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527653
补益方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月30日 杏林在线
     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 四物汤 归脾汤 六味地黄

    一贯煎 左归饮 肾气丸 右归丸

    1.补气方

    补气方用于肺脾气虚证,如气短声低、神疲乏力、面色光白、头晕自汗、纳差便溏、或脱肛、子宫脱垂、脉弱等。常以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等补气药为组成方剂。代表方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

    四君子汤

    《局方》

    组成:党参12克 炙甘草4.5克 茯苓9克 白术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养胃、甘温益气。
, http://www.100md.com
    主治:脾胃气虚、运化力弱。症见面色萎黄、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脉细弱。

    方解:本方为治脾胃气虚的基本方。 方中党参甘温扶脾养胃,补益中气,使脾胃健旺、增进运化力,资生气血为主药。脾虚易生湿、白术苦温、能健脾燥湿,扶助运化为补药。茯苓甘淡,助白术健脾利湿为佐药。炙甘草甘温,补中和胃作为使药。

    临床应用:

    1.本方长于补中气、健脾胃、很多补益方都从此方加减化裁而成,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胃功能减退,消化力弱,各种慢性病出现的脾气虚弱均可加减应用。

    2.脾胃虚弱兼有气滞,胸腹胀闷不舒,可加陈皮理气化滞,称为导功散,如小儿食少便溏,消化不良的脾气虚适用。

    3.脾胃气虚兼有痰湿,咳嗽痰多,痰清稀,气短者可加半夏、陈皮理气化痰称六君子汤。
, 百拇医药
    4.脾胃气虚,寒湿滞留中焦 ,脘腹胀痛, 呃逆嗳气,呕吐腹泻,舌苔白腻等加陈皮,法半夏、木香、砂仁可以行气止痛、降逆化痰,名为香砂六君子汤。

    在上述四君子汤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临床辩证,加用行气和胃,理气化滞,燥湿化痰药,临床上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汤及妊娠恶阻,属于脾胃气虚者均可选用。据报导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溃疡,有效率为90%,治愈率达50%。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组成:黄芪15克 白术10克 党参15克 当归6克 陈皮6克 柴胡5克 升麻5克 炙甘草5克。

    功效:调补脾胃、益气升阳。

    用法:水煎服。
, http://www.100md.com
    主治:脾胃气虚及气陷。症见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嫩色淡、脉虚或身热有汗、渴喜热饮、或脱肛、子宫脱垂、久痢、久 疟等证.

    方解:本方主要用治脾胃气虚、 中气下陷。 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党参、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辅药;脾胃为气血营卫生化之源;脾虚易致气滞,故用陈皮理气化滞;升麻、柴胡协同芪、参升阳陷;气虚则血虚,故用当归补血和营,均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凑补中益气,升阳固表,强健脾胃之功。

    临床应用:

    1.素体气虚,易患感冒,或气虚外感发热不退,身倦多汗等症,可用本方治疗。

    2.本方亦可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眼睑下垂等证。若加入积壳或积实可使内脏平滑肌收缩有力,肌张力增强,效果更好。

    3.凡一般慢性疾病,症见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少气懒言,自汗体倦,动则气促,舌淡脉虚等,亦可加减使用。
, 百拇医药
    2.补血方

    补血方用于血虚证, 如面色萎黄、爪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月经量少色淡等。常用熟地黄、当归、芍药等补血药为主组成方剂。因“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补血方常配用党参、黄芪之类,以益气生血。代表方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等。

    四物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熟地黄15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川芎6克。

    用法:为粗未,每服三钱,水煎,空腹热服。功效:补血调血。

    主治:血虚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一切血虚证而见舌淡、脉细者。

    方解:方中以熟地黄滋肾补血,以养胞宫,用为主药;肝肾同源,肾虚则肝血亦虚,故辅以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再以白芍养血和阴、川芎活血行气,畅通之血,使补而不滞,营血调和,均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具有补血调血的作用,故用于血虚血滞之证,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尤为多用。
, http://www.100md.com
    临床运用:

