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学术交流
编号:10488321
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应同防同治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0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33期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以及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均明显增加。两者在病因学、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等方面均极为相似,许多患者常先后或同时患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两者虽然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不同,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密切的联系。我们调查了就诊的583例哮喘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其病史、伴发疾病和治疗情况,并对比了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相关资料,发现了二者之间,一些颇具临床意义的相互关系。

    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都是以嗜酸粒细胞参与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但许多研究发现,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支气管哮喘。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哮喘的发病率为20%~38%,明显高于哮喘发病率仅3%~8%的一般人群。而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变应性鼻炎的发生率为60%~78%,也高于变应性鼻炎发生率仅5%~20%的一般人群。我们的调查研究同样发现,在所有哮喘患者中,伴发变应性鼻炎者有291例,占哮喘患者总数的49.9%,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许多研究表明:同一患者变应性鼻炎的发病常早于哮喘;同时,相当多的患者在哮喘发作前先有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表现。国外研究者调查了7662例各年龄段的患者,发现在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中,有49%先出现变应性鼻炎症状,25%的人在同一年内患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在291例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中:有155例,约占53.3%的患者先出现变应性鼻炎;有38例,约占13.1%的患者同时患病;有98例,约占33.7%的患者于哮喘后发生变应性鼻炎。这些数据与国外报道类似,同样说明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是同一种疾病在不同部位的表现。
, 百拇医药
    变态反应性炎症,是生物遗传性与环境中变应原及污染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变应性鼻炎、哮喘、特应性皮炎具有相同的免疫过程。这些常见病被称为“特应性三联症”。它们的不同点在于变态反应发生于不同器官,产生不同症状。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组患者既往有过敏史者明显高于单纯哮喘组患者。

    我们的研究资料还显示,变应性疾病是一种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在不同时期以不同部位的症状表现出来。有关变应性疾病发病率的调查研究显示:食物过敏首发症状的年龄高峰在半岁左右,特应性皮炎的首发年龄高峰在1岁左右,而哮喘的首发年龄高峰在15岁左右,变应性鼻炎的首发高峰则较哮喘后延。

    变应性鼻炎是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鼻黏膜炎性疾病,以喷嚏、流涕、鼻黏膜充血和鼻痒为特征。空气传播的花粉变应原,引起季节性发病即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环境变应原如室尘、螨或动物皮屑等,则引起常年性发病即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常年变应性鼻炎占62.2%;季节变应性鼻炎以秋季多发,占16.8%,此结果与北京的地域环境有关。
, 百拇医药
    目前,学者们认为: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应以H1受体拮抗剂与鼻内糖皮质激素作为第一线治疗药物。我们的调查显示,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组接受的治疗措施,体现了目前变应性鼻炎的主体治疗方案。国外学者提出,在变应性鼻炎的稳定期给予预防性治疗,可以防止诱发因素引起症状,并且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在以往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治疗哮喘,虽可控制或减少哮喘发作,但如果不同时控制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往往会再次引发或加重哮喘。其原因在理论上认为:变应性鼻炎是变应性哮喘发作的鼻相症状,通过控制鼻相症状,阻断变应原触发呼吸相,从而能够达到治疗变应性哮喘的目的。国内文献报道,两者的疗效呈正相关关系。我们的调查发现:变应性鼻炎发作诱发或加重哮喘症状者占61.9%;而控制变应性鼻炎症状后,哮喘同样减轻者占51.2%。这显示,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从发病到治疗都存在高度的相关性。有国外研究者认为,鼻内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只有小于2%的少量药物进入下呼吸道,因此对下呼吸道没有直接的局部治疗作用,而随着变应性鼻炎被控制,哮喘症状和肺功能的改善应归于鼻部炎症的控制。国外学者亦证实,治疗变应性鼻炎可以缓解哮喘的症状。

    综上所述,变应性鼻炎与支气管哮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是一种疾病在不同器官、部位的表现,因此变应性鼻炎是导致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理想的治疗方案应该着重于预防、持续检测变应原和连续治疗。, 百拇医药(苏楠 林江涛)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鼻及鼻窦疾病 > 鼻腔疾病 > 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