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462187
卒中单元:是理念?还是实体? ——对卒中单元的认识与讨论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2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34期
     急性卒中是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疾病。使卒中病人在急性期得到及时、规范、合理的治疗,不仅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而且可以显著降低卒中病人的残疾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有人提出卒中单元的概念,提倡多学科合作,尽量缩短从发病到接受治疗之间的时间。在欧美一些国家,通过实施卒中单元,的确提高了卒中的医疗质量。前不久,卫生部及中国医师协会启动了“中国卒中中心建设项目”,旨在面向全国推广卒中单元,改进目前我国治疗卒中的方法和模式。

    然而,对于相当一部分临床医师来说,卒中单元仍然是一个新概念。到底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卒中单元?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实施卒中单元?卒中单元的功能和模式有哪些需要澄清的问题?我们邀请部分从事卒中诊治工作的神经科专家和医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卒中单元:

    是一个特殊病房或机构吗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李舜伟教授认为:卒中单元是一个新概念,也是一个具体的结构。可以说它是一种组织化的医疗模式,属于多元医疗管理体系。这种全新的病房管理模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1962年Fekdman等报告了第一个随机对照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有关卒中单元的文献大量刊登,经过多次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证实这种医疗模式对急性卒中患者的康复有益,从此,奠定了急性卒中单元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
, http://www.100md.com
    我国在“十五攻关”项目中有一个分项是关于建立急性卒中单元的课题,根据初步统计结果,表明卒中单元对急性卒中患者的康复、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用药的规范化、卫生经济学的评估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越性,值得在我国大力推广。卒中单元的实施,重要的一点是卫生行政部门应积极支持,在初始阶段给于财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支持,使其进入良性循环。否则既不利于其建立,也不利于其巩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董强教授认为,卒中单元不是一个特殊病房或机构。卒中单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卒中的医疗模式,或称之为急性卒中的医疗流程。卒中单元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过去医院所提倡的“绿色通道”,它涉及了整体的医疗流程的改变。从院前急救系统、急诊诊断和分流、早期治疗和康复的多学科综合处理。我国现行的医疗流程显然不符合这样的理念。北京天坛医院率先开始了卒中单元模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3年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之一“卒中单元医疗模式的建立和示范”,希望通过华山医院、瑞金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和长宁区中心医院联合研究,探索不同规模(条件)医院建立卒中单元医疗模式的方法。
, 百拇医药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崔丽英教授认为,卒中单元是由英文“Stroke Unit”一词翻译而来。各国的模式不同,但并不是一个特殊的病房或机构,更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是一个“Team”(一组人)负责医院内主要是急性期脑血管病病人的治疗。这一组人由急诊室医师、神经科医师、康复医师、各种康复师(语言、心理及肢体康复等)、理疗师、专业护士及社会工作者等组成,为脑血管病特别是急性期病人提供治疗。在美国,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如病情稳定3~7天就转到康复病房治疗,但这一治疗小组仍定期在一起讨论病情和治疗方案。在西方国家,每个医院的模式也不完全相同。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神经科王少石主任认为,卒中单元是一种急性脑卒中综合性治疗的模式,更是一种理念,是对我国当今以药物治疗为主体的医疗模式的挑战。卒中单元并不是不提倡药物治疗,而是提倡更科学、更有效的用药。卒中单元医疗模式的推进,将对治疗和管理急性脑卒中、对规范临床医师科学的思维、对病人的疗效、对政府医疗资源更合理分配产生积极影响。
, http://www.100md.com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康复科张通主任认为,卒中单元并不是一个特殊病房或机构,它是一种理念,它要求将医院的资源有机整合起来,使脑卒中患者在不同阶段得到最充分合理的治疗和干预。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康复和二级预防。这些机构包括急诊室、放射科、化验室、ICU、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病房等。一句话,只要在脑卒中处置过程中涉及到的科室或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参与脑卒中患者的处置,这个医院就具备了脑卒中治疗的最佳环境,至于起什么名字,那是次要的。