    1.本方证兼见气虚者, 可加党参、 黄芪以补血生气,可加桃仁、红花、白芍易赤芍、以活血祛瘀;血虚有寒,加肉桂,炮姜以湿养血脉;血虚有热加黄苓、丹皮、熟地易生地,以清热凉血;欲其行血,则以白芍易赤芍;欲其止血,则去川芎加入阿胶、棕榈炭等。

    2.血虚血滞痛经,而见月经血淡,经行不畅,少腹作痛,可加香附,延胡索以行气解郁调经止痛。

    3.血虚头痛、头晕、可加白芷、藁本以祛风止痛。

    使用注意:脾胃阳虚、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归脾汤

    《济生方》

    组成:白术9克 茯神10克 黄芪12克 龙眼肉10克 酸枣仁10克 党参12克 炙甘草5克 克当归10克 远志10克 木香10克。
, http://www.100md.com
    用法:加生姜6克大枣3枚水煎服。

    功效: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主治:

    1.心脾两虚, 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健忘、 失眠、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色淡白、脉弱。

    2.脾虚不摄所致的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以及皮下出血等证。

    方解:方中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使脾胃强健、则气血自出、气能统血为主药;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使气固血充,为辅药;龙眼肉,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均为佐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凑益气健脾、补血养心之效。

    临床应用:

    1.用于心脾两虚的心悸、失眠;对于脾虚血少的血证,可加入阿胶、首乌、鹿角霜等补血、止血药同用。
, 百拇医药
    2.月经后期,色淡量少, 或停经再生 ,淋沥不断,以及月经过多,伴有头晕、心悸、体倦等心脾两虚见症,可用本方治疗。

    3.可用于久病体虚遗精、盗汗、自汗、脏躁等证。

    3.补阴方

    补阴剂主要用于肝肾阴虚,症见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失眠、夜梦遗精、消渴、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常用地黄、麦冬、龟板等甘寒养阴药物为主组成方剂,代表方如六味地黄丸,一贯煎等。

    六味地黄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240克 山萸肉120克 山药120克 泽泻90克 茯苓90克 丹皮90克。

    用法:研未,炼蜜为丸或作汤剂煎服。
, 百拇医药
    功效: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或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消渴、虚火牙痛、舌燥喉痛、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解:方中熟地黄滋肾填精,为主药;辅以山药补脾固精,山萸肉养肝涩精,称为三补。又用泽泻清泻肾火,并防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以助山药之健运,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萸肉之温,共为经使药,谓之三泻。六药合用,补中有泻,寓泻于补,相辅相成,补大于泻,共凑滋补肝肾之效。

    临床应用:

    1.本方为补阴之代表方,加黄柏、知母,名知柏地黄丸,其滋阴降火之力更大,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等证;各加入枸杞子、菊花,名杞菊地黄丸,着重滋补肝肾以明目,用于肝肾不足所致之视物不清及眼睛涩痛等症;若加五味子、名都气丸,用于肾虚气喘、呃逆等症;若加麦冬、五味子,名麦味地黄丸,用于肺肾阴虚,咳嗽吐血,潮热盗汗等症。
, 百拇医药
    2.本方对于神经衰弱、肺结核、糖尿病、甲状机能亢进、肾结核、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于肝肾阴虚者,均可加减使用。

    3.本方加入当归、柴胡、五味子等治疗球后视神经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有一定疗效。

    一贯煎

    《柳洲医话》

    组成:北沙参9克 生地18克 麦冬9克 当归9克 枸杞9克 川楝子6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所致的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等症。

    方解:方中用生地黄滋养肝肾、为主药;辅以北沙参、麦冬、枸杞滋阴养肝,以加强养阴作用;佐以当归养血和肝;使以川楝子疏肝泄热,使肝气条畅,则郁热可除。诸药合用,使肝体得养,肝气条达,则上述诸症自除。
, 百拇医药
    临床应用:

