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速递 > 医药快讯
编号:10508150
医药快讯(2004.11.25)
http://www.100md.com 2004年11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249期
     法国艾滋病病毒抗体研究获重要进展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科学家最近成功地在兔子身上获得可以阻止多种艾滋病病毒入侵的抗体。有关专家认为,虽然抗体目前只是在实验室里实现了其功能,但这已是有关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进展,为艾滋病疫苗研究展示了新的可能。

    目前,全球艾滋病疫苗研究的最大挑战,就是研制可靠的能抑制艾滋病病毒的抗体。然而艾滋病病毒不断变异,很难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抗体。

    在最新出版的美国《免疫》杂志上,巴斯德研究所科学家霍瓦尼西安及其研究小组发表论文说,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有选择地侵犯T淋巴细胞,然后在病毒自身的gp41透膜蛋白协助下,病毒的膜与细胞膜相融合,从而使病毒进入细胞内。科学家发现gp41透膜蛋白上一个叫CBD1的区域,对协助病毒入侵起关键作用。尽管艾滋病病毒变化多端,但至今已发现的各类病毒变异体都拥有CBD1蛋白质区域。因此研制出可对付CBD1的抗体,就等于找到了研制“万能”艾滋病疫苗的钥匙。
, 百拇医药
    科学家于是合成了一种类似CBD1成分的复合物,并借助它对兔子实施人工免疫。实验显示,接受免疫实验的兔子血清中产生了识别并破坏CBD1的抗体。当发现真正的病毒时,抗体确实抑制了多种艾滋病病毒亚型对淋巴细胞的入侵,同时阻止了病毒的自我复制和传播,并抑制了潜藏的已受感染的细胞。

    科学家们说,如果把人工合成的仿CBD1物质,注入已携带艾滋病病毒但未发病的患者体内,也许同样能够训练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阻止病毒入侵,并进而在此基础上研制治疗性或预防性艾滋病人体疫苗。不过他们也指出,类似方法对人体是否有效和安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杨 骏)

    香港中大研究出骨科治疗新技术

    香港中文大学以电脑辅助矫形外科手术,使以往一些困难而复杂的矫形外科手术,如骨折固定、关节置换、脊柱外科等得以顺利进行。

, 百拇医药     这项新技术由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自动化与计算机辅助工程学系、电子工程学系联合研制,医生还可通过穿戴在身上的无线联机系统生物传感器,从远处监察和处理病人。

    中大医学院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系主任梁国穗近日介绍说,在电脑的辅助下,医生只需经皮肤把植入物植入体内,也可于手术前透过荧光幕准确地确定位置,以增加手术的准确性。由于只经皮肤插入植入物,可使病人的伤口变得更小,例如以往的盘骨手术,病人会留下约20cm~30cm的伤口,但新技术运用后,可减至仅有1cm。

    他说,医生把病人的有关资料全部存入电脑,可减少病人照X光的次数,避免因X光带来的副作用。以盘骨手术为例,以往需要照11次,目前可减少至5次。

    梁国穗说,从2002年至今,已有500多个病人接受电脑辅助矫形外科手术,成功率达97%。(杨骏)

    日本试验用手机诊断脑血栓
, 百拇医药
    日本新开发出一种脑血栓远程诊断系统,它可以保证医生在无法现场为患者诊治的情况下,通过手机接收到的检查图像为患者确定治疗方案,使其得到及时救治。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这套诊断系统是日本KDDI电信公司开发的。检查图像通过该公司的高速数据通信网传输,医生使用手机上网,1分钟内可接收30幅计算机扫描图像。图像可扩大和缩小,色彩浓淡可以改变,清晰度也较高,可发现很小的血栓。

    目前,这套系统正在东京女子医科大学进行试验,有关方面力争在明年春季使其性能达到可以应用的水平。由于使用专用通信网,患者的个人信息没有被泄露的危险。(何德功)

    法国消协提醒某些除臭剂可能含有害物质

    法国消费者协会22日发表公报指出,对法国市场上多种除臭剂类产品的调查显示,不少产品实质上在不断向空气中释放有害物质,损害人体的健康。
, 百拇医药
    法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对35种产品进行了试验,结果发现没有一种产品不包含有害物质。被抽样调查的产品包括传统气雾剂、浓缩喷雾器和香味扩散器等。这些产品都不同程度地散发损害人体健康的微粒,一些微粒可能导致过敏。有几个产品甚至释放出浓度极高的苯和甲醛分子。苯是一种致癌碳氢化合物,甲醛也是一种致癌物质,家庭清洗剂、胶水和胶合木板中都含有这些成分。

    法国消费者协会呼吁,法国政府应该立即禁止一些毒性很强的产品继续出现在市场上,并对某些包含有害成分的产品加上“可能致癌”或“可能引起过敏”等字样。

    消协主席阿兰·巴佐指出:“人们对室内空气缺乏分析,而我们90%的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使用除臭剂或空气清新剂可以掩盖室内异味,但要警惕它本身也可能带来污染。减少室内污染和异味的最好办法是加强室内的通风。”(杨

