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0487045
放开"生二胎"现在还不是时候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0月28日 健康报
     不久前,有专家学者提出,应该提倡或放开“生二胎”,并举出

    一些城市放松“生二胎”政策的例子。一些人于是产生错觉,似乎现

    在“是可以生二胎的时候了”。为此,记者致电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

    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并采访了有关人口学家,使一些问题得到澄清—

    — ■学术观点不意味政策松动

    国家人口计生委有关方面负责人指出,人口学家的一些观点和说

    法不是没有道理,值得研究。但学术观点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意见和建

    议,不意味着政策会因此松动。人口学很复杂,要放在大的社会背景
, http://www.100md.com
    下综合考虑。目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没有丝毫松动。未来十

    几年里,中国人口数量还将持续增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

    境之间的矛盾还将突出,因此,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还很艰巨。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强谈到,虽然我国目前已

    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在今

    后的20年内,我国每年仍要净增800万至1000万人口。今后相当长的

    时间里,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依然是稳定低生育水平,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 百拇医药
    ■地方微调不等于全国放开

    去年以来,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陆续出台一些新政策,对

    原有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了“微调”。人们发现,各地微

    调后的新条例,对育龄夫妇“生二胎”明显放“宽松”了。

    是不是这种放松意味着全国都可以“放开”?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调整具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调整计划生

    育政策标志着我国计划生育正从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向行政管理、社会

    服务和市场机制结合的方向转化。比如,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

    版《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就突出了计划生育政策的人性化。
, 百拇医药
    北京的旧条例规定允许生育二胎的条件是“生育间隔不得少于4年,女方年龄不得低于28周岁”。而在新条例中被放宽为,依照条例规定

    允许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只要符合“生育间隔不少于4年”和“女方

    年龄不低于28周岁”两者中的任一条,即可生育第二个子女。上海也

    有类似的改动。

    但是,“这不意味着全国都会放开!”有关专家指出,一些地方

    调整生育政策是探索在控制人口数量和缓解老龄化之间找出平衡点。

    比如,上海市自1993年以来人口自然变动已连续10年负增长,并带来

    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突出等问题。微调后的上海计生政策取
, 百拇医药
    消了原条例中允许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夫妻应当有4年生育间隔的规定。北京、广州、南京等大城市也有相应的问题。因此,大城市的情况并不一定适合其他城市,大城市的计生政策也就不会影响我国现行的稳定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发展战略会适时调整

    针对“什么时候才能在政策上放宽生二胎的条件”的问题,国家

    人口和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在日前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家人口和计划

    生育委员会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政策,我们现在正在做国家人口发展战

    略研究的课题,待结果出来后我们会向中央提出建议,为政府决定政

    策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一定会根据整个社会经济情
, 百拇医药
    况的改变而改变”。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原所长田雪原教授说,就目前情况看,中国提

    倡放开“生二胎”还不是时候。我国目前的政策是在本世纪前半个世

    纪内将人口数量稳定在14亿左右,目前人口数量还远没有达到人口数

    量“零增长”,而实现人口数量“零增长”,正是我国目前要努力达

    到的第一步目标。

    有关专家指出,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的生育水平保持在一个妇女

    生育1.7~1.8个子女的水平。只有按照这个速度,到2030~2035年中

    国人口增长高峰时,中国的人口才有可能维持在15亿左右,并保证不

    超过16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在放开“生二胎”无论如何都

    不可能。, 百拇医药(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