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文摘专辑
编号:10465683
妇科疾病(2004.09.09)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09期
     瓦松栓治疗宫颈糜烂简便有效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积极防治宫颈糜烂对预防宫颈癌有重要意义。《重庆医学》第2004年第7期报道了福建省大田县医院林娜、王红英、郑美琼医生临床采用瓦松栓阴道给药,治疗宫颈糜烂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他们共收治了不同程度宫颈糜烂患者126例,年龄在20~52岁,其中轻度糜烂36例,中度糜烂78例,重度糜烂12例。每例治疗前行宫颈刮片及白带常规检查,排除宫颈癌及滴虫、霉菌感染。宫颈糜烂的临床分度及疗效指标:轻度糜烂,糜烂面积<宫颈总面积的1/3;中度糜烂,糜烂面积占宫颈总面积的1/3~2/3;重度糜烂,糜烂面积占宫颈总面积的2/3以上。

    疗效标准:痊愈:卢氏碘液宫颈染色全着色,宫颈光滑,糜烂消失;显著好转:重度糜烂转为中度糜烂;好转:中度糜烂转为轻度糜烂;无效:治疗前后糜烂面无变化或有发展。

    治疗方法:患者月经干净3~5天后开始应用瓦松栓,首次用药医生教会其将药置于阴道内,凹面紧贴宫颈口,隔日置1粒,6粒(12天)为1个疗程。睡前用药,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及坐浴,月经期停药,观察疗效。
, 百拇医药
    治疗结果显示:轻度糜烂36例,痊愈33例(91.67%),无效3例(8.33%);中度糜烂78例,痊愈40例(51.29%),好转36例(46.16%),无效2例(2.55%);重度糜烂12例,痊愈0例,显著好转7例(58.34%),好转4例(33.33%),无效1例(8.33%)。

    林娜、王红英等医生指出:瓦松栓是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瓦松。瓦松又名瓦松花、向天草,为景天科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消肿、止血敛疮、去腐生肌等多种功效。山东省医学科学药物研究所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瓦松栓对阴道内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甲型链球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急慢性炎症有明显的消炎、消肿、镇痛等作用,并能促进阴道黏膜上皮细胞糖原生成,调节阴道内酸度,抑制脾体异常分泌。故对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有较好的疗效。该疗法用药方便,可自行放置。在阴道内溶解迅速,分布均匀,药力保留时间长,用药期间和用药后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宫颈糜烂治愈后,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宫颈面貌,不影响生产,故此尤其适用于轻、中度宫颈糜烂患者及尚未生育的妇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百拇医药
    浙贝母治疗下焦妇科诸症有良效

    《中医杂志》2004年第7期报道了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王海华介绍其父王云铭医师利用浙贝母开泄,善治热痰的特性,在治疗妇科病的药物中配伍浙贝母,治疗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王云铭医师认为,上述几种妇科疾病多属于血瘀、癥瘕范畴。多由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而致,病变部位主要在下焦。“五脏失和,百病丛生”。由于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引起痰饮内伏,痰饮易潴留于人体虚弱的部位,也即所谓正虚之处,即为留邪之所。妇女在经行、产后,手术时,御邪机能受损,在外邪、情志、饮食、劳倦等诱因作用下,痰瘀互结,遂酿成痈。故此,在配伍用药时,佐用浙贝母10~20g,用于疏理卵巢及子宫,恢复其功能。举隅验案一则:一27岁之女患者,婚后4年未孕,闭经半年,月经初潮14岁,闭经前月经基本正常。形体偏胖,面色浮黄,头晕目眩,舌苔黄厚,脉沉涩。妇科检查:子宫发育不良,宫体后位。证属肾脾两虚,痰瘀互结,以六味地黄汤加味进行治疗。处方:熟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15g,茯苓9g,牡丹皮9g,泽泻9g,红花9g,桃仁15g,丹参15g,浙贝母15g。服药3个月后,经调摄精受孕。
, http://www.100md.com
    浙贝母苦、寒,归心、肺、胃、肝四经,文献记载中多用以清肺化痰,清热散结,以治疗上焦症状为主。王云铭医师以病因病机相似,取浙贝母能开郁、行滞、消痰核、破痰结、解热毒的功效,用以治疗下焦妇科诸症,获得良效。

