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0484539
卫生部官员及专家在线为百姓营养健康支招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0月14日 新华网论坛

卫生部官员及专家在线为百姓营养健康支招
//

卫生部官员及专家在线为百姓营养健康支招
//

     14日下午两点半,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非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处处长孔灵芝、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博导杨晓光、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所教授、博导武阳丰将做客新华网,就营养与健康等话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现在日子越过越好的老百姓们也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了。12日卫生部发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在网上也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卫生部的领导和专家们,我先介绍一下,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非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处处长孔灵芝、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博导杨晓光、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所教授、博导武阳丰,欢迎三位。

    中国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 但营养失衡

    建议:科学饮食

    [主持人]:网友“枉评天下”问:三位嘉宾都参与了调查和起草《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请问当前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怎样的?
, http://www.100md.com
    嘉宾孔灵芝到达新华网

    [孔灵芝]:总的来讲,膳食质量比十年以前有了进一步提高。但是膳食中出现的问题也比较明显。问题是两个方面:第一,在贫困地区还存在着营养不良。但是作为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更主要问题是由于营养失衡或者过渡营养造成的一些相关慢病升高。

    [杨晓光]:大家在城市里感觉比较多的是营养失衡,营养失衡表现是肥胖、超重、心血管病等。一个是发病率上升,还有一个就是趋向年轻化。农村营养缺乏主要是微量元素缺乏,而不是过去的吃不饱。现在是吃饱了,但是从微量元素缺乏来说是隐性饥饿,感觉吃饱了,但是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还不能达到身体的需要。

    今日嘉宾嘉宾武阳丰

    [武阳丰]:从心脑血管病来说,无论是从世界上的研究和我们国家自己的研究,越来越清楚的揭示出来这个病的根源在于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饮食方式。方式并不简单是说你如何吃,更重要的是食物的营养组成是什么样的,它的结构和比例,包括是不是过量,是不是缺乏。在心血管病方面,同样在营养方面存在一些营养素可能是过量的,如果吃的多导致心血管病。比如说盐吃的很多,这是食物里必须有的一个成分,但是如果过量,血压就会升高。再比如说油脂类,如果我们不吃油脂显然不行,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营养成分,必须有,但是如果吃的太多,血脂就会升高。但是一日三餐,人人都离开不了,如果形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就会影响一个人的终身。一个很小的影响,如果持续几十年,在人的身体里就会形成积累,这些积累就会形成动脉硬化,最后导致人进入中年或者老年的时候,就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就会出现。这次调查的意义就是很清楚的教育大众,要科学的饮食,从你每天一日三餐入手,只有一个健康的饮食,心脑血管这些慢性病预防才能收到效果。
, 百拇医药
    [主持人]:怎么理解营养失衡?

    [杨晓光]:从营养学角度,各种营养素有一定的需要量,但这个说法太学术了,比如说钙多少毫克,维生素多少毫克。每个国家都有一个膳食指南,比如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膳食指南,还有一个食物宝塔,你按照这种类别,比如分谷物、奶类、油脂、动性食品,你基本按照这个量来说就能符合我们所说的营养素需要量的概念和品种的概念。作为居民不需要了解营养素是什么,但是应该了解健康指南,了解“膳食宝塔”,每一类食品推荐你吃多少,按照这个量,这个比例,这样吃就会比较平衡的膳食。从功能来讲,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有一定适宜的比例,我们强调脂肪不能超过30%,合理的是20%到30%,太低也不好,但是高更危险。碳水化合物过低也不好,一般是55%到60%,这次调查结果,大城市已经是36%,已经超过合理范围。碳水化合物降到47%,远远低于低限。所以平衡膳食有不同的概念,但总的来说,各个国家都有一定的膳食指南,他推荐指南和宝塔,跟这个结构相比,符合这个结构就是合理。

    [孔灵芝]:如果说成营养素,大家会觉得比较抽象。通常我们说的食物多样化的原则,应该吃各种各样的食物,而且每个食物要掌握适度的量。哪些东西是属于多吃的,哪些东西是属于少吃的,这个量掌握的好就会达到营养均衡的标准。关于营养不良的问题,有几种,一种是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通常来讲就是我们吃不饱,如果短期内吃不饱会是消瘦,如果长期吃不饱就会生长迟缓。另外营养不良就是指微量营养素、矿物质、营养素的缺乏。这次调查就发现,我们国家钙、铁和维生素A还是处于摄入不足的状态。,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