    北京天坛医院卒中病房马锐华主任认为,卒中单元并非一种药物和一种手法,而是一种新的病房管理模式。在这个管理系统中并不包含新的治疗方法。卒中单元指专门治疗卒中病人的病房,这种病房可以设在神经科、内科、康复科等。卒中单元是包括多专业的治疗小组,成员都对卒中治疗感兴趣,定期为看护者和病人提供相关卒中知识,并且达到看护者及病人的“知—信—行”。所有小组成员都了解卒中治疗应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最佳原则和早期康复。所有卒中单元的成员都必须参与康复。总之,卒中单元就是一种整合医疗(integrated care)或组织化医疗(organized care)的特殊类型。
, 百拇医药
    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王亮博士认为,卒中单元是专门用于治疗卒中的病房(床位),是对医院现有资源的综合、合理调配和运用。在现有的神经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注意运用神经外科、护理、康复(职业、语言和肢体训练)的资源,来促进患者的康复。在现有国内医疗体制情况下,要保证卒中单元的正常运行,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拥有一定权利,来调配运用上述资源,因而卒中单元不同于一般神经内科病房,但可能很多相似之处。从某种意义上说,卒中单元是特殊的病房。

    卒中单元:

    是大医院的“特权”吗


    李舜伟:卒中单元并非大医院的“专利”,二级医院同样可以建立,而且也同样有效。我国的“十五攻关”项目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北京平谷县医院参加了急性卒中单元的项目,也有相同的体会。

    董强:卒中单元不能说是“大医院的特权”。可以说国内医疗卫生发展状况较好的地区中,现有医院的硬件条件已达到了某些发达国家卒中单元的硬件水平。但是真正的软件水平(受过专门卒中诊断及治疗训练的医护人员,卒中院前急救体系,相关卒中诊治学科的合作等)远未达到建立卒中单元医疗模式的要求或水平,尤其是中国尚缺乏统一的卒中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前提下(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已于2004年3月召开的第五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公布了中国卒中预防和治疗指南,但是尚未推广)。目前,普及和推广卒中单元的概念是一个紧迫的任务,如何培训一支经过专门卒中诊断和治疗训练的卒中专业队伍?如何改进现行院前急救体系?如何整合多学科的力量来诊治卒中?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只要达到了所需软件条件,不同级别的医院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条件建立卒中单元的医疗模式,使卒中患者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 http://www.100md.com
    崔丽英:卒中单元并不是大医院的特权。但不同级别的医院模式不同,即使国内的大医院也难以完全沿用国外的模式。例如专业的语言康复师并不是每个医院都有,基层医院更难。而且基层医院的脑血管病人占神经科病人的比例更高。国内的卒中单元的模式应参考国外的经验而不能完全照搬(例如我们没有社会工作者)。卒中单元不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其实在临床工作中各级医院以不同的模式和大同小异的方式对脑血管病病人进行治疗。我们与国外在治疗方面最大的差别是治疗不规范化,没有很好的依据循证医学提供的证据。

    王少石:上海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中“卒中单元医疗模式的建立和示范”的研究,就是为了在上海市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和基本要求的,适合在三级医院或二级医院内运作的卒中单元医疗模式。为“卒中单元”理念的普及,为今后卒中单元医疗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实施奠定基础。

    张通:卒中单元并非大医院的特权,只是由于大医院条件较一些小医院更完善,因此,有很多有利的条件。但只要一般医院能够做到基本的治疗、检查和康复,就可以将其称之为卒中单元,其关键是真正为患者服务。
, http://www.100md.com
    马锐华:卒中单元不是大医院的特权。任何医院只要收治卒中病人就应该建立卒中单元。卒中单元的规模各不相同,其规模大小受地区、卒中患者人数、纳入标准、住院时间、病死率及床位利用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可有6~15张床,一些混和康复单元最多30张床。卒中单元不是指先进的医疗设备,不是高精尖的医疗技术,而是多专业协调的医疗管理系统。基本的设备只需要头部CT、简单的康复设备等,小医院也完全可以做到。

    王亮:卒中单元不是大医院的“特权”。犹如医院有不同等级,卒中单元亦有不同的等级。当然,建立卒中单元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就如同建医院要有一定的准入条件。其本质是要给患者以最恰当的诊断和治疗,能综合运用各学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和康复)的资源,以循证医学的结果为诊疗的标准。基层医院只要能按照上述原则,按照一定的卒中单元的基本准入条件,是能够建立卒中单元的。基本准入条件,至少应包括一定的诊断设备(如CT机、监护仪等),按照循证医学结果制定的诊疗常规和经过训练的各科医护人员(神经内外科、护理和康复人员)。
, http://www.100md.com
     卒中单元:

    成功的标志是什么?


