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评论
编号:10489401
听中医高校领导聊教育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36期
     目前影响中医药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中医教育的未来之路该怎么走?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作为站在中医事业前沿的中医院校校长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了。因此,前不久,借南京中医药大学五十周年校庆之机,各中医院校校长也汇聚一堂,召开了一次小型研讨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司长贺兴东、教育部高教司办公室主任康凯等出席了会议,并听取了各中医院校校长的建议。

    成就 三段思路三次发展

    高等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十年来,中医药高等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巨大变化,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认为,近几年,中医药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尽管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应该本着坚持三个代表思想,用科学的发展观,通过改革和发展的方式来解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司司长贺兴东认为,五十年高等中医药教育取得的最主要经验有两条:一条是主动融入到了大教育、大卫生的体系中来,另一条则是始终坚持独立发展,办出了自己的特色。这些成绩从近几年来中医教育思路经历的三段发展中就可以看出。
, http://www.100md.com
    贺兴东说,1999年以前,中医教育的总体思路是强调稳定规模,注意质量。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医教育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坚持了独立发展,联合办学,在高校合并的浪潮中没有被合并掉;二是通过局级重点学科建设,合理地整合、分化了一些学科,使中医药的学科体系更加科学完善,并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发展目标,即“基础学科理论要有突破,临床学科诊疗水平要有提高,以中药类为代表的应用类学科对地方经济发展必须要有贡献”;三是启动了二十一世纪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提高本科教育在校生的综合素质和中医药的整体素质和动手能力。

    1999年以后,随着高校的扩招,中医教育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时地调整了中医教育的思路,提出“发展是主题,调整是主线,改革是动力,质量是根本,教育重心适度后移,院校教育和继续教育并重”的中医教育主导思想,并一直坚持到2003年。当时的中医院校规模小、底子薄,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扩招和异地重建成为中医教育的必然选择。通过“发展两头,调整中间”的方式,即通过发展硕士、博士、非医攻博等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面向农村基层、城市社区和中药产业的高级技术工人的中职高职教育,并调整本专科教育中医、中药、护理专业的比例,高等中医药教育在这4年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贺司长介绍,目前各级中医药院校的在校生已达27万,比此前的8万人翻了三倍还多;中医院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有14所院校进行了异地重建,校园面积超过1.5万亩,而此前30所中医院校的校园面积的总和只有5000亩;学校建设的总投入超过70亿。与此同时,中医教育的结构调整也初见成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生数量从1999年底的2000人左右发展到2003年的1万1千人左右,而2004年还将新招生5500人。此外,面向农村基层的中职高职在校生也达到8万人,比此前翻了一番。“这是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段”,贺评价。
, 百拇医药
    2003年以后,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思路在再次调整后变为“发展重条件,调整看市场,改革重模式,质量抓标准,办学重理念”。同时针对继续教育,为了培养出更多名医,启动了三批师承、优秀临床研究项目等一系列继续教育项目。

    “总的来说,这些年高等中医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贺兴东说。“一是名医在减少;二是不少中医院的中青年医生不能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开出中医处方;三是一些小科学术发展滞后,病员减少,被撤并掉了;四是有一批中医院处于生存危机;五是中医院中药的使用量在大幅下降。”那么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何在?解决之路又有哪些?带着自己的感同身受,中医院校的校长们给出了答案。

    问题 三个关键制约发展

    关键词一 载体

    现代中医院的发展是中医药事业兴旺发达的巨大推动力。但现代中医院是否就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惟一途径呢?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郑守曾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认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载体,可目前中医发展的载体太少。现代中医院不能没有西医,这是中医的特点决定的,所以在现代中医院用西药是完全合理的。但是不是所有的中医都一定要在中医院里才能行医呢?我们能不能有政策支持中医私人诊所作为中医发展另一个良好的载体呢?中医私人诊所古已有之,现在国外中医也多是以这种形式生存,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很适合中医自身的特点。都说这些年中医的临床阵地在萎缩,可是如果能够鼓励中医私人诊所的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就有了广阔的天地和舞台,中医将不再仅仅是一种医疗服务,而是可以更全面地参与人民的健康保健。
, http://www.100md.com
    关键词二 学术

    福建中医学院院长杜建认为,目前中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理论的创新不足。他说,近些年来,中医界一直都没能针对现代疾病谱,推出大家公认的新的理论体系,这使中医的发展裹足不前。郑守曾也表示了同样的看法。“目前中医学术的发展远跟不上疾病变化的需要”,他说,“从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到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针对不同的疾病谱,中医的学术始终在不断的发展。可是为什么现代的疾病谱已经不再是叶天士、张仲景时的疾病谱了,但我们却还在用过去的理论在指导治疗呢?为什么我们的应用型科研成果这么少呢?”

    关键词三 价值

    中医的知识价值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杜建说,他们曾在福建做过一次调查,治疗一次感冒,看西医的平均费用是136元,而中医只要28元。
, 百拇医药
    用中医中药的效益不好,自然得不到医院的青睐。同时中医的技术价值也没有得到认可。中医诊脉一次只有几元钱的挂号费,可西医开一个检查就是几十元,甚至成百上千元,中医的知识不能和她的经济水平挂钩,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用中医了。

    对策

    一个方向多种模式


    那么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支柱,中医教育的未来之路该怎么走?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又该是怎样的呢?在这两个问题上,各中医院校校长的思路基本一致。那就是一方面要抓住中医特色不放松,另一方面通过多学科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中医教育的前进。山东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周丽敏认为,以中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是中医教育的必然出路。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祝彼得说,中医院校的办学方向一定要“姓中”,同时也需要百花齐放,百花争鸣。浙江中医学院党委书记张乃大也认为,中医教育既要突出特色,因为特色就是生命;同时,也必须和现代的科技发展同步,通过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促进自身的提高。
, http://www.100md.com
    不少大学校长还提出应该针对中医事业发展的需求制订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人才的评价标准。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冯新送认为,培养名中医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大学毕业生不可能一毕业就成为名医。大学教育只是为他未来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他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去实践和选择,才能找到适合自己方向,而这个方向可能是临床,也可能是科研、管理。同时中医教育还应为不发达地区量身定做他们可以留得住的人才。郑守曾则表示,在中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让他们具有中医文化的基本素质、掌握中医的思维方式是最重要的。而评价中医毕业生,也应该从素质的角度去评价。人才培养是多元性的,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在人才发展的不同阶段也要有不同的培养模式,因此关键是要对不同类型、层次的中医人才培养制订不同的标准。如果总是以一种标准去衡量所有的中医毕业生,就会觉得中医教育的问题很大。, http://www.100md.com(汪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