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中医学与辩证法
编号:10464752
胆鼻相系理论试探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12日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五官94级 刘清付

    提 要: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对胆腑与鼻窍在生理和病理上的联系加以探讨,促进了对胆腑病机变化所致鼻窍疾病认识的提高和完善。

    关键词:胆 鼻 联系

    《素问·气厥论篇》曰:“胆移热于脑,则辛碸鼻渊。鼻渊者,浊涕不下止也。传为衄竗,瞑目……”《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曰:“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咳嚏鼽衄,鼻窒”可见,古人已明确胆热能引起鼻渊,鼻衄,鼻竗以及咳嚏,鼽衄,鼻窒等鼻部疾病,表明了胆腑与鼻窍在生理及病理上有一定的联系。

    1 胆腑与鼻窍在生理上的联系

    11 藏象五行胆是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腑,与肝相为表里;鼻为五官九窍之一,为肺之苗窍。胆与鼻虽无直接相属,但亦可用五行学说来推导。肝胆相为表里而属木,鼻为肺窍而属金,则胆与鼻,为木与金的关系,金木原本相克,然木气盛可侮金,即木火刑金,故胆病可引起鼻病。
, http://www.100md.com
    12 胆鼻经络相系《灵枢·经脉》篇云:“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少阳抵于箏下,加颊车下颈……。”可见胆经与脑、耳、目、箏直接相连,胆中精气、邪气(胆热、痰热、虚气)可循经上达于脑、耳、目、箏。“箏”指“两目眶下的突出的部位”,即鼻旁(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的上颌窦处)。因胆经“合于少阳抵于箏下”,故而中医耳鼻喉专家熊大经教授等认为胆经是“直接循于鼻”的。胆循经系脑,胆鼻也通过经脉相系。王冰曰:“足太阳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足阳明脉,起于鼻交碸中,旁约太阳之脉……”而足阳明之脉又“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灵枢·经脉》),故胆鼻又可通过胆脑鼻途径相联系。

    13 胆鼻精气相系胆为中正之官,主一身之气。《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曰:“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张志聪注曰:“五脏六腑,共为十一脏,胆主甲子,为五运六气之首,胆气升则十一脏之气皆升,故取决于胆也。”《医学入门》中又云“行营卫二气”,《医部全录·脏腑门·胆》记载有李窼注曰:“营卫虽主于肺,而其流行又主于胆,故胆气始于子云”。可见一身之气皆与胆密切相关,因此,肺气的宣发有赖于胆气的升发,而鼻为肺窍,故鼻窍通畅有赖于胆气的充沛。胆所贮之精,为肝之余气,胆中精气对鼻窍有濡养、润泽之用。胆为中精之府,头为精明之腑,肾乃封藏之本。正如杨元如曰:“肾主封藏而居下,脑为精髓之海而居上,胆为中精之府。三者并主藏精,精气相通。”可见胆脑精气相通。《医林改错》亦曰“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可见鼻窍与脑精气相通。故胆与鼻、脑三者通过精气相通而相系。
, 百拇医药
    2 胆腑与鼻窍在病理上的联系从藏象、经络、气血津液和精气相结合的角度可以阐发胆腑与鼻窍在生理上的联系,上述生理理论又为阐发病理上的联系奠定了基础,兹分以下几条途径予以论述:

    21 胆鼻途径胆中邪气(胆热、痰热、虚气)可循胆经直达于鼻窍,引起鼻部疾病如鼻渊、鼻衄等。胆经“合于少阳抵于箏下”即为胆邪直接扰鼻的具体途径。

    22 胆脑鼻途径胆中邪气可循胆经上达于脑,也可随精气上至于脑(脑肾胆三者并主藏精,精气相通);脑为清净之腑,不耐热扰,遂迫精外泄,或经督脉下行鼻柱,或循膀胱经逆传足阳明胃经至鼻碸和鼻旁。胆气升得太过,则气逆入脑迫精外泄,精溢脉外则鼻涕常流,若为虚气则为清涕,若为热气则为浊涕,血溢脉外则鼻衄,血竗等。《素问·气厥论篇》云:“胆移热于脑,则辛碸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竗瞑目……”马莳注曰:“又胆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下耳后,凡耳后之穴,曲折布绕,故胆移热于脑,则辛碸鼻渊”。王冰注曰:“今脑热则足太阳逆与阳明之脉,俱盛薄于额中,故鼻碸辛也。辛,谓酸痛,足阳明脉交碸中,旁约太阳之脉故尔。热盛则络溢,阳络溢则衄出汗血也。竗,谓汗血也”。再如张志聪注曰:“胆气上升,则热随入脑……脑者阴也,故脑渗则为涕……夫热气上升,迫于络脉则为衄,淡渗皮毛之血,不能化液为汗,则为竗。邪热伤气,而阳气虚则目瞑,言邪出于脑,则传于气分而化为衄竗瞑目之证。”杨元如注曰:“三者并主藏精,精气相通,故胆邪移入于脑也。热气上升,迫于络脉,则为衄。”以上从经络和精气角度阐发了胆脑鼻途径的病机,以该理论指导临床,《河间六书·鼻渊》早有论述,书曰:“胆移热于脑,则辛碸鼻渊……防风汤主之。”当代中医耳鼻喉科专家熊大经教授已在70~80年代运用“胆移热于脑,则辛碸鼻渊”结合临床经验和现代科技研制成了有较好疗效的“鼻渊舒口服液”。
, 百拇医药
    23 胆胃鼻途径胆中邪气可循足阳明胃经上达于鼻旁及鼻碸,引起鼻部疾病。胆木可乘胃土,故胆热可致胃热。胃热亦可移热于胆,正如《素问·气厥论篇》曰:“胃热移于胆,亦曰食亦”。肝胆相为表里,肝热可相及于胆。总之,各种因素引起的胆热、痰热可横逆犯胃,循足阳明胃经至鼻,引起鼻渊,鼻衄等。正如《医学准绳六要·总论》曰:“肺开窍于鼻,世所共知也。然阳明之脉挟鼻络目……至如酒客膏梁,辛热炙筭太过,火邪炎上,孔窍壅塞,则为鼻渊。鼻中浊涕如涌泉,渐变鼻竗,衄血,稪肉、鼻痔等证,即《素问》所谓胆移热于脑之义。”

    24 胆肺(大肠)鼻途径胆中邪气可上侮于肺而致肺热,循肺系而至鼻窍,或循手阳明大肠经以至鼻窍(肺与大肠相表里,而大肠经络鼻窍),从而可引起咳嚏,鼽衄,鼻窒,鼻渊,鼻衄等鼻部疾病,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曰:“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咳嚏鼽衄鼻窒等”。马莳注曰:“少阳相火司天也,火气下临,克彼肺金……大暑行而肺多病,为*9为嚏,为鼽为衄,为鼻窒”。张志聪注曰:“上从者,因司天之气下临,畏其胜制从之也……*9嚏鼽衄鼻窒,皆肺病也”。

    3 结论胆鼻相系,胆中精气可上至润泽五官,胆腑邪气(胆热、痰热、虚气)可循本经、经别或阳明胃经、大肠经上达于脑等,进而影响鼻窍的功能,引起鼻渊,鼻竗以及咳嚏,鼻窒,鼻鼽等鼻部疾患。胆鼻相系理论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还需临床进一步验证,补充和完善。至于鼻窍疾病是否引起胆腑疾病,则需另行探讨。

    参考文献1 郭霭春,等黄帝内经词典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76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