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506976
医学影像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心血管影像医学论坛概述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18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44期
     为期2天的心血管影像医学论坛有近200位医学影像学专家共聚一堂,他们围绕超声心动图、CT、核医学及磁共振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共同探讨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英国前任超声心动图学会主席,英国心脏基金会科学技术顾问,伦敦大学 Monaghan教授介绍了三维成像技术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研究进展,应用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的16段分析法对左室壁各节段进行彩色标记,实时三维成像从各个角度显示心脏运动的同步性,立体直观的实时三维显示有利于合理地选择CRT治疗病人和评价CRT的疗效。

    组织多普勒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心室肌,人们对心房肌的运动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香港中文大学Sanderson教授采用应变率及应变成像对正常人和房颤电转复后的患者进行评价,提示应变成像比组织速度成像能够更好地评价心房功能的恢复情况。日本Nakatani教授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组织多普勒在心肌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新的应力和应变率技术不仅在二维色彩上使超声医师更容易判断心肌的收缩和舒张,而且也可以初步直观地判断心肌运动的同步性,定量取样的测量准确性也大为增加。正如Yu教授所说,“在1997年,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的发展还如同行动臃肿的大象,而2004年的组织多普勒技术却如同在草原上狂飙的骏马,势不可挡!”

    美国肯塔基医学中心谢功元教授和克里夫兰心血管影像中心孙静平教授对超声心动图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客观评价,并演示了大量丰富和翔实的临床病例。由于我国交通事故发生率迅速增加,谢教授提出,车祸引起的主动脉扭转破裂应引起重视,并重点介绍了主动脉扭转破裂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本次论坛的超声与临床决策病例讨论,吸引了很多心脏内外科专家参与,根据大会提供的临床资料,心脏内、外科医师和超声心动图医师各抒己见,对每个病例都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本次论坛为心脏内、外科和超声心动图医师搭建了一个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百拇医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朱天刚 为期2天的心血管影像医学论坛有近200位医学影像学专家共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