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1996年第4期
编号:10694293
胃扭转内镜治疗36例
http://www.100md.com 1996年4月15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6年第4期
     解放军第一医院内三科 甘肃省 兰州市 730030

    项目负责人
罗清然,730030,甘肃省 兰州市,解放军第一医院内三科 收搞日期 1995-05-08 接收日期 1995-06-07

    关键词 胃扭转;内窥镜术;治疗

    罗清然,王久莉.胃扭转内镜治疗36例.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4):237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986-1994年在9719例内镜检查中(其中15例有X线诊断),共检出胃扭转36例,检出率为0.37%.男27例,女9例.年龄19-70岁,其中19-35岁者23例,36-59岁者11例,60岁以上2例,病程15d-10年.36例均为慢性胃扭转,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不适或隐痛,进食后加重,多呈间歇性发作,伴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消瘦等.查体腹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有时可扪及不规则包块,质柔韧,活动度小,肠鸣音活跃,常以慢性胃炎、溃疡病而就诊.
, http://www.100md.com
    1.2 方法 内镜检查中内镜通过贲门后进镜困难,或仅显示胃底部影像,胃形态改变,寻找胃体或胃窦腔困难,此时将内镜逆时钟或顺时钟旋转,同时注气,可见扭曲的皱折缝成螺旋状走行,也可出现胃角样改变,胃大小弯及前后壁位置颠倒.此时在注气同时,循腔进入十二指肠降部,采用钩拉取直或旋转法退镜,可反复1-2次,即可见幽门、胃体窦部恢复常态.再次进镜顺利,并可清晰地观察到胃十二指肠各部,说明复位成功.扭转程度较重,病程长的患者,应用此方法效果较好.还可采用注气复位法,即反复大量注气,变换体位,助手在腹部推压胁肋复位,若见胃腔形态恢复正常,表示胃扭转复位成功.

    2 结果

    36例胃扭转患者中,钩拉旋转复位法治疗34例,1次治愈30例,2次治愈3例,3次治愈1例.充气复位法治疗2例,均1次治愈.
, 百拇医药
    3 讨论

    胃扭转是由于胃固定机制发生障碍,或因胃本身及邻近器官病变,而使胃沿不同轴向全部或部分扭转所致.常见病因有膈肌缺损、内脏韧带缺损或发育不良、网膜松弛、低张胃、腹内粘连等[1].胃扭转的分类,常以胃扭转的轴心分为纵轴型或器官轴型胃扭转、横轴型或网膜轴型胃扭转、混合型胃扭转.本组36例中纵轴型胃扭转28例,横轴型胃扭转8例.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胃扭转.按扭转范围分为完全型和部分型胃扭转.按扭转方向不同分为向前和向后扭转[2].急性胃扭转起病突然,病势凶猛,扭转角度多数在180度以上,常呈绞窄性腹痛,多以急腹症入外科治疗,但也有急性胃扭转经内镜复位成功的报道.慢性胃扭转临床症状轻,部分可自行复位,内科治疗有效率可达82%.内镜检查中如遇胃扭转时,可因进镜困难造成检查失败,只有先行胃扭转复位,才可能清晰地观察胃、十二指肠病变,治疗与诊断同步,正是此治疗的优越性.少部分病例经内镜治疗无效和易反复发作者,或因胃本身及其周围疾病而难以复位者,宜手术治疗.患者不愿手术可试用内镜复位.本文中1例女性患者,55岁,腹痛10年伴腹胀、纳差、消瘦.钡餐检查诊断为胃扭转,膈疝并粘连,采用钩拉旋转法,共治疗3次,胃扭转程度明显减轻,再次下镜顺利,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6个月后随访,患者食纳正常,体质康复.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操作轻柔.内镜治疗胃扭转,宜选用粗径前视或斜视型内镜,治疗效果较好.

     4 参考文献

    1 李仲孝,刑凤羽,袁汝根,等.胃扭转的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附12例报告).内镜,1992;9(1):51-53

    2 陈星荣,沈天真,薛燕礼,等.胃扭转的X线诊断(附98例分析).中华放射学杂志,1984;18(4):253-255, http://www.100md.com(罗清然 王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