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北中医杂志》 > 1999年第0期
编号:10505582
咳嗽治验举隅
http://www.100md.com 《湖北中医杂志》 1999年第0期
     作者:林一鸣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老干保健室(350007)

    关键词:

    湖北中医杂志99zk74 咳嗽是肺脏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炎、支气管扩张、肺化脓症等。风、寒、热、燥等外邪侵袭于肺,或肺脏虚弱等均可引起咳嗽。古人曾曰:“咳者,肺之本病也。”也有其它脏腑病变影响到肺而出现咳嗽的。即所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笔者在临床上辨证施治取效,特介绍如下:

    例1 某女,53岁,1997年12月3日诊。诉咳已二月,初起恶寒发热,头痛,全身酸楚,咳嗽,诊为支气管炎,用多种抗生素及止咳药后热退,诸症减轻。但咳嗽时作,遇风寒则甚,痰白咽痒,神疲乏力,纳食不香,喜热饮,舌胖苔白,脉沉细。拟宣肺止咳化痰,健脾益气。处方:麻黄、半夏、陈皮各8g,党参、茯苓、黄芪各15g,五味子9g,紫苑、杏仁、款冬各10g,甘草3g,水煎服。四剂后症减轻,方药对症,续服四剂而告愈。

    按:本例久咳肺气不足,卫气不固,气候转冷,遇寒咳甚。辨证属肺气不宣,脾阳不振。风寒犯肺,郁于气道,肺气不能宣畅则咳嗽;脾虚运化功能减退,不能输布水液而成痰饮,故见纳谷不香,寒则喜热饮。方以三拗汤宣通肺气,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党参、黄芪、五味子、甘草补肺气,款冬、紫菀化痰止咳。本例久病多虚,治疗上以补虚祛邪而取效。

    例2 某男,82岁,1998年6月7日诊。咳嗽半年,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纳呆,形体消瘦,舌质红,脉细数。治宜益气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处方:太子参、杏仁各15g,麦冬12g,五味子10g,百合30g,水煎服。服五剂后诸症消失。

    按:本例年高体迈,咳嗽日久,接受多种抗生素及止咳化痰中西药治疗均未奏效。辨证属肺阴不足、肺气上逆。咳久则生燥生热、形体消瘦、舌质红、脉细数均属阴虚有热,短气自汗、食欲不振为虚损病症。治疗采用生脉散益气养阴、敛汗,杏仁止咳定喘、润肠通便,用于肺虚久咳,百合润肺止咳、宁心安神,治肺燥或肺热咳嗽,配伍得当而显效。

    例3 某男,56岁,1998年7月8日诊。咳嗽五月余,痰多色白粘稠,面红口苦,目眩头晕,舌红苔薄黄,脉弦。治宜平肝潜阳,化痰止咳。处方:石决明20g,钩藤12g,夏枯草、菊花、黄芩、山栀、川贝、桔梗、杏仁各10g,甘草3g,水煎服。服七剂后而告愈。

    按:本例咳嗽五月余,曾求治于中西医,服用多种中西药,但咳嗽仍频作。辨证属肝阳上亢,挟痰上犯肺金而致咳嗽。《内经至今要大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风阳不潜,肺无宁日。故治疗宜平肝潜阳,宁肺气,化痰止咳。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清肝熄风、化痰止咳而收效。

    体会:以上病例治验,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例1用三拗汤合二陈汤加味,偏于宣肺健脾止咳化痰。例2用生脉散加百合、杏仁益气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例3用天麻钩藤饮化裁,偏于平肝潜阳,化痰止咳。三例均为咳嗽,但治则不一,其结果均良好,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实际应用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