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机独创《伤寒论》诠释新体系
李心机教授,师从伤寒巨匠李克绍先生,从事《伤寒论》研究40余年,颇有心得,见解独到,并跟从杂病大家刘献琳侍诊三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六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连续出版了三部专著——《伤寒论疑难解读》(1999年3月出版,2000年7月重印)、《伤寒论通释》(2003年11月出版,2004年9重印)、《伤寒论图表解》(2004年7月出版),是先生40余年对《伤寒论》学习、讲授、研究、临证体会的全面总结。其东方文化的思维方式,正本清源的研究方法,独特鲜明的学术主张,勤奋严谨的学术实践,已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学术体系,由三部著作所架构起的《伤寒论》诠释新体系已初步完成。
从成无己全面注解《伤寒论》开始,历代注家常常恪守“注不破经,疏不破注”的传统,不求甚解地承袭前人注解,因因相袭,并且把后人的想法主观地强加于《伤寒论》。而且后世注释《伤寒论》的书籍,东抄西袭,前后矛盾者比比皆是,严重地阻碍了对《伤寒论》理论的正确理解。
先生积40年研究之体会,正本清源,分辨是非,洞悉百家争论,寻求仲景原旨,另起炉灶,在六年内连著三部专著,深入浅出,由博返约,论据确凿,方法科学,观点独到,发聋振聩,基本架构起《伤寒论》诠释的新体系,有助于促进《伤寒论》学术研究从低水平的重复走向深入。
, 百拇医药
1.回归文化医学背景,运用东方传统思维——诠释新体系的理论根基
先生认为,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处处弥漫和体现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伤寒论》的产生,首先是以先秦文化为经纬编织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大背景,其次是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文献融汇成的医学背景。《伤寒论》的基本理论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基因,又放大了《黄帝内经》等医学文献的理论质点。因此,只有把《伤寒论》置于上述两个大背景中去认识,对其进行文化与医学层面的纵深阐释和挖掘,才有可能探测到其理论深度。
《伤寒论》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所固有的思维方法,因此要读懂《伤寒论》必须依靠和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先生用“琢磨”两个字来概括,只有通过“琢磨”,才能还原张仲景的想法,才能追寻到张仲景的理论思路。
这种“琢磨”思维方法先生举了个形象的例子: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在“空中飞舞”,只需通过“飘带”去想像;这与欧洲的绘画和雕塑艺术中,飞舞中的“天使”必须有“翅膀”不同,在那种思维方式中,没有“翅膀”是飞不起来的。要理解中医学和《伤寒论》的真谛,主要依靠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人的思维方法,从“象”中求“意”,宛若从“飘带”中理解“飞”的含义,而不是从“形”中求“实”。
, 百拇医药
这种思维方式还可以概括为“悟”字。“静能生悟”,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对中医学的真谛有所体悟。先生可谓深谙此理,潜心数十年,静悟《伤寒论》之理,才有今日之成就。
2.用校读之法,从仲景原著找答案——诠释新体系的核心方法
为打破《伤寒论》的“误读传统”, 先生提出的“让《伤寒论》自己诠解自己”、“让张仲景自己为自己作注释”的学术主张。“在对《伤寒论》六病诸篇等出自仲景(或叔和)之手的文献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找出由于误读而导致的疑点和难点,尽量从仲景书中找出无可辩驳的确证,在这些确证的支持下,作出符合仲景理论思路的解释。”即主张从《伤寒论》自身找答案,只有遵循这个原则,破译难点,解读疑点,才有可能寻到《伤寒论》的理论思路。