    加味生化汤可减少药物流产出血

    由于药流者对药物吸收代谢的快慢及体内孕酮受体的多少致使蜕膜产生变性的程序不同,加上体内其它诸多因素,尤其是内源性前列腺素水平的影响,均有可能导致药流过程个体出血长短的差异。据悉,自2002年3月~2003年4月,浙江省天台人民医院中医科对早孕药物流产者(药流)加用“加味生化汤”治疗,疗效较佳,该院的崔火仙医师等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第14卷第6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将该病患者2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32例和对照组120例。252例患者均空腹口服米非司酮25mg,1日2次,连续3天。第4天上午到医院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并留院观察6小时,记录阴道出血、孕囊排出、腹痛等情况。治疗组于服米索前列醇当日加服“加味生化汤”,其方由当归、川芎、益母草、桃仁、制没药、炮姜、马齿苋、枳壳、生蒲黄、三七粉、炙甘草所组成。常规煎法,每日1剂,7日1个疗程。对照组不加服中药。两组分别于药流后10、20、30、40天门诊随访,记录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并做B超检查。经治疗后,治疗组132例中完全流产123例(93.2%),对照组107例(89.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出血情况:<月经量者治疗组119例(90.2%),对照组95例(7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阴道出血时间:治疗组9.85±3.43天,对照组13.2±4.6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http://www.100md.com
    药流属中医典籍中“堕胎”,药流后阴道出血量多、出血时间长,治疗以活血化瘀生新为主,使冲任气血调和,离经之血自止。“加味生化汤”以当归、川芎为君,能补能通,行瘀生新;益母草养血行血,性善走而不伤人;桃仁、制没药活血祛瘀;蒲黄、三七祛瘀止血;炮姜温经散寒、化瘀生血;枳壳理气疏导;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当归对子宫具有抑制兴奋、加强收缩双重功能;三七具有类似麦角样的缩宫作用,使血小板增加,又能缩短凝血时间;枳壳能兴奋子宫,增强其收缩力;马齿苋能增加子宫平滑肌收缩,并有抗菌作用。以上所作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药流后加服此方,能促进子宫内膜脱落,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提高流产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疗效满意

    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是发生于妊娠中晚期的一种特发性疾病,以出现皮肤瘙痒及黄疸为特点,易导致早产、围产儿死亡、产后出血等,而被列为高危妊娠。迄今为止,该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明了,但治疗逐渐成熟。据悉,浙江省富阳市妇幼保健医院的董保芝医师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第14卷第6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 http://www.100md.com
    将该病患者分为治疗组115例和对照组156例,两组均住院治疗。对照组用10%葡萄糖500ml加能量合剂静脉滴注,10%葡萄糖500ml加门冬氨酸静脉滴注,均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必要时可用2~3个疗程,不合用其它辅助药物。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再加用中药“清肝利胆汤”,其方由栀子、黄芩、柴胡、郁金、丹参、茯苓、白茅根、夜交藤所组成。瘙痒甚加蝉蜕;胸闷呕恶加法半夏、厚朴;口干口苦加夏枯草;苔黄厚腻加白豆蔻、佩兰;腰酸痛加桑寄生、菟丝子。治疗结果如下:1.生化指标改变:治疗组ALT、AST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TBA除了个别有上升外,其余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及剖宫产率:早产:治疗组20例(12.81%),对照组41例(35.65%);胎儿窘迫:治疗组40例(25.45%),对照组53例(46.05%);新生儿窒息:治疗组9例(5.77%),对照组17例(14.78%)。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中医认为,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是由于素体不足,再加情绪不畅或饮食不当,使湿热郁结于中焦,交蒸于肝胆。肝失疏泄,胆汁郁积,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或湿热瘀胆浸淫肌肤,故出现皮肤瘙痒,甚至巩膜和皮肤黄染,对孕妇和围产儿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对该病,中医采取清肝利胆为主,药用茵陈、柴胡、栀子,辅以茯苓、白茅根除湿利湿;丹参活血化瘀;夜交藤安神止痒兼顾安胎。观察表明,全方对胎儿无不良影响。以上所作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在运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再加上述中药方治疗,即采用中西医结合之法治疗该病,疗效满意。
, 百拇医药
    益母止血胶囊可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

    药物流产是指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为主的药物终止早孕的方法,该法以其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痛苦小而被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但目前还存在流产后出血量多、时间长,甚至潜在大出血危险等不足。《中医杂志》2004年第6期报道了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刘宏奇医生临床采用自制益母止血胶囊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序贯给药法。第1日晚上9时、第2日上午9时及晚上9时分别温开水送服米非司酮50mg。米非司酮服药前后2小时禁水、禁食。第3日早晨8时来院空腹温开水顿服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6小时。米非司酮25mg/片;米索前列醇(喜克溃)200μg/片;益母止血胶囊由益母草、红花、生蒲黄、五灵脂、当归、川芎、党参、黄芪组成,每粒0.5g;益母草膏,120g/瓶。将服用米索前列醇6小时内见妊囊排出者200例,随机分为3个组,即治疗组100例,中药对照组50例,空白对照组50例,各组在年龄、孕产次、妊娠天数上基本一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于服用米索前列醇后6小时开始服药:治疗组服益母止血胶囊,每次6粒(含生药30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连服7日。中药对照组:益母草膏,每次10g,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连服7日。空白对照组无特殊处理。
, 百拇医药
    观察指标:(1)出血量:药流后阴道流血与自身平时月经量相比,超出经量1倍为很多,多于经量但未超出1倍为稍多,与经量相似为中等,少于经量为少量。(2)出血时间:从阴道开始出血直至完全干净为止的持续天数为出血时间,不全流产计数至刮宫后血净为止(刮宫指征:药流后阴道出血量超过月经量两倍或反复出血不止达1个月者)。(3)复经时间:未经刮宫止血者,由妊囊排出至下次月经来潮的天数。

