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52930
不可忽视老年女性尿失禁
http://www.100md.com 2000年3月6日 《家庭医生报》 2000年第10期(总第734期 2000.03.06)
     尿失禁是指一种不自主的排尿现象。在老年人中,约有30%的人罹患尿失禁。有人认为,尿失禁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和社会负担,不亚于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尿失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比较公认的有如下几种:

    压迫性尿失禁。老年女性由于骨盆底肌肉松弛、膀胱括约肌减弱,膀胱一旦遭受挤压,如咳嗽、喷嚏、用力等,尿液就会自动溢出。此外,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较低,很容易导致老年性阴道炎或尿道炎,也会加重病情,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这些情况均发生在外界压力增大时,失控所排出的尿量不多,压力减轻后自动解除。

    溢出型尿失禁。在正常情况下,膀胱充盈与排空交替,若经常处于充盈状态,达到一定压力时,便形成“水满自流”的现象,导致尿液溢出。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尿液积攒过多时。如果老年女性罹患尿道阻塞、尿道狭窄等,都有可能发生该类型的尿失禁。

    冲动型尿失禁。当人们有了尿意的时候,可以控制一段时间,但冲动型患者则难以自控,往往在到达厕所之前尿液便自动流出。这种情况多与泌尿系感染、病理性刺激、大脑额叶受损等因素有关。冲动型尿失禁当相关疾病治愈时症状就会逐步消失。
, 百拇医药
    心理因素引起的尿失禁。当人们处于紧张状态时,尿液分泌量明显增加,此时容易发生尿失禁。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中,如精神病、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等,发生尿失禁的可能性要比正常人高得多。也有资料显示,家庭关系不和、婚姻不稳定或寡居、负性心理、住房条件低劣、经济生活贫寒、生活上长期孤独等因素,都是发生尿失禁的诱因。

    老年女性一旦发生尿失禁,不仅会给她们带来生活上的麻烦,还容易导致外阴及阴道感染,引起妇科疾病,使她们心理上蒙受巨大的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

    作为老年女性,应正确对待尿失禁。尽管这一疾病是进入老年的表现,但不是衰老的指征,也不是即将失去自理的特殊阶段。有疾病正确对待、及时治疗,是任何疾病康复的前提,当然也是尿失禁康复的前提。老年女性自身应树立治愈的信心,积极配合大夫的治疗,不可讳疾忌医,不必羞羞答答。

    一旦发生尿失禁,老年女性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分清疾病发生的原因,掌握预防方法,掌握自我调理的技巧。在个人方面,要尽量限制饮水量,适当减少社交活动,外出时要先弄清厕所的位置,切忌临有尿意时再找厕所。比较轻的尿失禁,可用使用月经垫的方法对待,但应注意卫生,防止阴部感染。

    诸如定时排尿训练、盆底肌训练、膀胱肌训练等方法,均有一定的效果,可针对病因进行。如有条件,还有必要改变现行的传统的蹲式厕所,换成坐式厕所。

    药物治疗方面,抗胆碱能药物、解痉药物、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治疗反射亢进和逼尿肌不稳定,α-肾上腺能药物治疗压迫型尿失禁,雌激素治疗老年萎缩性阴道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中医药治疗这类疾病有着良好的效果。中医认为,老年女性之所以发生尿失禁,主要是由于肾气不足所为,使用补肾、健肾、固涩、收敛的办法,往往可以改善症状,缓解病情。常用的药物为熟地、锁阳、海螵硝、桑螵硝、五味子、女贞子、仙灵脾、仙茅、山萸肉等,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但这要在大夫的指导下服用。, 百拇医药(王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