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药前沿 > 科技巡行
编号:10484411
清华师生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0月14日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师生的研究论文《斑马鱼Dpr2通过促进Nodal受体的降解抑制中胚层诱导作用》,10月1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该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一种动物胚胎发育调控的新机理,为揭示人的出生缺陷之谜提供了新思路。

    这项研究成果由该系孟安明教授负责的发育生物学实验室和陈晔光教授负责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合作完成。论文中的Dpr2是指清华师生克隆的一个新基因,Nodal是指转化生长因子的“家庭成员”。

    孟安明教授说,斑马鱼是一种约5厘米长的脊椎动物,由于人和鱼的基因及发育机制相似,近年来斑马鱼已成为研究动物胚胎发育的优良材料和世界各国科学家竞相研究的新热点。这种鱼的生长速度极快,在1天中可以成长到人类胚胎1个月成长的状态,一条斑马鱼能产下数百枚胚胎。更重要的是,这些透明状态的胚胎是在体外发育生长的,这便于科学家对它进行观察研究。

    据介绍,动物包括人类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成的,其中胚胎发育是组织器官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生长过程中,受精卵分裂成不同的胚层,不同的胚层衍生出不同的器官,不同胚层的位置、细胞数量受到不同信号的严格控制。如果控制不好,就会产生胚胎畸形甚至死亡,或引起多种先天性疾病。将控制胚胎发育的信号究竟怎样发挥作用搞清楚,人类就可以进行产前诊断,采取措施预防畸形胎儿的产生。科研人员新发现的调控机理在于,Dpr2在必要时可以引起受体分解,使信号传达不下去,控制信号输出量的大小,以此调控中胚层的形成。,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