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药基础 > > 泻下药
编号:10520944
泻下药
http://www.100md.com 世界科学预测协会
     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本类药物主要作用是泻下通便,以排除胃肠积滞、燥屎及有害物质(毒、瘀、虫等);或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之邪通过泻下而清解;或逐水退肿,使水湿停饮随从大小便排除,达到祛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

    根据本类药物作用的特点及使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及峻下逐水药三类。其中攻下药和峻下逐水药泻下作用峻猛,尤以后者为甚;润下药能润滑肠道,作用缓和。

    使用泻下药应注意的是:里实兼表邪者,当先解表后攻里,必要时可与解表药同用,表里双解,以免表邪内陷;里实而正虚者,应与补益药同用,攻补兼施,使攻邪而不伤正。攻下药、峻下逐水药,其作用峻猛,或具有毒性,易伤正气及脾胃,故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经期应当忌用。应用作用较强泻下药时,当奏效即止,慎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应用作用峻猛而有毒性泻下药时,一定要严格炮制法度,控制用量,避免中毒现象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攻下药:本类药物多为苦寒,其性沉降,主入胃、大肠经。具有较强的泻下通便作用,并能清热泻火。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之证。应用常辅以行气药,以加强泻下及消除胀满作用。若治冷积便秘者,须配用温里药。

    具有较强清热泻火作用的攻下药,又可用于热病高热神昏、谵语发狂;火热上炎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以及火热炽盛所致的吐血、衄血、咯血等上部出血证。上述病证,无论有无便秘,应用本类药物,以清除实热,或导热下行,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此外,对痢疾初起,下痢后重,或饮食积滞,泻而不畅之证,可适当配用本类药物,以攻逐积滞,消除病因。对肠道寄生虫病,本类药与驱虫药同用,可促进虫体的排出。根据“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理论指导,目前临床上常以攻下药为主,配伍清热解毒药、活血祛瘀药等,用于治疗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急腹症,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攻下药的应用开辟了新的临床用途。

    大黄 芒硝 番泻叶 芦荟

    润下药:本类药物多为植物种子和种仁,富含油脂,味甘质润,多入脾、大肠经,能润滑大肠,使大便软化易于排出。适用于年老津枯、产后血虚、热病伤津及失血等所致的肠燥津枯便秘。使用本类药物还应根据不同病情,配伍其他药物。若热盛津伤而便秘者,配清热养阴药;由于血虚者,配补血药;若兼气滞者,可与行气药同用。

    具有润下作用的药物,除本节收载的以外,常用的还有瓜蒌仁,柏子仁、杏仁、桃仁、决明子、蜂蜜、当归、肉苁蓉、(生)何首乌等,均散见于其他章节,学习时应加以联系对照。

    火麻仁 郁李仁

    峻下逐水药:本类药物大多为苦寒有毒,泻下作用峻猛,药后能引起剧烈腹泻,使体内潴留的水液随从大便排出,部分药物还兼有利尿作用。适用于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等正气未衰之证。

    本类药物有毒而力峻,易于损伤正气,临床应用当“中病则止”,不可久服。体虚者慎用,孕妇忌用。对水肿、臌胀属于邪实而正虚者,在使用本类药物时,要注意处处固护正气,可采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方法施治。还要注意本类药物的炮制、剂量,用法及禁忌等,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甘遂 京大戟 牵牛子 巴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