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评论
编号:10465684
非医攻博的教育问题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09期
     一、启示录

    启示之一

    2004年4月5日,我们的学生梁丽芳从美国回来看望我。送给我她写的一本书《Acupuncture&IVF)(中译名《针灸与试管婴儿》)。并说是美国的一本畅销书,现已发行到欧洲。这个礼物使我兴奋了一夜!

    试管婴儿,可说是20世纪西医学的一个尖端技术成果。不过,这个成果的成功率只有20%。梁丽芳在美国三藩市,运用针灸与中药,把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提高到40—60%。因此她在美国很忙,请10多个学生(她在美国办中医学院)帮她工作。病人的来源绝大多数是进行试管婴儿医师介绍给她的。但也有个别医师不敢再介绍病人给她,因为施行试管婴儿之前用她的针灸与中药已经怀孕了,二万美元的手术费便落空了。

    21世纪不育不孕创纪录的是中医药,而不是技术高超、费用昂贵的“试管婴儿”。
, 百拇医药
    梁丽芳的成功,说明中医可以帮助西医尖端科技前进一大步。但在我们国家几十年来流行一种观点——中医药如果没有西医学的帮忙,不能发展。中医学的医、教、研,都带上这一个紧箍咒。从中医教育来看,中西医课程的比例,最先是8(中)﹕2(西),接着是7﹕3—6﹕4(而实际是5﹕5)。前卫生部崔月犁部长早已指出,我们培养的高级中医人才是两个中专的水平。但作为卫生部长,他也未能改变这一弊端!

    启示之二

    蒲辅周先生,是杰出的医学家。他的学术水平,举国公认为一代宗师。他十五岁随父亲学医,三年独立应诊。解放后调中医研究院工作,是一位纯中医。1957年救治乙型脑炎,疗效卓著,但因不是一个药方统治,未被重视。

    岳美中先生是自学成才的典范,他不但没有学过西医,也不是中医院校毕业,只短期读过陆渊雷的中医函授,但他也是20世纪一代宗师。周总理派他多次出国为国外领导人会诊,其中最著名的是为印尼苏加诺总统治疗肾脏病,陪同他一起去的是名西医吴阶平。几位欧美世界名医主张肾脏切除,岳老用中药和针灸把苏加诺的肾保住了,病也好了。
, 百拇医药
    研究流行性出血热取得卓越成绩的南京名医周仲英和江西名医万有生,据我所知他俩也没有学过多少西医课。

    双桥老太太不识字,但她的拨正疗法使世界医学解决不了的腰腿痛,一次手法而愈。军医冯天有学得后,震动一时,立成名医,但只学得罗老太太一招耳。冯氏后来根据解剖学加以形态学的解释出过一本书。但罗老太太还有其他绝招,未被推广。不知在文献、在民间中医药绝招有多少已被遗忘、被轻视、被歧视?现在的医师法,就是一把看不见的双刃刀!

    上面的例子举不胜举,当今的名老中医有几个是学贯中西的呢?正因为他们西医知识不多,逼着他们面对什么疑难急危重症都从中医宝库中去发掘、去继承、去创新,出成果。

    反观近几十年中医医院,对刚分配来院的年轻中医,首先考虑送去西医医院进修。几十年过去,如此一代一代到西医院进修,全国中医院中医水平不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淡化下去吗?!
, http://www.100md.com
    中医高层教育,现在是硕士研究生要达到细胞水平,博士研究生要达到分子水平。试问,一个对中医认识不深毫无临证经验但能掌握分子研究水平的人,还会相信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吗?还能相信中医的系统理论吗?

    启示之三

    21世纪瘟疫SARS,横行无忌地危害人类。中医在抗击SARS之战斗中,显示了震惊世界的威力。充分说明,中医面对新的疾病谱,不是束手无策,却有战而胜之的能力。靠什么战胜SARS?靠中医的系统理论,靠有几千年与瘟疫作斗争的丰富研究成果。中医旺盛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临床是中医理论的源泉。近年来,中医临床整体水平在下降,全国不少中医医院有生存危机,只能拼命西化求生存,如是恶性循环。青年中医对中医药失去信心,长此下去能企望用实验研究手段解救中医吗?

    非医攻博的学生都是高起点、高水平的学生,首先把他们培养成临床医家,成为铁杆中医,在这一基础上再进入科学研究阶段。欲速则不达,不能要求急功近利。
, http://www.100md.com
    21世纪中医要腾飞需要十万、百万的铁杆中医,千万不能满足于以科研型为模式,不能以西医发展之模式去套中医。

    二、教育必须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

    1、重点学好经典著作

    历经2000多年几乎所有有建树的医学家都对中医经典著作有深厚的基础,金元时代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未入医门,已研习《内经》十年。

    解放以后,确立《内经》、《伤寒》、《金匮要略》、《温病学说》这四门为经典课程,必须教好、学好、用好。

    其次是《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亦必须学好、记牢。《各家学说》也很重要。

    2、西医课
, 百拇医药
    开设:《解剖》、《生理》、《病理》、《微生物》、《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基础》、《科学基础》,中西之比控制在8:2之范围。

    3、老三论与新技术革命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可列为必选的选修课。

    新技术革新与科技新进展,可用学术讲座形式,请名家作报告。

    4、中华文化素养课

    《中国医学史》、《中国哲学简史》、《易经》、《道德经》、《孙子兵法》……可设系列讲座。

    中医学与中华文化血脉相连,而从小学到中学教育没有这方面的文化基础,对祖宗知之甚少!

    教学方法改革
, http://www.100md.com
    1、教学应划分为三大块:课堂教学;自学;实践。

    过去课堂教学课时太多,满堂灌的教学必须痛改。可按过去的计划删去一半,有些课可以删去三分之二;把删掉的课时加入自学课时之内。

    实践包括临床实习、见习、实验、做义工等等。其中应以临床实习、见习为主。学生必须早接触临床,多参予临床。临床实习时间应分配一年半,临床各科教学同步进行。设计一套硬指标考核学生实际中医临床能力,并作为毕业论文的重要部分。

    所谓早接触临床,第一学年下半年至迟第二学年便到门诊跟师见习,亲身体验中医药能治好病,才能树立为中医药之发展而奋斗终身的大志。

    2、早跟师

    师带徒是中华文化传统的教育方法,现代的教育与传统的跟师教育相结合,这是早出人才的一个好方法。宜于第二学年便开始拜师以便随时问道解惑。
, http://www.100md.com
    三、目的与要求

    也许有人以为我的上述观点偏离了办非医攻博的宗旨。学五年中医便能进行实验研究并要求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只有把中医药学夯实了,先成为铁杆中医,他日才能作飞跃式的发展。中医有中医的成长与发展的规律,与西医是不同的。如果不能走自己的路,只套用西医之模式,则所培养的是中医的功臣还是中医药学的掘墓人,未可知也。

    培养科研型人才,不是总目标。总目标是振兴中医,培养能为13亿人民奉献优良服务的人才,实现有中国特色的、能保证人人有卫生保健的骨干人才。这样的人才,当然是中医药的创新人才。先把非医攻博的博士生,培养成当代名老中医的学术继承人,使中医不致断代,比什么都重要。, http://www.100md.com(邓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