    骏)

    香港鸡尾酒疗法治乙肝获突破
, 百拇医药
    一项由香港大学医学院参与领导的全球乙型肝炎治疗研究已有突破性发现,利用鸡尾酒疗法可使一些患者的免疫系统完全康复,并可完全消灭病人体内的病菌。

    带领这项研究的主要科研者之一是香港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廖家杰。廖家杰日前向传媒披露了这一最新的突破。他说,治疗乙型肝炎最理想方法,是让患者身体的免疫系统“认识”乙型肝炎,从而有效控制它,但在这方面的进展一直不太理想。鸡尾酒疗法是将两种药物加起来,使其产生压抑乙型肝炎细菌的反应,大大提升治疗效果。

    廖家杰说,过去治疗乙肝都是单药物使用,新的研究采用了两种药物的混合疗法,获得突破性发展,研究显示治疗效果的两个指标中,病人中有3%~6%是S抗原转阴,即可做到最佳效果,病人可在停药后完全康复;有三成病人是E抗原转阴,即基本上完全控制了疾病,但患者体内仍有少量病菌。

    这项全球性研究共有各地1300多人参与,香港参与的病人为70多人。廖家杰说,虽然只有3%~6%的病人S抗原转阴,但是这一结果令人非常鼓舞,即可以使免疫系统“认识”乙肝,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它。这令我们很有信心,能够继续提供研究方向以彻底解决乙型肝炎的问题。
, 百拇医药
    据悉,有关新药已获对药物有严谨制度的瑞士药物管理局注册,表明新药的全球使用指日可待。

    香港研究发现人体基因可预测糖尿病

    香港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陈重娥日前透露,研究发现人体中20多种基因与糖尿病或糖尿病并发症有关。若有关研究成功,患糖尿病的死亡率可望减少50%~60%。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人类基因实验室在一项糖尿病的研究中发现,人体中20多种基因与糖尿病或糖尿病并发症有关。负责研究的陈重娥教授说,若发现一个人体内拥有多种与糖尿病有关的基因,即可确认其属“高危一族”,医生可对症下药,并将医疗资源集中投放在高危人士身上,以有效分配资源。

    她说,为确保数据准确,中大正与上海实验室进行同步分析,目前的成功率高达八成。但要广泛应用于病人身上,则需多花2~3年的时间,详细研究人体基因谱图,届时成功率则可达100%。
, 百拇医药
    据悉,中大另一项有关癌症的研究发现,人体内至少有2个基因与癌症病人的细胞扩散有关。中大实验室将继续研究,期望找出更多相关基因,并寻求药物,以减慢癌细胞扩散。

    研究发现癌细胞在血管内也能生长

    科学界向来认为,由于血流冲击力大,癌细胞无法在血管内生长。新加坡科研人员最新发现,癌细胞在血管内也可以生长,而不仅仅把血管当作其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临时通道。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2日报道,新加坡分子与细胞生物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在扩散的大肠癌细胞中发现一种名为PRL-3的基因。这种基因能使癌细胞在血管里“落脚”,形成癌肿瘤,侵蚀血管壁,或同血管融为一体。在血管中生长的癌细胞更容易吸取养分,生命力更强,因此要完全清除体内的癌细胞也就更难。

    值得庆幸的是,科研人员同时发现了PRL-3基因的活性位点。实验表明,通过突变方法除掉PRL-3基因的活性位点,再将细胞注入实验鼠体内,癌肿瘤就不会生长出来。研究小组目前正在寻找对抗这个基因的抗体。如果成功,这一研究成果将被用于开发癌症初期诊断仪器或研制治疗大肠癌的药物。
, 百拇医药
    科研人员指出,PRL-3是1998年才被发现的一个新基因,目前科学界对其了解有限。该基因对大肠癌的扩散起着主导作用,对乳腺癌的扩散却影响不大。科研人员认为,不同癌症中可能有不同基因在起着主导作用。(王建新)

    美科学家疟疾治疗研究取得新进展

    通过蚊子传播的疟疾每年在世界范围内造成300多万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是贫穷国家5岁以下的儿童。如何防治疟疾,一直是各国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最近,美国科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通过研究,他们发现了蚊子的基因密码,同时找出了蚊子体内携带寄生虫,包括导致疟疾的疟原虫的基因。这样就为有针对性地研制药物提供了可能。

    安东尼·福奇领导着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性疾病研究所的工作。他表示,现在科学家们终于打开了对疟疾研究的一扇大门。

    众所周知,基因的不同排列最终形成了不同的生物。能够导致疟疾的疟原虫也是如此。首先,携带疟原虫的蚊子叮咬健康的人,导致疟原虫进入人体血液,在此后数周内,疟原虫在体内大量繁殖,导致人体发烧,打冷颤,如不及时救治,最终就会死亡。

    通过掌握人、蚊子和疟原虫的基因,科学家就可以研发保护人体、消灭蚊子和疟原虫的药物,这样,疟疾这种疾病就可以不再危害人类,尤其是众多儿童了。, 百拇医药(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