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506978
VALUE(缬沙坦抗高血压长期应用评价)试验及亚洲人群结果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18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44期
VALUE(缬沙坦抗高血压长期应用评价)试验及亚洲人群结果//
VALUE(缬沙坦抗高血压长期应用评价)试验及亚洲人群结果//

     第14届欧洲高血压学会年会(2004年6月13日-17日)公布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VALUE试验结果。VALUE(Vaksartan Antihypertensive Long-Term Use Evakuation)试验是首项比较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代文)和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对心脏保护功能的大规模抗高血压治疗试验,是一项双盲、随机、前瞻性、活性药物对照、平行组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在血压控制相同的情况下,缬沙坦比氨氯地平能更好地降低心源性死亡率及发病率(主要终点)以及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和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研究对象为15313例原发性高血压、年龄50岁或以上、具有冠脉事件高危因素的患者。这些患者被随机分组,分别接受缬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平均随访4.2年。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案都能达到很好的血压控制效果,但氨氯地平组血压降低更显著,尤其是在试验早期。尽管血压控制水平有差异,两组主要事件发生率——心源性死亡率和发病率无显著差异,说明了缬沙坦降压以外的保护作用。氨氯地平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降低,脑卒中发生率降低,但不显著;缬沙坦组有更好的减少心力衰竭的趋势,但不显著,缬沙坦组新发糖尿病显著减少23%。将其中10012例患者按照血压水平、年龄、性别和既往有无冠心病等病史进行连续中值配对后分析发现,在血压控制水平相同时,缬沙坦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比氨氯地平组显著降低19%,对其他心血管终点的影响与氨氯地平组相似。
, http://www.100md.com
    亚洲地区有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个国家共441例患者参与VALUE试验,其中中国有10个研究中心,331例患者,印度尼西亚有2个研究中心,108例患者入组。亚洲地区研究队伍因出色完成试验任务,得到国际同仁的一致好评。VALUE试验全球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兼中国首席研究者,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诸骏仁教授多次主持指导委员会会议。最近,诸骏仁教授在上海、武汉等地的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研讨会议上介绍了亚洲地区的研究结果,本文根据会议主要内容整理报道,以助广大医生对VALUE试验有更全面的认识。

    VALUE试验中亚洲人群血压变化的特点——降压效果优于非亚洲人群

    亚洲人群中,两组血压均降低,氨氯地平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的幅度均大于缬沙坦组。两组中,亚洲人群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总体人群有更显著的降低。故亚洲患者的降压效果优于非亚洲患者(图1、2)。

    VALUE试验中亚洲人群大部分终点危险比更有利于缬沙坦组
, http://www.100md.com
    亚洲人群和总体人群相比,似乎在多数终点有利于缬沙坦(图3)。缬沙坦组的总死亡率显著低于氨氯地平组(P<0.05),缬沙坦组的心源性死亡率也低于氨氯地平组(P=0.054)。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险比呈有利于缬沙坦的趋势,脑卒中的危险比在中位附近。而在总体人群中,脑卒中的危险比有利于氨氯地平。尽管在亚洲人群中,两组血压控制水平的差异依然存在,但初步结果显示,与全球结果相比,亚洲人群从以缬沙坦为基础的治疗方案中获益显然多于氨氯地平。但这些仅是初步资料,因此对其意义和解释尚有待取得进一步分析的资料。

    VALUE试验中亚洲人群背景资料的特点

    1.危险因素背景

    亚洲人群与总体人群的危险因素相比,糖尿病、吸烟、左心室肥大、蛋白尿、血肌酐升高基本无差异,但高胆固醇血症明显少于总体人群。

    2.疾病因素背景
, http://www.100md.com
    亚洲人群与总体人群的疾病因素相比,冠心病无显著性差异,外周动脉疾病少于总体人群,脑卒中多于总体人群。

    VALUE试验中亚洲地区研究工作完成情况

    亚洲的区研究工作完成良好,停药率低于10%,停药率最低的分别为印度尼西亚(2%)和中国(4%),获得国际一致认同。

    VALUE试验中国主要研究者及机构

    诸骏仁教授 全球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兼中国首席研究者

    在中国的研究中心及主要研究者

    上海:

    蔡迺绳教授 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范维琥教授 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
, http://www.100md.com
    荣烨之教授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

    戚文航教授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

    北京:

    王士雯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

    胡大一教授 北京同仁医院

    沈潞华教授 北京友谊医院

    郭静萱教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吴学思教授 北京安贞医院

    徐成斌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