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506971
充血性心衰的最新治疗策略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18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44期
     10月17日,在“ACC论坛:2004心脏病学进展的报告会”上,ACC主席Michaek Wokk教授就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最新治疗策略进行了精彩的综述。

    Wokk教授首先指出,有两个基础概念需要澄清:①心衰是一个综合征,可伴有或不伴有射血分数(EF)的降低;②过去进行的临床试验绝大多数只涉及EF已降低的心衰患者,不能将其结果推广至EF正常的心衰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已具有最充分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据。1991年发表的SOLVD研究结果显示,在洋地黄、利尿剂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使患者1年死亡率下降21%。1999年公布的CIBIS-Ⅱ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ACEI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患者1年死亡率进一步降低34%。2003年发表的CHARM-ADDED研究结果显示,再加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以使死亡率再下降30%,但结论尚未得到进一步证实。2003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试验结果显示,与卡托普利或缬沙坦单独应用相比,两者合用未能进一步降低死亡率。一项关于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试验纳入18000多例患者,结果表明,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总死亡率达到甚至超过30%,与ACEI联用的效果更好。目前的争论在于,哪一种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衰的效果更佳?2003年发表的COMET试验结果显示,与短效美托洛尔50 mg bid相比,应用卡维地洛25 mg bid,随访5年,死亡率降低的倾向更大。这个试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人认为上述差异是因为使用了短效美托洛尔,如果应用长效美托洛尔,结果可能接近或等效于卡维地洛。
, 百拇医药
    Wokk教授认为,改善生活方式的费用甚少,但对心衰的治疗非常重要,包括限盐、控制体重、规律运动、戒烟和避免大量饮酒。2/3的心衰患者合并冠心病,应尽量逆转可治疗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衰恶化,需要积极治疗。

    心功能Ⅲ-Ⅳ级患者接受标准治疗后仍有症状,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进一步治疗:①加用醛固酮拮抗剂。RALES试验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螺内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②积极的支持治疗,包括再心脏同步化治疗和埋藏式复律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以使死亡率降低20%。猝死2004年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试验,显示胺碘酮与安慰剂相比对死亡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而ICD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COMPANION研究的最初12个月结果显示,单纯最佳内科治疗效果最差,内科治疗与再同步化治疗合用效果中等,内科治疗、再同步化治疗与ICD合用时,患者的死亡率最低。③难治性心衰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包括心脏移植、左心室重塑等。

    40%心衰患者的EF正常,为舒张性心衰,多为老年女性,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预后很差,年死亡率达5%~8%(EF下降者死亡率为10%~15%)。病残率也高,22%的患者在12个月内再次住院,超声心动图是重要的诊断依据。相关的临床试验很少,CHARM试验入选了EF>40%的3025例心衰患者,结果显示,应用ACEI治疗可降低再住院率。主要治疗措施是纠正或控制影响心脏顺应性的因素,包括①利尿,减少血容量; ②逆转心肌缺血;③控制血压,应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将血压降低到比指南更低的水平(<130/80 mmHg);④防治心动过速,β受体阻滞剂效果较好。,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