    李舜伟:急性卒中单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力度、多科室协作程度以及卫生体制的完善。其成功的标志为急性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下降、出院率上升、残废率减少、生活质量提高;同时,可促进医师用药规范、治疗及时,使住院费用降低。

    董强:我个人的观点,卒中单元建立的标志不是所具备的硬件条件,也不完全是有无专门卒中诊治的多学科队伍,而是看整个卒中单元医疗流程运作所达到的效果,也就是正确诊断和治疗卒中患者的时间。国际上要求每个卒中单元应按照一定时间表进行系列诊断和治疗,如神经内科医师接诊时间<10分钟、完成头颅CT时间<25分钟、正确判读CT结果<45分钟、接受正确治疗<60分钟以及收治卒中病房<3小时等。

    崔丽英:在国外,卒中单元成功的标志主要是降低急性期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缩短住院时间,卫生经济学上的受益是节省费用。在中国,最重要的是推行规范化治疗。国外在治疗脑血管病方面的药物没有中国的多,国内滥用药或不规范用药现象非常严重,推行规范化治疗势在必行。我们应根据不同医院的具体情况组成脑血管病治疗小组或“卒中单元”,为脑血管病病人提供急性期治疗、康复和预防卒中突发等方面的宣传教育。
, 百拇医药
    此外,结合中国医师少、病人多的具体现状,应借助各种手段如新闻媒体等宣传脑血管病的规范化治疗和预防的重要性。

    王少石:卒中单元起源于欧洲。1950年北爱尔兰的Adams率先报告了有组织化的卒中服务模式。真正意义上的卒中单元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1962年Fekdman等报告了组织化的卒中服务(卒中康复)系统的第一个随机对照研究。第一个卒中单元的大规模病例研究(>300例),证实了其短期疗效的意义。哥本哈根一项权威性的临床对照试验证实:卒中单元和普通病房比较,住院期死亡的危险性降低了40%,尤其严重卒中病人的死亡危险可降低86%;丧失生活能力的危险性也降低50%,严重患者达83%;并且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了2周。英国对平均年龄76岁,其中女性占48%,发病72小时内的45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单盲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一年内病死率和生活需要护理的,卒中单元占14%、卒中病房占30%、传统病房占24%(P<0.001、P=0.03)。生活能够自理的:卒中单元占85%、卒中病房占66%、传统病房占71%(P <0.001、P=0.002)。
, http://www.100md.com
    卒中单元模式的临床价值在国际上争论40多年。权威的学术机构的早期研究报道,为卒中单元模式奠定了基础。循证医学的普及和推广,对卒中单元进行大量荟萃分析和系统回顾,奠定了卒中单元在临床实践中的确切地位。近10年来,卒中单元的医疗模式在美国医疗机构中的普及率超过了20%,经过临床实践和研究已经充分证实,卒中单元的模式比常规神经科病房的模式,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死率、致残率、感染发生率、生活能力恢复,住院时间、降低医药费用等方面都具有显著差异。

    张通:成功的标志是诊治的准确性,治疗和康复的及时和有效,二级预防的合理用药。总之,降低复发,降低死亡,降低致残。

    马锐华:建立卒中单元成功的标志是,根据医院的级别和承担的工作,选择合适形式的卒中单元模式,建立协调一致的多专业小组,这些小组成员应该是有机的结合,在统一领导下工作,采用现有已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要求有标准化的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指南,开展早期康复治疗,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的医疗管理模式。

    卒中单元治疗成功的标志是减少病人的残疾程度,提高病人的医疗满意度,使病人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减少病人和家属的医疗负担。

    王亮:卒中单元成功的标志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降低卒中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降低社会(包括经济、人员和精神)负担。从一个科室(医院)的角度来看,建立卒中单元可能会增加医疗资源和费用的支出,尤其是在我国这样国家,医疗水平和医疗建设差异极大,相当的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条件差,水平低。但从长远和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这样的投入是经济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