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1995年第4期
编号:10694142
多种细胞因子瘤体内注射治疗少血管型肝转移癌15例
http://www.100md.com 1995年12月20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5年第4期
     济南军区总医院 1放射科 2药剂科 3消化科 山东省济南市 250022

    项目负责人:谢宗贵收稿日期:1995-04-13 接受日期:1995-05-12

    主题词 细胞因子;肝转移癌

    谢宗贵,崔苏镇,黄文,王要军.多种细胞因子瘤体内注射治疗少血管型肝转移癌15例.新消化病学杂志,1995;3(4):250-251

    我们将白细胞介素2(rIL-2),γ干扰素(γ-IN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3种细胞因子混合,对15例少血管型肝转移癌行经皮穿刺瘤体内注射,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 百拇医药
    1.1 对象 肝转移癌15例,其中源于直肠癌5例,胃癌4例,胰腺癌2例,前列腺癌2例和乳腺癌2例.男13例,女2例;年龄32-57岁,平均41岁.瘤体4.5cm×5.5cm-8.5cm×9.0cm,平均6.0cm×6.8cm.

    1.2 方法 15例患者均为预行TACE而做肝动脉造影,但造影片示转移灶为少血管型,故只行肝动脉灌注化疗,一般用药为5-Fu 1.0g-1.25g,MMC 10-20mg.2周后在CT片定位和电视透视下行肝转移癌瘤体内穿刺.穿刺针为自制22G端孔和多侧孔穿刺针,长18cm.透视证实针尖在瘤体内,经穿刺针注入多种细胞因子混悬液.将rIL-2 20万U,r-INF 100万U,TNF 100万U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15mL混悬液行瘤体内注射.术毕患者平卧8h以上.瘤体内注射每周1次,共4次.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抗癌治疗.

    2 结果

, 百拇医药     2 .1 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疗程结束后3例肝区疼痛明显改善.8例CEA增高者6例降低50%以上.4例胃癌肝转移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增高者治疗后2例降至正常.

    2.2 肝转移癌瘤体变化 15例患者疗程结束后1月CT片示4例瘤体内出现坏死之低密度区,坏死率10%-30%不等.2例瘤体分别缩小20%和35%.原CT片5例转移灶边缘与正常肝组织界限不清,治疗后3例癌灶边缘变清晰,似有假包膜形成.肿瘤轻度增大者2例,无变化者4例.

    2.3 并发症 瘤体内多种细胞因子注射后,肝区中度疼痛出现9例次,发热寒颤者18例次.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未见其他 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细胞因子rIL-2, r-INF和TNF均有直接杀伤和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还能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三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瘤效应[1].实验证明,肝癌瘤体内注射细胞因子,可促进瘤体内和瘤周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的聚集,从而解除了肿瘤局部的免疫抑制状态,有利于机体自身抗肿瘤作用的发挥[2].说明细胞因子瘤体内注射对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转移性肝癌瘤体内多种细胞因子注射尚未见文献报道.对于约占20.5%的少血管型肝转移癌,肝动脉途径的介入治疗方法疗效差,经皮瘤体内穿刺注射可能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我们的结果说明多种细胞因子联合瘤体内注射对少血管型肝转移癌有较肯定的治疗作用.采用端孔和多侧孔细针瘤体穿刺,既能使细胞因子悬液向多个方向渗透,亦可明显减轻肝穿刺并发症.根据CT片进行定位,直接在透视下穿刺,方法简便.我们认为瘤体内多细胞因子注射方法简便,疗效较肯定,并发症少,为少血管型肝转移癌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尝试.
, http://www.100md.com
    4 参考文献1 曹雪涛.白细胞介素-2的基础与临床.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21-130

    2 Konno H, Yamashita A, Tadakum T, et al. Inhibition of growth of rat hepatoma by local injection

    of liposome containing recombinant interlukin-2.Antitumor effect of IL-2 liposome. Biotherapy, 1991;3(3):211-21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