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1996年第2期
编号:10694723
酶学检查在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1996年2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6年第2期
     1河北省沧州卫生学校 沧州市 061001 

    2
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

    项目负责人
侯振江, 061001, 沧州市, 河北省沧州卫生学校. 收搞日期 1995-04-13

    关键词 胃肿瘤; 酶类

    侯振江, 张宗英, 李永乾.酶学检查在胃癌诊疗中的应用.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2):92-93

    研究表明,酶学检查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监测均具有一定价值.本文就酶学检查在胃癌诊疗中的应用概述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

    PG是胃粘膜分泌的一种消化酶前体.琼脂电泳[1]可分为7种PG同工酶原,依其免疫原性和生化性质可分为PGⅠ(PG1-5)和PGⅡ(PG6-7)两个亚型.137例胃癌和288例对照组血清PGⅠ、PGⅡ测定结果表明[2],胃癌患者PGⅠ及PGⅠ/PGⅡ比值均明显降低.正常人胃粘膜中PGⅠ、PGⅡ阳性率均为100%;胃粘膜异常增生时,其阳性率和强度显著降低,PGⅠ为37.8%,PGⅡ为11.1%;早期胃癌阳性率降至最低值,PGⅠ为23.1%,PGⅡ均呈阴性,但进展期胃癌PG表达较早期胃癌高,PGⅠ为57.1%,PGⅡ为22.9%,可能是部分保留分泌功能的癌变细胞增殖的结果[3].PG水平可反映胃粘膜的功能状态,其变化可作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指标.血清PGⅠ、PGⅡ及其比值测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萎缩性、肠腺化生的严重程度.正常人SPGⅠ含量为59.6±14.5μg/L,SPGⅠ/SPGⅡ比值为6.1±2.4.萎缩性胃炎和肠腺化生者SPGⅠ为37±18.2μg/L,SPGⅠ/SPGⅡ为3.7±2.4,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01),其降低程度与萎缩性胃炎的病变部位,胃底粘膜萎缩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例早期胃癌患者SPGⅠ含量分别为20.8和13.5μg/L.肠型胃癌者SPGⅠ,SPGⅠ/SPGⅡ比值明显降低,而胃癌SPGⅡ均增高,与正常人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01).鉴于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与肠型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SPGⅠ明显降低,可预示肠型胃癌的危险性增加.Reid等[4]对48例胃癌患者SPGⅠ回顾性研究发现,40%患者在被证实胃癌前其值即明显下降,而对照组仅降低6%,故作者提出SPGⅠ降低可作为胃癌危险因素的亚临床指标.也有人认为PGⅠPGⅡ比值作为胃癌及癌前病变指标比SPGⅠ更有价值.Yamayuchi对74例经全胃切除后胃癌患者尿PGI测定,其中22例升高.[JP2]在这22例中18例经临床证实为胃癌复发,2例无临床复发体征而PGⅠ升高者经B超和CT证实胃癌复发,复发和无复发者尿PGⅠ阳性率分别为52.6%(20/38)和5.65(2/36),因此作者提出尿PGⅠ是胃癌复发的敏感标志物.
, 百拇医药
    2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

    GST是一种细胞内的结合与转运蛋白.根据酶学、免疫学、理化及结构特点可分为三大类:GST-α,GST-μ和GST-π.前两者主要存在于成人肝脏,后者主要见于肾脏、胎盘及胎儿肝脏.正常血清中GST-π水平为9.2±3.1μg/L,消化系统肿瘤均明显增加,以15.4μg/L(x-+2s)为界,胃癌的阳性率为61.3%,Ⅰ期增高率为47.6%,Ⅲ,Ⅳ期则达80%,且Ⅲ,Ⅳ期患者SGST-π含量明显高于Ⅰ,Ⅱ期.尹宗柱等 [5]发现胃癌及癌前病变中也有较高的GST-π表达,胃癌阳性率达95%以上,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常增生病例阳性率分别为85%和100%,而22例正常胃粘膜中仅2例呈弱阳性.胃癌患者手术前后SGST-π动态观察发现,手术前2例患者SGST-π均增高,手术后立即下降,2周后降至正常.化疗早期SGST-π水平都增高,这可能是获得性药物抵抗和肿瘤实体内GST增高所致,但随着化疗方案的改变而降低.
, 百拇医药
    3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

    GPDA存在于人体唾液腺,颌下腺等组织和唾液、血液等体液中.肝胆疾病时增高,胃癌时则降低.以正常人SGPDA活力均值(54.84±10.97U/L)±2SD(33-77U/L)为鉴别良恶性病变的临界值,胃癌组<33U/L者占75%,胃肠道良性疾病仅占17.39%[6].肝癌组>77U/L者占66.7%,而肝硬变组仅占3%.因此SGPDA测定在胃癌、肝癌及其它消化道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上有一定价值,并可作为胃癌诊断和普查筛选的有用指标[8].