    治疗结果显示:各组阴道出血量比较:治疗组100例,少量33例(33%),中等47例(47%),稍多19例(19%),很多1例(1%);中药对照组50例,少量9例(18%),中等24例(48%),稍多13例(26%),很多14例(28%);空白对照组50例,其中少量7例(14%),中等16例(32%),稍多14例(28%),很多13例(26%)。除中药组少量、稍多出血例数外,其余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中药组均有明显优势(P<0.05或P<0.01)。各组阴道出血时间比较:治疗组平均为8.5±3.7天,中药对照组为11.3±6.3天,空白对照组为14.7±组(P<0.05或P<0.01)。3组平均复经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 http://www.100md.com
    刘宏奇医生指出:以活血化瘀,补气养血立法,制成益母止血胶囊,方中以益母草活血化瘀,养血生新,红花祛瘀通经活血共为君药,以促恶露排泄;生蒲黄、五灵脂活血化瘀,止血止痛为臣药;党参、黄芪补气健脾、摄血止血,当归、川芎养血活血,配黄芪气血双补,养血调经,共为佐药。现代研究认为,益母草、红花、蒲黄、当归、黄芪等药均有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强度与收缩节律之作用,故可促进蜕膜等组织尽快排出;红花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加速内膜修复;蒲黄有止血之效,可缩短家兔凝血时间和小鼠出血时间。

    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有良效

    据悉,浙江省安吉县中医院的盛宝琴医师对89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浙江中医杂志》2004年第39卷第6期中对此作了有关报道。

    将89例该病患者辨证分为瘀阻胞宫和痰湿内阻两型。对瘀阻胞宫型患者用桂枝茯苓丸合膈下逐瘀汤加减。其方由桂枝、赤芍、当归、败酱草、蛇舌草、川芎、三棱、莪术、皂角刺、乌梅、川柏、生地、茯苓所组成。痰湿内阻型患者用桂枝茯苓丸合启宫丸加减。其方由桂枝、茯苓、广木香、姜半夏、鹿角片、白芥子、苍术、白术、当归、白芍、川芎、香附、乌梅、川柏、肉桂所组成。水煎取汁,约200ml。在月经干净后第6天用中药肛门点滴保留灌肠。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屈膝侧卧位,暴露臀部。取中药汁,装入输液瓶内,温度约为37℃。用一次性导尿管,有孔端涂上石蜡油,将导尿管缓慢插入肛门内7~8cm,将一次性输液器插入输液瓶里,导尿管接在输液器连接处,使药液缓慢点滴进入肠腔内。待药液滴空后,病人原位休息10分钟,然后平卧30分钟后再去排便。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89例患者经4~6个疗程治疗后,68例显效(包块消失,腹痛除,月经正常,输卵管通液术、碘油造影术示输卵管通畅。B超监测排卵正常,疗程结束后半年内受孕);11例有效(包块消失或缩小2/3以上,腹痛除,月经正常,输卵管通液术、碘油造影术示输卵管通畅。B超监测排卵正常,疗程结束后1年内受孕);10例无效(包块消失或缩小1/2以上,临床症状消失,月经正常,输卵管通液术、碘油造影术示输卵管通畅或基本通畅,2年内不受孕)。总有效率为88.8%。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盛宝琴医师认为多系瘀阻胞宫和痰湿内阻所致,在治疗上,盛宝琴医师对瘀阻胞宫型患者用桂枝茯苓丸合膈下逐瘀汤加减,取桂枝温经行气通阳,茯苓健脾利湿,当归、赤芍、川芎调经活血止痛,乌梅涩肠,败酱草、蛇舌草、川柏清热解毒利湿,更有皂角刺、莪术、三棱活血祛瘀、消结止痛,生地补血滋阴。对痰湿内阻型患者用桂枝茯苓丸合启宫丸加减,取桂枝温经通阳,鹿角片温肾助阳、益精补血,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广木香行气导滞止痛,姜半夏、白芥子燥湿化痰、消痞散结,苍白术、茯苓健脾燥湿化痰,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当归、川芎活血止痛,白芍养血柔肝止痛,川柏清热,乌梅涩肠。诸药配伍,并采用保留灌肠,通过药液的渗透作用,药力可直达病所,故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以上所作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用该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确有良效。, http://www.100md.com(中国中医研究院信息所)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全草类 > 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