在这一学术思想的指导下,先生进一步指出,学习和研究《伤寒论》,要学会运用校读的方法,要学会利用本证本训的方法。校读法,如邵冠勇先生所言:“乃是一种读书的方法,即寓校于读中,将有关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的读书方法。”与一般阅读方法比起来,这是一种深入扎实的读书方法,是带研究性质的读书方法,是弄明白《伤寒论》的重要方法。本证本训,是指从原著中找出固有之证据和训释,它是解释《伤寒论》中有关疑点、难点的重要依据。与今本《伤寒论》关系密切的资料,莫过于各个不同的传本。因此《脉经》、《金匮玉函经》、《千金冀方》以及《太平圣惠方》中有关《伤寒论》的内容,还有赵刻宋本《伤寒论》中的《平脉法》、《辨脉法》、《伤寒例》以及诸可诸不可各篇,都是研读《伤寒论》不可少的校读资料。从这些文献中寻找根据,通过分析、比较、推演,得出合理的、客观的结论,而不是盲目沿袭后人之说,不求甚解,以讹传讹。另外,在药物和方剂方面,要与几乎和《伤寒论》同时代的《神农本草经》,及稍晚于《伤寒论》的《名医别录》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校读。
, 百拇医药
3.理论联系临床,诠释合乎文理、医理、事理——诠释新体系的强大生命力
《伤寒论》是仲景临床经验的总结,是一部奠定中医学辨证体系的临床著作。因此,研究《伤寒论》要紧密结合临床,那种离开临床,闭门造车,学究式的研究方法必然是错误的。先生以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基础,始终坚持诠释合乎文理、医理、事理的思路。请看下面的例子。
“潮热”这一术语在《伤寒论》中出现10多次,自成无己释为“若潮水之潮,其来不失其时也,一日一发,指时而发”后,历代因因相袭,直至今日的教科书仍然承袭此误,解为“发热如大海涨潮一样,多于午后定时而发”。先生指出,此说不合医理,阳明病除了午后潮热,其他时间发不发热?上午发热就不叫“潮热”了?通过对《伤寒论》前后条文的校读,演绎仲景思路,先生认为潮热不含有发热与时间的关系,而是表述病人发热的感觉,即是在持续发热的同时,有一阵阵的如潮水上涌的烘热感,其时病人发热加重,反映里热外蒸的病势。这种发热的现象可以不定时的出现,由于天人相应,故以午后尤甚。先生解释顺应医理,符合事理,确能为临床诊病提供依据。
, http://www.100md.com
对54条“先其时发汗”一直解为在发汗之前给药,有人甚至以治月经病为例解释。先生联系临床,认为此说大误,月经定期来潮,其时可定,发热汗出,其时不定,何谈其先?所谓“先其时”即在发热汗出初露倪端时径先发汗,含有急汗之意。在临床上开完处方嘱病人于汗出前服药,病人肯定不明白;告诉其于感觉将要出汗时赶快服药,病人一听就明白,合乎临床实际。
其他如“寒在骨髓与热在骨髓”、“桂枝不中与之”、“呕吐与咳吐”、“麻黄去沫”、“瞑目与目瞑”、“渴与消渴”、“脾约与脾弱”、小青龙汤和小柴胡汤方后注“渴去半夏”等等问题,先生理论联系实际,论说合乎文理、医理、事理,其思路与方法尤有创新性与启发性。
《伤寒论》历代注家无数,至今争鸣尤酣。但都难以超越前人,少有新见。先生潜心研究数十年,对《伤寒论》进行全面注释,从原则方法到内容形式,不袭他人成法,不落他人窠臼,独树一帜,以深入准确地体悟经典精义为基础,建构起全新的《伤寒论》诠释体系。新诠释体系具有原则新、思路新、内容新、方法新、形式新五个鲜明的特点。
, 百拇医药
此外,先生在《伤寒论图表解》里,采取图文并用的形式,在《伤寒论》研究史上第一次把深奥的理论用浅显明白的图文表述得淋漓尽致,以简洁直观的结构图演绎原文的内在逻辑,把症状病机、治疗思路、组方用药之间的因果关系一清二楚地展现出来。在《伤寒论通释》中,每条原文之后附列《脉经》、《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相对应的条文进行校读。对每条原文进行诠释,内容包括释义、解词、阐发、书证、前后连贯、比较、互相印证等,根据不同的条文,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这种用各个不同传本进行系统、全面、深刻地校读、训释、诠解,是古今《伤寒论》研究中少见的新颖形式。先生还精心编制了“条文分类速览”表,抓住关键词,便于查找、记忆,一目了然。
