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468924
男性ED与排尿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可能一致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23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37期
     第23届日本男科学会日前在甲府市召开。会上日本山梨大学泌尿外科的武田教授报告,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和勃起功能障碍(ED)都是年龄化伴随现象,并且与交感神经兴奋及NO-CGMP系统相关联,他认为,两者可能有共同的发病机制,也许使用同一种药物对两种疾病都有效。

    他们对接诊的7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患者(平均年龄70.1岁)进行国际前列腺IPSS评分和勃起功能障碍IIEF-5评分后发现,在服用有促进勃起作用的α1受体阻断剂的BPH患者中,65.7%是IIEF-5评分在21分以下的ED患者。

    不过武田教授却认为,LUTS和ED在发病上有许多共同点,如:高龄;神经功能障碍;平滑肌功能障碍(膀胱、尿道、阴茎海绵体、血管);内分泌因素;肥胖、高血压、不良生活方式等。

    值得注意的是,一氧化氮(NO)、去甲肾上腺素、内丝氨酸等与下尿路功能和勃起功能都有联系。人体的前列腺随着年龄的增长,NO合酶NOS的活性降低,从而成为排尿障碍的诱因,同时文献报告阴茎海绵体的NOS活性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最近,引起许多人关注的是用于ED治疗的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能否成为排尿功能障碍治疗用药的可能性。武田教授指出PDE同功酶不仅存在于海绵体组织,而且广泛分布于膀胱、前列腺,从理论上讲PDE抑制剂对BPH等下尿路梗阻性疾病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的治疗是有效的。而实际上,也经常会见到在ED病人的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的排尿状态得到了改善,不再需要间歇导尿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