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53224
咳吐白痰不一定主寒
http://www.100md.com 2000年1月24日 《家庭医生报》 2000年第4期(总第728期 2000.01.24)
     临证中,常可遇见有些患者咳嗽,咳白色痰,但是临床症状并非寒象,这是什么原因呢?

    狭义的痰,自肺而出,有形可见。在中医的辨证上就其颜色而论,白色属寒,黄色属热,而临床实际中往往并非如此。痰为津液所化生,受热煎熬其色始黄,因此痰色由白转黄要有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转化过程的快慢与热邪的微盛、来势的缓急、人体津液受耗程度及其津液化生的能力有关。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早期肺炎等,一开始虽见身热、口干渴、咽喉红肿、舌红、脉数等一派热证,却咳吐白痰,显然,这时单从痰色辨证则与全身脉症很难吻合。这是因为感受外邪来势较急,津液虽受热灼成疾,但频咳频吐,留存时短,且病在初期,津液化源尚充,故痰液未致浓稠变黄。但随病程推演,津液煎熬时间延长,在人体正气驱邪外出的机转下,随着病情的好转,痰色转黄,往往是咳嗽向愈的佳兆。名医陈士铎云:“已病之痰,必观其色之白与黄,而辨之最宜分明,黄者乃火之将退也,白者火正炽也”,即指此言。此外,对于素禀阴虚者,一旦感受外邪,无论风寒、风热,呈现一派阴虚内热征象的同时,亦会咳吐白痰,此时切不可以辛温散邪。

    总之,辨痰之色,白者属寒,黄者属热,此言其常;上述白痰属热,乃言其变。临证总宜知常达变,除辨痰色外,对于痰质之稀稠,痰量之多寡,以及病程之长短,病势之缓急,患者之禀赋,全身之脉症,皆当细细审之,方可明辨而不致有误。, 百拇医药(李水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