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51991
京剧伴我度晚年
http://www.100md.com 2001年2月12日 《家庭医生报》 2001年第7期(总第783期 2001.02.12)
     退休之后,我不耐长期闲赋之沉寂,又不愿在麻将、扑克中消磨晚年时光。对京剧虽然也不内行,但却情有独钟,电视里每次播映京剧,我都尽量挤时间观看。剧中委婉的唱腔,悦耳的伴奏,优美的舞姿,诗一样的台词和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每每把我带到崇高的境界,给我思想启迪和美的享受。

    一九九三年上半年,在上级组织的倡导下,地区老年大学组织了一个京剧队,我与一伙爱好就剧的地直机关离退休老同志成了这个队的成员,我被推荐为队长。我们从原地区京剧团请来老师、琴师教唱、伴奏。

    唱京剧确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开始时在乐器伴奏中演唱不是走腔就是掉板。为了很快掌握要领进入角色,集中练习时我认真唱,在家一有空就抓紧唱,从早唱到晚,从室内唱到室外,做家务时唱,散步时唱,对着电视也学着唱。每当唱起京剧,我就感到轻松愉快,声音倾泻于全身,流淌于心灵,完全沉浸在荡气回肠的旋律之中。一年之后,同志们说我有了很大的进步,唱得还不错,老师也说我嗓音宏亮、醇厚。于是,我唱过“老旦”,又唱“花旦”。为了克服四肢不灵、身段不软的种种困难,我每天早晚坚持练一个小时身段,一招一式地刻苦学习“花旦”的基本功。要学会一个完整的唱段,几乎要花三、四个月的时间。真是台上几分钟,台下百日功。

    京剧队已成立七年,共学过了《红娘》、《苏三起解》、《坐宫》、《状元媒》等50多个折子戏和唱段。节日演出和兄弟单位联欢,下乡、下厂矿共演出50多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既振奋了京剧队老年人的精神面貌,也感染了周围的人们。

    说也奇怪,我原来患有高血压,浑身无力,头昏脑涨,开始学京剧时,进行动作演练很吃力。现在习惯了,下乡赴外地演出,难免步行、爬山涉水,还要背上服装、道具、行李,我都没有太累的感觉,而且吃得香,睡得好。老朋友一见面就说我变得潇洒、活跃、年轻了。几年来我很少吃药,没有往过一次医院。啊!京剧,我深深地迷恋着你,你将伴随着我度过健康绚丽的晚年。

    (作者系湖南怀化地区总工会退休干部), http://www.100md.com(顾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