/分条件下,SaO2 (中国中药协会 王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