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中医药类
编号:10508123
国际传统医药大会基础论文选摘(3)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47期
     运气学说对中医药辨治SARS的启示

    顾植山 安徽中医学院

    运气学说是古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疾病影响的一门学问,2003年发生的SARS比较清楚地显示了五运六气对疫病的影响。根据《黄帝内经》“三年化疫”的理论可以明确预见到2002年~2003年间将发生“金疫”——肺性疫病的大流行,预见的准确性已超出一般的想象。根据运气理论对2003年

    SARS高峰与消退时间及下半年是否复发等也可做出正确判断,说明运气学说通过几千年的实践观察总结出来的规律,已能为疫病的发生和消退时间提供重要参考。

    运气学说对SARS病机、证候的分析及治则也有重要参考意义。从运气的角度分析,庚辰年刚柔失守产生的“燥”和“热”是伏气,故初起即见内热肺燥征象,发病急暴;癸未年的升降失常及“寒雨数至”造成的“寒”和“湿”则是时气,由疫毒时气引动伏气,燥、热郁于内,寒、湿淫于外,伏气和时气的交互作用,导致了SARS内燥外湿、内热外寒的证候特征。笔者认为,若外感骤见极度乏力,多为伏燥伤肺所致,故SARS早期即出现极度乏力是伏燥伤肺的重要指征。SARS充分表现出邪伏太阴肺的伏燥征象。
, http://www.100md.com
    对伏燥的治则前人缺少系统论述,如何处理好润燥与化湿的矛盾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笔者提出以《黄帝内经》运气用药法则和石寿棠《医原》中提出的治疗肺燥时要注意避免“五相反”等原则对SARS的治则进行讨论。

    最后,笔者还对今年发生的SARS散发病例从运气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SARS病原体的传染力和生物学特性都会随着时间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必须结合运气理论因时、因地制宜,做好对SARS和其他疫病的防治工作。

    《黄帝内经》治病以人为本

    赵明山 辽宁中医学院

    《黄帝内经》中有许多论述提及了以人为本的治疗思想。《黄帝内经》重自然,重社会,重人身,认为天、地、人三者之间密切相关,相通相应。而人是“天地之镇”,为万物之中最尊贵者,因而要贵生、葆命、全形。其中还将不顾人民伤病和死亡的行为视为“不仁”,甚至斥之为“残贼”。《黄帝内经》论医患关系,明确指出“病为本,工为标”,即以病人及病情为本,医生及技术为标,医疗服务要围绕病人这个核心。要求医生必须有真知、精针药。若医生乏术,不能及时、正确地诊疗病人,则谓其误诊误治的后果如同“亡神失国”般严重。为切实提高诊治水平,《黄帝内经》一方面提醒医生要注意“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人群之间、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诊病时,必须全面把握病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性别、年龄、体质、心理等诸多要素,从而实施个体化治疗,既治疗疾病,更治疗病人;另一方面严格要求医生自身德艺俱佳,对病人高度负责,诊病施治做到精神专注,“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神无营于众物”,并鼓励后学刻苦学习,饱览群经,成为“上工”,达到“上医医国”的境界。
, 百拇医药
    六类实验研究肾阳虚证基因组的进展与前瞻

    王米渠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国近年探索肾阳虚证基因组的研究和发展明确提示研究证候基因组是当今科技进步、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然其“探微索隐”是十分艰巨的工作,决不能一蹴而就,应该长期地坚持证候基因组这一研究的大方向。

    笔者的研究方法是在肾阳虚证的单基因、多基因研究积累中,在万人流行病学调查与典型肾阳虚患者筛选的背景下,概述研究者通过6类角度、21种实验、81张基因芯片研究肾阳虚证候基因组的基本状况。其结果提示通过基因芯片等现代技术,对肾阳虚证从病证结合、面上辨证、深入家系、温针反证、温肾反证、动物实验等六个方面的研究中,发现肾阳虚证的差异基因表达谱集中体现于免疫和代谢两类基因,对这一趋势笔者初步总结出肾阳虚证的第一批候选基因——与免疫系统相关的基因40条,与代谢相关的基因35条,并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当前的认识是“证乃一类功能基因组”,面对肾阳虚证候基因组这一复杂性的科学问题,虽然候选基因还是极其有限的第一步探索,但已为今后扩大候选基因打下了基础,第二步应辨析肾阳虚证的主效基因和相关基因,第三步再对肾阳虚证候的基因功能组合系统进行研究。笔者前瞻多学科对证候功能基因组的科学意义,提示了它是很有研究价值和发展前景的,如能深入下去必将有利于中医科学向人类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前沿的穿插与赶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