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医业资讯 > 正文
编号:10531208
“多仔丸”致多胞胎增多卫生部表态杜绝滥用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17日 医业网
     人民网北京2005年2月1日讯记者王淑军今天从北京妇产医院等医疗机构了解到,2004年医院接生的双胞胎比以往明显增多,医生怀疑跟育龄妇女服用促排卵药物“多仔丸”有关,并提醒育龄妇女:不要滥服“多仔丸”,以免危害母子健康。卫生部有关负责人就此指出,“多仔丸”属处方类药,各级有生殖辅助技术业务的医疗机构和药品管理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杜绝“多仔丸”的滥用。w'(y\1, 百拇医药

    据介绍,近年来,为规避计划生育政策同时达到多要孩子的目的,各地不少育龄妇女悄悄服用“多仔丸”类药。广州妇婴医院2004年双胞胎接生率比往年增加了近一倍,占每月接生率的2%—3%。两年前,该院平均每月接生的双胞胎只有6例,而2004年每月接生9—12例。北京妇产医院的情况与此类似,该院产科主任医师王琪告诉记者,2004年她所负责的产科病房接生双胞胎30余例,与前些年相比呈明显增多的趋势,而这样的产科病房该院就有6个。w'(y\1, 百拇医药

    “多仔丸”在医学上被称为“促生性排卵药物”,主要是通过使妇女在排卵期排多个卵,增加多个精卵结合的机会,产生异卵多胞胎。近年临床发现,其副作用太大,产科医生都已尽量避免使用。王琪介绍,今年1月初她就接待过一产妇,就是早期服用“多仔丸”怀上双胞胎,不久患上促排卵刺激综合征,呼吸困难,不得已用上呼吸机,到第二十九周至三十周时,又患有中毒妊娠综合征。w'(y\1, 百拇医药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妇女卫生处王斌处长认为,“多仔丸”是处方药,它的流入社会,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医生开处方不是按病情而是根据病人要求,随意性大;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目前对促排卵药物并没有特殊规定,只要是正规药店均可销售。因此,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规范生殖领域的医疗活动,不要乱开处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切实加强处方药在药店的销售管理,堵住这一漏洞。w'(y\1, 百拇医药

    滥用“多仔丸”害处多(延伸阅读)w'(y\1, 百拇医药

    调查表明,滥用“多仔丸”,直接导致育龄妇女的异常排卵,而且多胎妊娠本身就是高危妊娠,会使孕妇流产率比正常妊娠增加10%,早产率增加20%,胎儿死亡率高达135‰,并极易引起产妇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贫血、产时大出血等并发症,造成多胞胎子女智力发育滞后、畸形的比例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