总之,由《伤寒论疑难解读》、《伤寒论通释》、《伤寒论图表解》所建构起的《伤寒论》诠释新体系已初步完成,从而形成了先生自己的在国内学术界独树一帜的、棱角分明的、原创性的《伤寒论》研究、诠解新体系。学术界专家评论认为:其特点是全新的诠解原则,清新的诠释思路,独到的学术见解,不落俗套的诠解内容,新颖的表现形式,考究理论背景,追求条文本义,透析百家争论,在《伤寒论》的研究方法上辟出一条新径,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李心机教授所创建的《伤寒论》诠释新体系,必将在《伤寒论》学术史乃至中国医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百拇医药( 林士毅 滕依丽)
从成无己全面注解《伤寒论》开始,历代注家常常恪守“注不破经,疏不破注”的传统,不求甚解地承袭前人注解,因因相袭,并且把后人的想法主观地强加于《伤寒论》。而且后世注释《伤寒论》的书籍,东抄西袭,前后矛盾者比比皆是,严重地阻碍了对《伤寒论》理论的正确理解。
先生积40年研究之体会,正本清源,分辨是非,洞悉百家争论,寻求仲景原旨,另起炉灶,在六年内连著三部专著,深入浅出,由博返约,论据确凿,方法科学,观点独到,发聋振聩,基本架构起《伤寒论》诠释的新体系,有助于促进《伤寒论》学术研究从低水平的重复走向深入。
, 百拇医药
1.回归文化医学背景,运用东方传统思维——诠释新体系的理论根基
先生认为,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处处弥漫和体现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伤寒论》的产生,首先是以先秦文化为经纬编织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大背景,其次是以《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文献融汇成的医学背景。《伤寒论》的基本理论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基因,又放大了《黄帝内经》等医学文献的理论质点。因此,只有把《伤寒论》置于上述两个大背景中去认识,对其进行文化与医学层面的纵深阐释和挖掘,才有可能探测到其理论深度。
《伤寒论》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所固有的思维方法,因此要读懂《伤寒论》必须依靠和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先生用“琢磨”两个字来概括,只有通过“琢磨”,才能还原张仲景的想法,才能追寻到张仲景的理论思路。
这种“琢磨”思维方法先生举了个形象的例子: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在“空中飞舞”,只需通过“飘带”去想像;这与欧洲的绘画和雕塑艺术中,飞舞中的“天使”必须有“翅膀”不同,在那种思维方式中,没有“翅膀”是飞不起来的。要理解中医学和《伤寒论》的真谛,主要依靠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人的思维方法,从“象”中求“意”,宛若从“飘带”中理解“飞”的含义,而不是从“形”中求“实”。
, 百拇医药
这种思维方式还可以概括为“悟”字。“静能生悟”,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对中医学的真谛有所体悟。先生可谓深谙此理,潜心数十年,静悟《伤寒论》之理,才有今日之成就。
2.用校读之法,从仲景原著找答案——诠释新体系的核心方法
为打破《伤寒论》的“误读传统”, 先生提出的“让《伤寒论》自己诠解自己”、“让张仲景自己为自己作注释”的学术主张。“在对《伤寒论》六病诸篇等出自仲景(或叔和)之手的文献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找出由于误读而导致的疑点和难点,尽量从仲景书中找出无可辩驳的确证,在这些确证的支持下,作出符合仲景理论思路的解释。”即主张从《伤寒论》自身找答案,只有遵循这个原则,破译难点,解读疑点,才有可能寻到《伤寒论》的理论思路。
