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506969
关注心脏病患者的身心康复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18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年第44期
     10月16日在心脏康复论坛上,国内外专门从事心脏康复工作的专家就心脏康复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研讨。

    心脏康复是指在患心脏疾病或发生急性心脏事件如心梗、心衰或接受心脏介入性治疗、心脏手术后,对患者实施身体和社会心理方面的康复治疗,有条件的医院均应实施心脏康复服务。目前,亚洲国家与地区的心脏康复实施状况明显落后于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心脏康复涉及多个部门,并需要进行个体化的心脏康复。

    1. 心脏康复小组

    心脏康复小组应当在心脏科专科医师或全科医师的指导下,由康复护士、药师、物理治疗师、运动生理师、营养师及职业康复咨询医师等共同组成。

    2. 心脏康复应从冠心病监护病房开始

    心脏康复应从冠心病监护病房开始,还应重视患者家属焦虑不安的情绪,应及时向患者家属解释病情,告知相关的检查情况及治疗情况,以便得到家属的积极配合。

    3. 患者病情平稳后的心脏康复

    患者转出监护病房后,心理反应相差较大,有些患者如释重负,终于感到自己的疾病平稳了;而有些患者则仍感到不安全。对前者,应指导其逐渐增加活动,不可大意;后者因恐惧而过度限制自己的活动,甚至卧床不起,此时,应给予患者早期正确的指导。

    4. 应让接受心脏手术治疗者了解其基本情况

    患者在术后数天内,可能出现幻听或幻视,如感觉到眼前闪光或有彩色光线,戴眼镜的患者会抱怨他们的眼镜出了问题。患者还可同时出现持续数天的味觉和食欲障碍,此时,患者可接受数周保护胃肠道的药物治疗。

    有些患者可出现2~3周的记忆丧失,或注意力不集中。术后2天至3个月可出现抑郁或情感脆弱,数周内会表现为易激惹等。睡眠障碍也较常见,数周后可恢复。

    5. 应识别、控制一些危险因素

    对一些主要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应当在心脏康复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35~45岁吸烟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比不吸烟者增加5倍,45~54岁者增加约4倍。因此,在心脏康复过程中应当强调教育患者戒烟。

    6. 院外康复阶段

    无论是既往高血压患者还是血压正常者,均应接受血压监测。还应根据临床疾病情况指导患者膳食。此外,必须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建立患者对医师的信任很重要,应当告知患者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停用药物,不应自行停用。

    7. 需要接受心脏康复的人群不断增大

    以往,老年、有明显合并症、仍存在心肌缺血或严重心绞痛、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心梗或心脏手术后有并发症的患者均被排除在心脏康复治疗之外,近年来,上述患者也被认为可以接受康复治疗。

    8. 重视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症

    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症并不罕见,该类患者预后较差。抑郁情绪本身还可使冠心病的患病率增加1.5~2.5倍,这可能是抑郁可增加体重和高血压患病率,使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受损,增加胰岛素抵抗或糖尿病的患病率等。

    总之,心脏康复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转归,提高生活质量,有些患者经心脏康复治疗还可重返工作岗位。, 百拇医药(北京同仁医院 王吉云 10月16日在心脏康复论坛上,国内外专门从事心脏康复工作的专家就心脏康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