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诊断 > 脉学心悟
编号:10468596
脉学心悟:伏脉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17期
     (一)脉象

    伏脉位极沉,须重按至骨方能觅得。《脉经》云:“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后世论伏脉,皆宗《脉经》之说。伏脉除脉位的特点之外,对脉体、脉率、脉力等无特殊限定。

    (二)脉理与主病

    伏脉有虚实两类。

    1.正虚:由于阳气虚衰,无力推荡气血外达以搏击血脉,致脉伏。此伏,当细而无力,伴肢厥、腰脐冷痛等,此属虚寒证。

    2.邪实

    (1)寒盛则气血凝泣,气机闭郁,气血不得外达以鼓击血脉而脉状。其伏,当兼弦紧拘急之象,症见恶寒肢冷身痛等。 (2)火热郁伏:火热亢极,气机闭塞,气血不得外达,致脉伏。此乃火极似水,反兼胜已之化。此伏,当兼奔冲不宁躁急之象,症见肢厥等,此热深厥亦深。《冷庐医话》云:“如极微之脉,久久寻而得之于指,至骨愈坚牢者,不可认为虚寒,阳匿于下,亢之极点。”

    3.战汗

    先战而后汗者为战汗。战汗欲作,先懔懔寒战,唇甲青紫、肢冷脉伏,继而身热汗出。战汗,可因邪气阻遏,正邪交争而作。《伤寒论》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此即邪郁,正邪交争,战汗而解,“阴阳俱停”,实乃脉伏或厥。脉之伏,因邪气闭郁太甚,致气血滞遏不达而为伏。《伤寒论》101条、149条,柴胡证误下,其证未罢,“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此为战汗之轻者。《温疫论》云:“时疫解以战汗”,亦为邪气壅闭而脉伏。溃其伏邪,表里气通,战汗乃解,此类战汗属邪实者。

    除正虚,寒盛,热极、战汗可致脉伏外,其他邪气闭阻,亦可致脉伏,如食积,痰饮、瘀血、糟粕,以及剧痛等。《脉理求真》曰:“伏为阻隔闭塞之候,或火闭而伏,寒闭而伏,气闭而伏。”, http://www.100md.com( 李士懋 田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