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札记
费振钟
四、“气”
“气”,这是个当时人人都知道,都在使用的概念,也是人人都还没有弄清楚外延到底多大的概念。
黄帝与歧伯坐在明堂上漫谈,他们谈得最多的也是这个“气”字。《素问》八十一论,“气”是贯穿始终的主架。初讲“四气调神大论”,辨明春夏秋冬四时之“气”与人的生存休养之间的关系,又以“生气通天论”进一步把“气”与人的生命本源对接起来,接着就人的形体内部脏腑经络的阴阳变化,分析“气”在其中的功能作用。如此一路说来,几乎无处不能看到“气”作为天(自然)的本质及对于人的生命状态的表现和规定。现在看来,将黄帝和歧伯的对话命名为“素问”,若是没有了“气”这个关键词,那当真是不知所云呢。
中国从先秦哲学讲天与人的同一性,直到后世宋儒理学“一天人,合内外”,“凡人类禽兽草木,莫非乾元一气所生”(《二程全书》),“气”都是不可缺少的理念。《黄帝内经》虽然是一部医书,但从《素问》八十一论看,还没有其他哪一种学说比它在“气”这个问题上讲得更具体,更有直接的经验性。原因似乎在于,自《周易》之下,对于天道的哲学推阐,一路走向了超验性的生命无穷观,一路则走向经验性的生命实体分析,前者如庄子,竭力把人的生命意义虚无化,后者则如黄帝和歧伯,他们为了把握人的生命动态,尽量从抽象的道中还原生命的实在性和肉体性。黄帝和歧伯这两位医学理论创始人的不同凡响之处,就在于他们对于“气”有着更为贴近生命实际的认识。他们当然免不了玄学色彩,然而他们并不完全依赖于“玄而又玄,众妙之门”的虚论,而是直接面对具体的、可触摸的生命经验,提出了“人气”之说。在他们看来,每一个生命都是鲜活的,每一时、每一候都生息运动着,生命因“气”而化生成形,反过来通过“气”的交变,则可以展示人的生命运动的种种图景。所以,他们两人无论是谈“四气”还是谈“五气”或“六气”,论说的角度或有不同,但对于人的生命的解说,都表现出相当突出的唯物精神。这样的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对于生命的理解方式和基本思路,明末的著名文人陈眉公(继儒)在《养生肤语》说:
, 百拇医药
天地以气生人,故人一日一时未尝能离乎气。鱼之在水,两腮翕动,无有停时,人在宇宙间,两鼻翕张,亦无有停时。所以统辖造化之气,人赖以生也。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为此也,人生奔驰劳顿,气因之骤矣,骤则出多入少,外者不入,内者愈虚,所以死期将至。惟至人观天道,执天行,抱神以静气,气归脐,寿齐天地矣。故知人生天地间,虽可见者形,所以能长久者气。
陈眉公的话并没有多少新鲜意见,不过照搬了《黄帝内经》而已。不仅陈眉公是这样,自《黄帝内经》到近代,人们仍然停留在黄帝和歧伯的知识和思想范围之内。这也可以反过来说明,那一时期(先秦或更早以前)人类在自身的认知方面,其智慧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它不仅反映了一种强大的感性力,同时也反映了成熟的理性力,因此才能够覆盖几千年而不动摇,是以谓《黄帝内经》为中国有很大影响力的生命哲学,可也夫?
