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研究动态 > 信息
编号:10468450
提高我国中药材质量的重要意义与实践(1)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1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12期
     中药材的源头在中药材生产基地,排除目前各地中药材市场存在的假冒、伪劣等社会问题,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中药材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药材生产长期只种不选,品种混杂退化,不仅外观质量差,尚存在有效化学成分含量低或者不稳定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中药材生产品种退化,抗病虫害的能力下降,加上栽培管理不力,病虫害严重,故农民就不得不使用农药,甚至包括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和残留期较长的农药,这就造成了我们所生产出来的中药材农药残留超标。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问题主要是中药材(药用植物)的品种改良和优良品种培育的问题,是属于遗传育种方面的技术攻关问题,也可以说是提高中药材质量的内因和本质问题。而第二个问题是栽培管理方面的问题,是属于外因方面的问题。二者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只要这两方面工作都抓好了,我国中药材的质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就目前而言,由于第二个问题比较直观,各级管理部门对此也相当重视,并为此在全国建立了上百个大型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已于2002年3月18日第32号令发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自2002年6月1日起在我国施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分别对我国中药材生产的产地生态环境,种质和繁殖材料,栽培与养殖管理技术,采收与初加工,包装、运输与贮藏,质量管理以及人员要求和设备等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和要求。同时,国家为建立GAP中药材生产基地投入的资金已经达到数十亿元。而第一个方面的问题──育种,目前还没有引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
, http://www.100md.com
    育种问题是中药材生产的百年大计,是有望从根本上大幅度提高我国中药材质量的有效途径。下面我们将重点对中药材育种和品种改良的技术途径、思路和方法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笔者所在教研室二十多年来从事中药材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实践,提出我们的建议,供各级管理部门和同行们参考。

    育种工作的重要意义

    遗传育种是生命科学的核心,是各国生命科学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应用生物技术进行各种植物的遗传育种在世界上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和极明显的增产优质效果。生物技术是当代发展最快的新技术之一,在农业、医学、食品、制药等领域均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研究开发前景。在农业上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优良品种的培育,使国内外的粮、棉、油产量得以大幅度增长,被世界各国誉为“绿色革命”。为此,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先生获得了我国国家最高科技特等奖。在园艺果树、林业花卉等方面,由于优良品种的培育、推广和生产,无论在产量和质量方面都得以大幅度提高,这是我们在生活中深有体会的。但是我国中药材生产和农业、果树园艺生产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中药材的遗传育种工作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在移植和引进农业育种的成功经验的同时,充分应用当代生物技术手段,根据药用植物的特点和对有效活性成分的特殊要求,进行药用植物优良品种的育种新技术的研究,全面开展中药材优良品种的育种工作是当前我国实现中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任务,应该成为我国中药现代化项目的重中之重。
, 百拇医药
    当前,植物药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具有应用药用植物的历史和民族习惯,同时大多拥有极其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是全人类的珍贵财产和宝库。因此,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开发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印度、朝鲜、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据报道,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和印度。日本十分重视药用植物的质量和品种改良工作,把药用植物的遗传研究、脱病毒技术和生物新技术育种作为药用植物研究工作的重要部分。日本育出的甘菊四倍体品种,其甘菊环酯含量是二倍体的1.2倍,花体积是二倍体的2.3倍;日本成功地进行了川芎茎尖脱毒培养,有效地解决了川芎易受病毒侵染而造成大幅度减产的问题。我国中药材生产长期以来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中药材的遗传育种和良种选育工作还相当落后,尤其在药用植物有关性状和化学成分调控机理的遗传规律研究方面,几乎是空白。近十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药用植物的生物技术育种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且在生产上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药用植物的系统选育实践
, 百拇医药
    目前,药用植物的大部分为野生,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混杂群体,即便是栽培品种,也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只种不选,产生了各种遗传变异类型,成为混杂的群体,因此采用农作物上传统应用的系统选育方法,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1968年,杭州药物试验场根据大田中单株形态的差异,从浙贝母中选出了“新岭一号”,其产量比原品种增加了11%。地黄品种内存在着各种变异类型,形成了6~8个不同的栽培品种,其中以“小黑英”产量最高。蛔蒿采用单株选择,经过连续三年进行株选,最高含量达到5.8%,是最低含量的十倍之多。四川从栝楼品种中成功地选育出了长萼栝楼,其天花粉的产量比其他栝楼高十几倍。贵州铜仁县在吴茱萸品种中选育出了挥发油含量高和产量高的优良品种“米辣子”。197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对各个省区引种在京的金荞麦进行了种内变异型的研究,发现“贵州1号”的化学成分——缩合原色甙元含量比其他品种高近一倍。以上仅列举了我国部分药用植物系统选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此外,枳壳、木瓜、益母草、附子、人参、薯蓣等品种的选育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百拇医药
     药用植物的杂交育种实践

    杂交育种工作,是农作物十分有成效的育种方法。近20年来,在世界上掀起的“绿色革命”主要就是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了水稻、小麦等优良品种,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在药用植物上应用杂交育种同样是十分有成效的育种方法。江苏海门用薄荷的两个品系687和409杂交育成新品种“海香一号”,鲜草亩产3000公斤,精油薄荷脑含量可达85%以上。北京用地黄的不同品种杂交育成了“北京1号”和“北京2号”两个优良品种,大面积平均亩产鲜品700~1250公斤,高产田达到2000公斤,已经在北京大面积推广生产。河南用金状元作父本,白状元作母本,育成了“金白一号”地黄新品种,有优质高产、抗逆早熟和块茎集中等优点,产量比当地金状元、狮子头、北京一号等都高。宁夏以圆果枸杞为父本,小麻叶枸杞为母本,杂交选育出了生长快、果实大、产量高和抗性好的大麻叶枸杞。

    药用植物的人工诱变育种实践
, 百拇医药
    药用植物的人工诱变育种在我国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山东用秋水仙碱处理牛膝萌芽种子,获得了染色体加倍的变异株,表现为根部肥大、木质化少、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是一个优质高产的牛膝新品种。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用秋水仙碱处理菘蓝萌芽种子和幼苗的顶端生长点,得到了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叶子宽大而厚实,茎杆粗壮,其产量比原品种提高25%,化学成分也有所提高,目前正在生产中加速繁殖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北京用秋水仙碱处理薄荷的品种间杂种幼苗生长点,获得了多倍体,并选出了生长势强、茎杆粗壮、抗倒伏、叶片大和产量高的优良株系。陕西也对当归进行了诱导多倍体的工作,取得了成功。辽宁用快中子产生的γ射线照射延胡索块茎,结果不但提高了保苗率和块茎繁殖率,而且还使当代和第二代产生了连续增产效应。此外,激光技术在药用植物育种上也得到了应用,经激光照射的薏苡,在当代和第2~4代,产量均有增加,可增产10%~130%。, 百拇医药(高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