在这一学术思想的指导下,先生进一步指出,学习和研究《伤寒论》,要学会运用校读的方法,要学会利用本证本训的方法。校读法,如邵冠勇先生所言:“乃是一种读书的方法,即寓校于读中,将有关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的读书方法。”与一般阅读方法比起来,这是一种深入扎实的读书方法,是带研究性质的读书方法,是弄明白《伤寒论》的重要方法。本证本训,是指从原著中找出固有之证据和训释,它是解释《伤寒论》中有关疑点、难点的重要依据。与今本《伤寒论》关系密切的资料,莫过于各个不同的传本。因此《脉经》、《金匮玉函经》、《千金冀方》以及《太平圣惠方》中有关《伤寒论》的内容,还有赵刻宋本《伤寒论》中的《平脉法》、《辨脉法》、《伤寒例》以及诸可诸不可各篇,都是研读《伤寒论》不可少的校读资料。从这些文献中寻找根据,通过分析、比较、推演,得出合理的、客观的结论,而不是盲目沿袭后人之说,不求甚解,以讹传讹。另外,在药物和方剂方面,要与几乎和《伤寒论》同时代的《神农本草经》,及稍晚于《伤寒论》的《名医别录》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校读。
, 百拇医药
3.理论联系临床,诠释合乎文理、医理、事理——诠释新体系的强大生命力
《伤寒论》是仲景临床经验的总结,是一部奠定中医学辨证体系的临床著作。因此,研究《伤寒论》要紧密结合临床,那种离开临床,闭门造车,学究式的研究方法必然是错误的。先生以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基础,始终坚持诠释合乎文理、医理、事理的思路。请看下面的例子。
“潮热”这一术语在《伤寒论》中出现10多次,自成无己释为“若潮水之潮,其来不失其时也,一日一发,指时而发”后,历代因因相袭,直至今日的教科书仍然承袭此误,解为“发热如大海涨潮一样,多于午后定时而发”。先生指出,此说不合医理,阳明病除了午后潮热,其他时间发不发热?上午发热就不叫“潮热”了?通过对《伤寒论》前后条文的校读,演绎仲景思路,先生认为潮热不含有发热与时间的关系,而是表述病人发热的感觉,即是在持续发热的同时,有一阵阵的如潮水上涌的烘热感,其时病人发热加重,反映里热外蒸的病势。这种发热的现象可以不定时的出现,由于天人相应,故以午后尤甚。先生解释顺应医理,符合事理,确能为临床诊病提供依据。
, http://www.100md.com
对54条“先其时发汗”一直解为在发汗之前给药,有人甚至以治月经病为例解释。先生联系临床,认为此说大误,月经定期来潮,其时可定,发热汗出,其时不定,何谈其先?所谓“先其时”即在发热汗出初露倪端时径先发汗,含有急汗之意。在临床上开完处方嘱病人于汗出前服药,病人肯定不明白;告诉其于感觉将要出汗时赶快服药,病人一听就明白,合乎临床实际。
其他如“寒在骨髓与热在骨髓”、“桂枝不中与之”、“呕吐与咳吐”、“麻黄去沫”、“瞑目与目瞑”、“渴与消渴”、“脾约与脾弱”、小青龙汤和小柴胡汤方后注“渴去半夏”等等问题,先生理论联系实际,论说合乎文理、医理、事理,其思路与方法尤有创新性与启发性。
《伤寒论》历代注家无数,至今争鸣尤酣。但都难以超越前人,少有新见。先生潜心研究数十年,对《伤寒论》进行全面注释,从原则方法到内容形式,不袭他人成法,不落他人窠臼,独树一帜,以深入准确地体悟经典精义为基础,建构起全新的《伤寒论》诠释体系。新诠释体系具有原则新、思路新、内容新、方法新、形式新五个鲜明的特点。
, 百拇医药
此外,先生在《伤寒论图表解》里,采取图文并用的形式,在《伤寒论》研究史上第一次把深奥的理论用浅显明白的图文表述得淋漓尽致,以简洁直观的结构图演绎原文的内在逻辑,把症状病机、治疗思路、组方用药之间的因果关系一清二楚地展现出来。在《伤寒论通释》中,每条原文之后附列《脉经》、《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相对应的条文进行校读。对每条原文进行诠释,内容包括释义、解词、阐发、书证、前后连贯、比较、互相印证等,根据不同的条文,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这种用各个不同传本进行系统、全面、深刻地校读、训释、诠解,是古今《伤寒论》研究中少见的新颖形式。先生还精心编制了“条文分类速览”表,抓住关键词,便于查找、记忆,一目了然。
总之,由《伤寒论疑难解读》、《伤寒论通释》、《伤寒论图表解》所建构起的《伤寒论》诠释新体系已初步完成,从而形成了先生自己的在国内学术界独树一帜的、棱角分明的、原创性的《伤寒论》研究、诠解新体系。学术界专家评论认为:其特点是全新的诠解原则,清新的诠释思路,独到的学术见解,不落俗套的诠解内容,新颖的表现形式,考究理论背景,追求条文本义,透析百家争论,在《伤寒论》的研究方法上辟出一条新径,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李心机教授所创建的《伤寒论》诠释新体系,必将在《伤寒论》学术史乃至中国医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百拇医药( 林士毅 滕依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