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1993年第3期
编号:10693402
茵椒醋汤治疗胆道蛔虫症112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1993年7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3年第3期
     山东省平度市中医院 山东省平度市-266700

    项目负责人:孙守江

    收稿日期 1992-12-28 修回日期 1993-05-23

    主题词 胆道疾病/寄生虫学;蛔虫病/治疗;茵椒醋汤;中草药/治疗应用

    

    Subject headings
biliary tract diseases; ascariasis/therapy;drugs, Chineses herbs/therapeutic use

    孙守江,茵椒醋汤治疗胆道蛔虫症112例疗效观察.新消化病学杂志,1993;1(3):184-185

    笔者自1968年起,应用自拟茵椒醋汤治疗胆道蛔虫症112例. 作用迅速,疗效显著.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968-1992年门诊患者80例,病房患者32例,共112例. 诊断标准:发作性上腹部绞痛或钻顶样痛,突起突止,发作时碾转不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 面色苍白,伴恶心呕吐或呕吐蛔虫,剑下压痛而无腹肌紧张. 合并感染时可有持续性右上腹部痛、发热、黄疸及白细胞增高,局部出现腹肌紧张感. 大便内查到蛔虫卵或B超和X线检查证明胆道或十二指肠内有蛔虫者. 凡具备以上三条者或具备加二条者均可确诊. 年龄3岁~55岁,平均18.5岁,其中10岁~20岁年龄组62例,占55.4%,男50例,女62例,其中农村患者94例,占83.9%. 病程0.5d~8d,平均2.6d. 初次发病者70例,二次发病者30例,三次以上发病者12例. 合并感染者30例,占26.8%.112例中大便检查蛔虫卵全部阳性. 31例进行B超检查,发现胆道内有蛔虫阴影者24例. 28例进行X线透视,见十二指肠内有蛔虫条索阴影者18例. 6例进行十二指肠纤维镜检查,检出蛔虫者5例. 10例进行十二指肠引流,其引流液皆有白血球或脓球,其中蛔虫卵阳性者7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除36例门诊患者经系统检查后直接应用茵椒醋汤外,其余76例患者皆经过驱虫、输液、解痉止痛、抗感染、封闭及针灸等综合治疗无效后,而改用茵椒醋汤治疗的. 方药组成:茵陈30g、川椒10g,加水180mL~200mL,煎成150mL~160mL. 再兑食醋50mL,分2~3次服,1剂/d. 12岁以下小儿服1/2~1/3剂量.

    2 结果

    服1剂在24h之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者76例,占67.9%;服二剂在48h之内症状体征完全消化者24例,占21.4%,服三剂在72h之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者10例,占8.9%;服四剂在96h之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者2例,占1.8%;112例患者全部治愈. 平均治愈时间35h.

    3 讨论

    胆道蛔虫症属祖国医学之蛔厥,可继发感染. 茵陈苦寒具有清热利胆、安蛔退黄作用,川椒辛温具有温中止痛、杀蛔消积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茵陈内含6.7—二甲氧基香豆素,有解热利胆作用,其幼苗中含有绿原酸是利胆消炎的主要成分,川椒内含有挥发油异茴香醚和牛儿醇有明显的麻痹蛔虫体作用,使其麻痹之尾端蜷曲后拉,有利于钻入胆道内的头端退出. 加食醋的目的是改变胃肠道的酸度而制蛔. 茵椒醋汤不仅是茵陈、川椒及食醋三种药味的简单相加,而是三种药味相配合,相辅相成,切中蛔厥之病机,发生协同增效复杂效果,使“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 故作用迅速,疗效显著,无副作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