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11680
古籍所载大舜之经历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23日 厚朴中医网
     我们研究古史,在古文献资料方面理应分辨其源流,只肯定早期儒、墨之说,即只承认尧舜为最古,而且尧在其中也只是为舜的陪衬而存在的。司马迁虽轻信了后出的《大戴礼记》中的篇章,但叙述大舜的出身经历部分,则大体依据儒墨早期的说法: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史记—五帝本纪》)

    这一段确定舜登王位以前的经历,其材料来源是:

    (1)《墨子·尚贤中》:“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今按:《尚贤下》还有“灰于常阳”一事)。尧得之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墨子—节葬下》:“(舜)道死葬南已之市。”

    (2)《孟子·离篓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汉?赵岐注云:“生始卒终,记终始也。诸冯、负夏、鸣条--皆地名,负海也。在东方夷服之地,故曰东夷之人也”)。
, http://www.100md.com
    (3)《韩非子·难一》:“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舜其信任乎,乃躬籍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或问儒者曰:方此时也,尧安在?……舜之救败也,则是尧之有失也。……”

    (4)《管子·治国》:“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三徙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管子?版法解》:“凡所谓能以所不利利人者,舜是也。舜耕历山,陶河滨,渔雷泽,不取其利,以教百姓,百姓举利之。”

    (5)《吕氏春秋·慎大览·贵因篇》:“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而尧授之禅位,因人之心也。”《吕氏春秋?孝行览?慎人篇》:“夫舜与尧--天也。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钓于雷泽。天下说之,秀士从之--人也。”“舜之耕渔,其贤不肖与为天子同。其未遇时也,以其徒属堀地财,取水利,编蒲苇,结罘网,手足胼胝不居,然后免于冻馁之患。其遇时也,登为天子,贤士归之,万民誉之,丈夫女子,振振殷殷,无不戴说。”《吕氏春秋?孟冬纪?安死》:“舜葬于纪市,不变其肆。”
, 百拇医药
    (6)《淮南子·原道训》:“昔舜耕于历山,期年而田者争处土尧土角,以丰壤肥饶相让。钓于河滨,期年而渔者争处湍濑,以曲隈深潭相予。当此之时,口不设言,手不指麾,执玄德于心,而化驰若神。使舜无其志,虽口辩而户说之,不能化一人。是故不道之道,莽乎大哉!”

    上举文字,五项出自先秦诸子书,一项出自汉代初年,均在司马迁之前。早在司马迁之前,载籍中关于舜登王位以前的活动状况,已形成共识,所以各家所记大体一致,只有详略之别,这些事迹的集中,是服从一个共同的主题的--舜如何获得人民的信任,从而被推荐于朝廷。他是因善于劳动,谦让,善取他人之长,兴利除弊等而受爱戴的。他犹如外国宗教主释迦与耶稣一样到各地旅行教化,获得拥戴。也如其后的孔子一样,周游列国。虽然有夸大成分,如“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类,然而所举之具体行事,确实符合一个民间自然领袖的成长过程,是很有说服力的,足证舜是个人,不是神,而且也是现实生活中可以发生的人。

    如果我们把舜作为“人”来考察,这就不能不追询其地望,他在登王以前的活动地区。虽然这些史料对于舜的经历叙述大体一致,然而所列举的活动范围中的地名的所在,后来却产生了不同的说法,这就需要予以澄清。,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