    4 乳酸脱氢酶(LDH)

    正常胃液中LDH主要来自上皮细胞的主动分泌和脱落细胞的分解释放.综合国内文献报告[7],313例胃病患者胃液LDH活性,胃癌与对照组和萎缩性胃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胃溃疡、浅表性胃炎患者胃液LDH均值为1380U/L,均为阴性,电泳未显示LDH同工酶区带.87例萎缩性胃炎LDH均值为2160U/L,阳性率为10.3%,其中9例阳性者均为中度或重度萎缩性胃炎伴有肠腺化生,其同工酶为LDH4>LDH5>LDH3>LDH2>LDH1 [8].93例胃癌患者胃液LDH均值为6790U/L,约为正常的2.3倍,阳性率为89.2%.不同分期LDH活性也有明显差异,故可监测病情.其同工酶谱为LDH5>LDH4>LDH3>LDH2>LDH1,与胃癌组织以LDH5,LDH4等M亚基型同工酶增多的现象一致[9].胃癌患者LDH活性增高,可能是由于癌组织中LDH含量增高,癌细胞通透性增强,癌细胞的脱落与坏死及癌组织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挤压与侵犯所致.
, 百拇医药
    5 碱性磷酸酶(ALP)

    ALP同工酶可分为肝型、小肠型和胎盘型3个亚型.Watanabe等[2]用抗人胎盘碱性磷酸酶(PALP)的单克隆抗体对107例胃癌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其阳性率为23%;其中高分化腺癌PALP的阳性率(42%)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12%),分布于癌细胞的胞膜和胞浆.因正常胃粘膜缺乏PALP,故PALP可作为胃癌异位表达其它组织的同工酶.杨恒桂等[10]测定3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ALP/GGT比值k,发现肝癌(7.0-8.0)和胃癌(9.0-11.0)患者k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k<3),P<0.001.且胃癌组k值明显高于肝癌组(P<0.001),以k>3.3为阳性,正常对照阳性率为1.7%(1/56),肝癌为75%(18/24),胃癌为86%(12/14).因此ALP免疫组化染色及ALP/GGT比值测定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并可用于消化道肿瘤的鉴别诊断.
, http://www.100md.com
    6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脂质过氧化物酶(LPO)

    周天星等[11]测定214例胃病患者胃粘膜组织及红细胞内Cu、Zn-SOD活性,结果表明胃癌患者组织及细胞内Cu、Zn-SOD活性明显降低,这与文献报道的许多肿瘤细胞内Cu、Zn-SOD活性降低相一致.胃溃疡患者明显低于浅表性胃炎,而与胃癌组无明显差异,提示作为癌前病变的胃溃疡与胃癌有密切相关的内在联系.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的慢性胃炎等胃粘膜组织中Cu、Zn-SOD活性显著低于浅表性胃炎,组织细胞中Cu、Zn-SOD活性降低可能是胃粘膜由炎症→萎缩→不典型增生→癌变的内在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胃癌患者红细胞及血浆中SOD活性降低,血清LPO升高,二者呈负相关.结果提示自由基反应增强,氧化与抗氧化过程紊乱,可能是胃癌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12].检测SOD及LPO对胃病随访,胃癌的筛选有一定价值.
, 百拇医药
    7 巨分子肌酸激酶同工酶(M-CK2)

    32例不同病期和不同组织类型胃癌患者血清M-CK2测定,发现胃癌组阳性率为75%(24/32),良性胃病组为15.6%(5/32),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为阴性.Ⅰ或Ⅱ期胃癌患者M-CK2检出率为100%,而随病情发展其阳性率逐渐降低;管状腺癌组M-CK2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印戒细胞、粘液腺癌及低分化腺癌组.表明M-CK2 可能是胃肠道肿瘤的一个有用的标记,并可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13].

    8 其它

    胃癌患者α-L-岩藻糖苷酶活性明显增高.94%患者胃液β-葡萄糖苷酸酶活性增高,良性胃病组阳性率为12.5%,与胃液LDH联合检测,其阳性率为97.6%(41/42).并证实2例早期胃癌,故两种酶同时测定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107例胃粘膜标本γ-GT检测结果表明,胃癌的阳性率为66%,慢性萎缩性胃炎为20%,胃溃疡为14%,慢性浅表性胃炎为5%.胃癌与非胃癌组γ-GT阳性率间有显著性差异,表明γ-GT与胃癌发病有关.
, 百拇医药
    致谢 承蒙第四军医大学潘伯荣教授指导,特此致谢!

    9 参考文献

    1 Zwiers A, Toonstra C, Pals G, et al. Immunoblot technique to visualise serum pepsinogen A isozymogen patterns.

    J Clin Pathol, 1990;43(10):871-874

    2 甘润良.胃癌标记物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2;12(4):199-202

    3 金妮,沈铭昌.胃蛋白酶原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中华病理学杂志,1991;20(2):84
, 百拇医药
    4 宫桂华.血清胃蛋白酶原及其临床意义.国外医学消化疾病分册,1990;10(2):103-105

    5 尹宗柱,崔城济,张良和,等.人胎盘GST-π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胃癌和癌前期病变的早期诊断意义.

    中华肿瘤杂志,1989;11(2):114-116

    6 文国义,任成山,于世远,等.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活力测定在消化系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中华消化杂志,1990;10(2):84-86

    7 侯振江,张宗英.体液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测定临床应用.现代诊断与治疗,1994;5(4):251-253

    8 王尉平.各种体液中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测定的意义.临床检验杂志,1985;3(2):43
, 百拇医药
    9 王坤.各种体液同工酶的诊断.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84;5(3-4):24-29

    10 杨恒桂,陈光连,姜金心,等.肝癌、胃癌患者血清中AFP及GGT测定的价值.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3;8(4):194

    11 周天星,李继昌,张玉卿,等.胃癌,胃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红细胞及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中华内科杂志,1989;28(11):685-686

    12 郭维新.胃癌患者SOD活性与LPO含量观察.癌症,1993;12(2):115-117

    13 皇甫照.胃癌患者血清巨分子肌酸激酶同工酶的临床研究.中国肿瘤杂志,1993;20(7):505-507, 百拇医药(侯振江1, 张宗英1,李永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