五、“象”
“象”与“气”是连在一起的,但“象”这个概念的出现显然要比“气”早。到了《周易》产生的时期,中国人对于“象”的使用和解释,已经异常深邃,异常丰富了。《黄帝内经》中,对于“象”的探讨和描述,将自然之大象与人的生命形式相对应,不难看出受到《周易》的直接影响——在这儿,我们不妨可以认为《黄帝内经》的文本后出于《周易》。
, 百拇医药
但如果说,作为一种符号学的《周易》,其“象”是一种巨大的时空象征,其能指具有相当的模糊性和多义性,那么,《黄帝内经》中,黄帝和歧伯使用的“象”,则是直接的构意和设喻,它有着鲜明的意象特点,也就是说,它只不过是一些能够通过直观加以体认和把握的形象,这些形象既有可以意会的一面,同时也便于人们从共同的生活经验上理解它们的本义。拿《黄帝内经》中“阴阳应象大论”来说,黄帝和歧伯讨论“人形”问题,为了讲解人的内外构造及其特性和功能,列举了一系列自然和生活形象,从各个不同层面构成了“人形”与自然生态之间的意象关系。这里面有“六合”之象,有“五行”、“五色”、“五音”、“五味”之象等,相互结成了一个完整且富于循环变化的生命意象系统。为明白起见,按书中所论,我将它们略作排列如次:
东方一风一木一酸一肝一筋一心,肝主目,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
, http://www.100md.com
南方一热一火一苦一心一血一脾,心主舌,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
中央一湿一土一甘一脾一肉一肺,脾主口,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
西方一燥一金一辛一肺一皮毛一肾,肺主鼻,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
北方一寒一水一咸一肾一骨髓一肝,肾主耳,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
直到今天,人的生命结构都难以说清楚,何况几千年前,那就更不容易作出完全的科学解释了。但是,我们不能不佩服古人体认自己生命的那份智力,他们如此不可思议地感到了生命的运动和节奏,然后从外到内、从内到外,凭着经验和想像力,找到了生命存在的时间和空间轨迹,于是开创了具有东方思想特点的“人学”。对比一下西方的情况,也许他们那时候正在忙于设置诸神谱系,根本没有时间进入“人”的领域,所以绝对没有这么系统的意象主义式的“人学”。就这一点说,中国古人的思维实在不简单。在知识意义上,它对于生命的剖解,是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医学辨证治疗的理论基础,同时也造就了后世中国医学理论上诸多学说和医学大家,而在人类文化的意义上,它实在是一种生命美学,那由自然与生命构成的时间和空间感,无疑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无尽的魅力。
, http://www.100md.com
六、经脉
黄帝之学的技艺化,最早开始于《难经》一书的流传,后来又有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和皇甫谧的《甲乙经》,从这三本书,可以看出后世之人选择黄帝之学的技艺立场,首先就在于经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讲:“天下至今言脉者由扁鹊,盖论脉莫精于《难经》,则其说之所以起也。”明代文人吴澄在《赠医士章伯明序》里,对《难经》的技艺性特点说得更明白:
其篇凡六,一至二十二论脉,二十三至二十九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论病,六十二至六十八论穴道,六十九至八十一论针法。秦越人之书,与《内经·素问》相表里,而论脉论经络居初,岂非医之道,所当言明此者欤?
也许经脉确实是为医之道最先考虑的要义,但黄帝和歧伯明堂上关于“三阴三阳”的对话,却非单纯的技艺论述。“三阴三阳”,也就是根据“阴”、“阳”在人体中的离合轨迹所构成的经脉图式。
, 百拇医药
黄帝问:“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歧伯回答道:“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黄帝再问:“愿闻三阴。”
歧伯接着回答:“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命曰一阴。”
最后,歧伯总结道:“阴阳 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 http://www.100md.com
