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结肠疾病,功能性,病因学;结肠疾病,功能性,病理生理学;腹痛;腹泻,项目负责人,Subjectheadings,主题词,1,消化道运动和排便,2IBS患者消化道运动改变,2.1食管运动改变,2.2胃和小肠运动改变,2.3,结肠和肛门运动改变,2.4胃-结肠反射改变,2.5基础电
中国人民解放军451医院消化内科 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项目负责人 陈仕珠中国人民解放军451医院消化内科 陕西省西安市 710054
收稿日期 1998-06-29
Subject headings colonic diseases, functional/etiology; colonic diseases, functional/physiopathology; abdominal pain; diarrhea
主题词 结肠疾病,功能性/病因学;结肠疾病,功能性/病理生理学;腹痛;腹泻
肠易激综合征(IBS)临床表现复杂,用解剖生化、组织学等检查结果难以解释.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本病的研究报道数以千计,但迄今为止,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以致治疗学至今无突破性进展,被公认为目前了解得最差的疾病之一[1]. 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从而推动治疗学发展,总结近年来关于IB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1 消化道运动和排便
消化道等平滑肌运动受自主神经的控制和激素等调节,其兴奋性较低,伸展性较强,有一定的紧张性和自动节律运动,对机械性牵拉、理化刺激敏感. 这些反应并不完全依赖神经,而受大脑皮层活动的影响. 出现异常表现时器官体表特异性定位差[2]. 精神紧张、应激等可影响其功能.
正常女性结肠平均较男性稍长,其中横结肠平均比男性长8cm[3],62%横结肠下垂到盆腔(男性为26%). 胃肠排空男性快于女性[4]. 大多数西方饮食者每周至少大便3次,约5%~10%的人少于3次. 进食大米后通过抑制氯通道使肠分泌减少而使粪便变干[5]. 进混合饮食的健康人每日粪便约35g~400g. 低纤维(<30g/d)饮食可发生便秘. 高脂饮食可使粪便较稀. 高血糖时可使远端结肠松弛而发生便秘[6]. 正常人粪便水份约占70%,>85%粪便变稀,<60%粪便较干. 所进食物一般在1d~5d完全通过消化道(90%通过结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75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