    1.本方为治阴虚胁痛的常用方, 如热盛加黄连、 黄芩、天花粉、如便秘、加瓜萎仁、火麻仁; 虚热、加地骨皮;阴亏、加石斛;痰多加贝母、瓜萎;腹痛、加白芍、甘草;胁痛、加鳖甲。

    2.用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胃炎等属阴虚气滞者可酌用,一般肝区疼痛,可加丹参、 白芍以和血、柔肝止痛;食后胃胀可加砂仁、鸡内金;如见失眠、可加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夜交藤等。

    使用注意:兼有停痰积饮者禁用。

    左归饮

    《景岳金杯》

    组成:熟地8-50克 山药6克 枸杞6克 茯苓6克 山萸6克 炙草5克。

    用法:水煎服。
, http://www.100md.com
    功效:补益肾阴。

    主治:真阴不足,腰酸遗泄、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积、舌尖红、脉细数。

    方解:左归饮源于六味地黄丸,方中重用熟地,滋肾填阴为主;山萸、枸杞加强滋肾阴养肝血为辅;茯苓渗湿健脾为佐、炙草,山药益气健脾,合并诸药而俱有益肾养肝健脾之功效。其与六味地黄丸不同处,在于本方适用于真阴虚而火不旺者,故不用泽泻、丹皮之清泻、纯为壮水之剂。

    临床应用:

    1.主要用于腰酸咽干、舌尖红、脉细数之肾阴不足证。

    2.各兼有脾胃运化力弱,应加陈皮、砂仁等理气醒脾;盗汗甚者加入五味子等敛阴止汗;口渴重者加沙参、天花粉等生津止渴。

    4.补阳方
, 百拇医药
    补阳方主要用治肾阳虚证,虚见腰膝酸软,腰以下有冷感,下肢软弱,虚喘耳鸣,或阳痿早泄、小便不利,溺后余沥,尿频等常用附子、肉桂、杜仲、肉苁蓉等甘温补阳药为主组成方剂。代表方如肾气丸。

    肾气丸

    《金匮要略》

    组成:熟地黄240克 山药120克 山茱萸120克 泽泻90克 茯苓90克 丹皮90克 肉桂30克 附子30克。

    用法:为末。炼蜜为小丸,每服9克,或作汤剂。

    功效:温补肾阳。

    主治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腿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小便不利或尿频,脉虚弱,以及痰饮,脚气,消渴等证。

    方解:方中以附子、肉桂温补肾阳为主药,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为辅助药,二者合用,使阴阳协调,肾气充足,肾阳虚证自然消除。本方宗旨,正如《景岳全书》所说:“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穷”。即甘温补肾阳之药往往与甘润补肾阴的药物同用,才能阴阳相互为用。
, 百拇医药
    临床应用:

    1.多用于慢性肾炎,糖尿病,腰痛,以及性神经衰弱等,以肾阳不足为要点。

    2.本方加牛膝、车前子,名济生肾气丸。其利尿消肿之力更强,可用于肾阳不足,腰重脚肿、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右归丸

    《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8-50克 山药6克 枸杞6克 山茱萸3克 炙草5克 肉桂4克 杜仲6克 制附子7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腰痛腰酸,肢冷,神疲,舌淡苔白,脉沉细。

    方解:熟地、山药、山萸、枸杞培补肾阴;肉桂、附子温养肾阳、炙甘草补中益气,杜仲强壮益精。共凑温补肾阳之效。

    临床应用:

    本方辩证要点是肾阳不足、 命门火衰、气祛神疲、畏寒肢冷、阳萎、滑精、腰酸膝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各气短者加人参、白术;火不暧土、泄泻腹痛者宜加炮姜、肉豆寇;若血虚血滞、加当归。,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