这可是经脉的一篇提纲。照我读《黄帝内经》的理解,所谓经脉,其实所代表的是生命气息的运行轨迹。黄帝也好,歧伯也好,他们依据阴阳之道,把生命分成两个主要部分,一个部分是脏腑,一个部分是经脉。前者意味着生命的实,后者意味着生命的虚,生命就是由这一实一虚所构成的整体。而虚的部分,甚至还显得重要一些。因为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是通过经脉而表征出来的,经脉不只反映生命的运行过程,而且还是生命的经纪形式,通过经脉,表现出生命中的情志和力量,可以设想,没有经脉,人的生命简直就成了一团肉。经脉在人的身体内部自成一体系,这个体系与脏腑的体系相为表里,但又有明显的时间性。它与自然的时间体系是一致的,四时之序失常了,天地就会为之“四塞”(春不生,夏不长,秋不收,冬不藏,四时之气闭塞,阴阳之气不运行),人的经脉失常了,生命就会紊乱、阻滞,种种危机也就随之产生。
没有谁能与黄帝和歧伯争辩,他们如此为人的生命而精心设计的经脉,到底正确不正确,科学不科学,但可以也理应指出,这样的设计思想并非出于一种技术观念,它的后面除了对于生命的经验和知识外,显然还有一个更高的依据,即存乎天地的那个“道”。然而,如黄帝一再强调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如果说对于人生命的经脉形式的设计,出自“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思路,归根结底是为了达到知“道”的目的,那么后世医人和有关医书把经脉的知识引向技艺化,则显然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经脉形式“和于术数”的特征,于是从中找到具体操作的可能性,由此最大限度地发展出了一整套诊脉之法。道是可以理解的,但道却不能操作,“道无术而不行”,后世所有的“学”,最后往往都要变成“术”,又岂限于经脉哉!, http://www.100md.com
四、“气”
“气”,这是个当时人人都知道,都在使用的概念,也是人人都还没有弄清楚外延到底多大的概念。
黄帝与歧伯坐在明堂上漫谈,他们谈得最多的也是这个“气”字。《素问》八十一论,“气”是贯穿始终的主架。初讲“四气调神大论”,辨明春夏秋冬四时之“气”与人的生存休养之间的关系,又以“生气通天论”进一步把“气”与人的生命本源对接起来,接着就人的形体内部脏腑经络的阴阳变化,分析“气”在其中的功能作用。如此一路说来,几乎无处不能看到“气”作为天(自然)的本质及对于人的生命状态的表现和规定。现在看来,将黄帝和歧伯的对话命名为“素问”,若是没有了“气”这个关键词,那当真是不知所云呢。
中国从先秦哲学讲天与人的同一性,直到后世宋儒理学“一天人,合内外”,“凡人类禽兽草木,莫非乾元一气所生”(《二程全书》),“气”都是不可缺少的理念。《黄帝内经》虽然是一部医书,但从《素问》八十一论看,还没有其他哪一种学说比它在“气”这个问题上讲得更具体,更有直接的经验性。原因似乎在于,自《周易》之下,对于天道的哲学推阐,一路走向了超验性的生命无穷观,一路则走向经验性的生命实体分析,前者如庄子,竭力把人的生命意义虚无化,后者则如黄帝和歧伯,他们为了把握人的生命动态,尽量从抽象的道中还原生命的实在性和肉体性。黄帝和歧伯这两位医学理论创始人的不同凡响之处,就在于他们对于“气”有着更为贴近生命实际的认识。他们当然免不了玄学色彩,然而他们并不完全依赖于“玄而又玄,众妙之门”的虚论,而是直接面对具体的、可触摸的生命经验,提出了“人气”之说。在他们看来,每一个生命都是鲜活的,每一时、每一候都生息运动着,生命因“气”而化生成形,反过来通过“气”的交变,则可以展示人的生命运动的种种图景。所以,他们两人无论是谈“四气”还是谈“五气”或“六气”,论说的角度或有不同,但对于人的生命的解说,都表现出相当突出的唯物精神。这样的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国人对于生命的理解方式和基本思路,明末的著名文人陈眉公(继儒)在《养生肤语》说:
, 百拇医药
天地以气生人,故人一日一时未尝能离乎气。鱼之在水,两腮翕动,无有停时,人在宇宙间,两鼻翕张,亦无有停时。所以统辖造化之气,人赖以生也。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为此也,人生奔驰劳顿,气因之骤矣,骤则出多入少,外者不入,内者愈虚,所以死期将至。惟至人观天道,执天行,抱神以静气,气归脐,寿齐天地矣。故知人生天地间,虽可见者形,所以能长久者气。
陈眉公的话并没有多少新鲜意见,不过照搬了《黄帝内经》而已。不仅陈眉公是这样,自《黄帝内经》到近代,人们仍然停留在黄帝和歧伯的知识和思想范围之内。这也可以反过来说明,那一时期(先秦或更早以前)人类在自身的认知方面,其智慧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它不仅反映了一种强大的感性力,同时也反映了成熟的理性力,因此才能够覆盖几千年而不动摇,是以谓《黄帝内经》为中国有很大影响力的生命哲学,可也夫?
五、“象”
“象”与“气”是连在一起的,但“象”这个概念的出现显然要比“气”早。到了《周易》产生的时期,中国人对于“象”的使用和解释,已经异常深邃,异常丰富了。《黄帝内经》中,对于“象”的探讨和描述,将自然之大象与人的生命形式相对应,不难看出受到《周易》的直接影响——在这儿,我们不妨可以认为《黄帝内经》的文本后出于《周易》。
, 百拇医药
但如果说,作为一种符号学的《周易》,其“象”是一种巨大的时空象征,其能指具有相当的模糊性和多义性,那么,《黄帝内经》中,黄帝和歧伯使用的“象”,则是直接的构意和设喻,它有着鲜明的意象特点,也就是说,它只不过是一些能够通过直观加以体认和把握的形象,这些形象既有可以意会的一面,同时也便于人们从共同的生活经验上理解它们的本义。拿《黄帝内经》中“阴阳应象大论”来说,黄帝和歧伯讨论“人形”问题,为了讲解人的内外构造及其特性和功能,列举了一系列自然和生活形象,从各个不同层面构成了“人形”与自然生态之间的意象关系。这里面有“六合”之象,有“五行”、“五色”、“五音”、“五味”之象等,相互结成了一个完整且富于循环变化的生命意象系统。为明白起见,按书中所论,我将它们略作排列如次:
东方一风一木一酸一肝一筋一心,肝主目,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
, http://www.100md.com
南方一热一火一苦一心一血一脾,心主舌,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
中央一湿一土一甘一脾一肉一肺,脾主口,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
西方一燥一金一辛一肺一皮毛一肾,肺主鼻,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
北方一寒一水一咸一肾一骨髓一肝,肾主耳,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
直到今天,人的生命结构都难以说清楚,何况几千年前,那就更不容易作出完全的科学解释了。但是,我们不能不佩服古人体认自己生命的那份智力,他们如此不可思议地感到了生命的运动和节奏,然后从外到内、从内到外,凭着经验和想像力,找到了生命存在的时间和空间轨迹,于是开创了具有东方思想特点的“人学”。对比一下西方的情况,也许他们那时候正在忙于设置诸神谱系,根本没有时间进入“人”的领域,所以绝对没有这么系统的意象主义式的“人学”。就这一点说,中国古人的思维实在不简单。在知识意义上,它对于生命的剖解,是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医学辨证治疗的理论基础,同时也造就了后世中国医学理论上诸多学说和医学大家,而在人类文化的意义上,它实在是一种生命美学,那由自然与生命构成的时间和空间感,无疑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无尽的魅力。
, http://www.100md.com
六、经脉
黄帝之学的技艺化,最早开始于《难经》一书的流传,后来又有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和皇甫谧的《甲乙经》,从这三本书,可以看出后世之人选择黄帝之学的技艺立场,首先就在于经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讲:“天下至今言脉者由扁鹊,盖论脉莫精于《难经》,则其说之所以起也。”明代文人吴澄在《赠医士章伯明序》里,对《难经》的技艺性特点说得更明白:
其篇凡六,一至二十二论脉,二十三至二十九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论病,六十二至六十八论穴道,六十九至八十一论针法。秦越人之书,与《内经·素问》相表里,而论脉论经络居初,岂非医之道,所当言明此者欤?
也许经脉确实是为医之道最先考虑的要义,但黄帝和歧伯明堂上关于“三阴三阳”的对话,却非单纯的技艺论述。“三阴三阳”,也就是根据“阴”、“阳”在人体中的离合轨迹所构成的经脉图式。
, 百拇医药
黄帝问:“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歧伯回答道:“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黄帝再问:“愿闻三阴。”
歧伯接着回答:“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命曰一阴。”
最后,歧伯总结道:“阴阳 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 http://www.100md.com
这可是经脉的一篇提纲。照我读《黄帝内经》的理解,所谓经脉,其实所代表的是生命气息的运行轨迹。黄帝也好,歧伯也好,他们依据阴阳之道,把生命分成两个主要部分,一个部分是脏腑,一个部分是经脉。前者意味着生命的实,后者意味着生命的虚,生命就是由这一实一虚所构成的整体。而虚的部分,甚至还显得重要一些。因为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是通过经脉而表征出来的,经脉不只反映生命的运行过程,而且还是生命的经纪形式,通过经脉,表现出生命中的情志和力量,可以设想,没有经脉,人的生命简直就成了一团肉。经脉在人的身体内部自成一体系,这个体系与脏腑的体系相为表里,但又有明显的时间性。它与自然的时间体系是一致的,四时之序失常了,天地就会为之“四塞”(春不生,夏不长,秋不收,冬不藏,四时之气闭塞,阴阳之气不运行),人的经脉失常了,生命就会紊乱、阻滞,种种危机也就随之产生。
没有谁能与黄帝和歧伯争辩,他们如此为人的生命而精心设计的经脉,到底正确不正确,科学不科学,但可以也理应指出,这样的设计思想并非出于一种技术观念,它的后面除了对于生命的经验和知识外,显然还有一个更高的依据,即存乎天地的那个“道”。然而,如黄帝一再强调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如果说对于人生命的经脉形式的设计,出自“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思路,归根结底是为了达到知“道”的目的,那么后世医人和有关医书把经脉的知识引向技艺化,则显然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经脉形式“和于术数”的特征,于是从中找到具体操作的可能性,由此最大限度地发展出了一整套诊脉之法。道是可以理解的,但道却不能操作,“道无术而不行”,后世所有的“学”,最后往往都要变成“术”,又岂限于经脉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