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更多信息
编号:10762592
给孩子心理断奶
http://www.100md.com 2001年3月8日 《当代健康报》 2001.03.08
     所谓“心理断奶”,是相对“生理断奶”而言。它是指孩子在心理上逐渐与父母割断联系并走向自立的阶段,关系到孩子能否健康地步入成年的重要人生转折,因而又是家长们不可忽视的关键性育儿环节。

    近年来,许多年轻人常得一种怪病,症状千变万化:有的头痛、头晕、心悸、失眠,类似神经衰弱;有的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宛似胃肠炎疾;有的紧张、抑郁、喜怒无常,或有癔病样发作等等。有关学者研究发现,这种怪病往往与“心理断奶”不当有关。发病者多为经济条件较好家庭出生的孩子,从小在家人的宠爱中长大,因而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心理。这些没有经过良好“心理断奶”,身心尚不能自立的年轻人,一旦离开了父母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之中,生活的骤变、精神上的紧张、学习或工作的压力、怕苦畏难的情绪以及不能与他人融洽相处等多种因素,常常使之不知所措,寝食不安,从而导致人体的“生物钟”紊乱,神经失调,产生一系列难以用一般疾病来解释和常规药物可治疗的症状。

    处于“心理断奶”期的孩子,情感变化波动比较大。他们既向往独立而又难以自立,常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而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但是在行动上却表现出幼稚可笑或有失偏颇的“孩子气”,遇到困难和挫折便会气馁、苦闷和彷徨,性格也变得孤僻、脆弱等。此时,父母若能进行正确的“心理断奶”教育,则可促进孩子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例如,父母的言行和生活习惯,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成人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会对年轻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除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外,对他们的缺点也不能姑息迁就,应因势利导,及时纠正,但不可讥笑,以免挫伤其锐气或造成心灵上的创伤。此外,父母还应经常与孩子进行谈心,有意识地培养其自我调节、自我认识和正确自我评价的能力。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承受能力和心理自立水平,使之顺利渡过“心理断奶”阶段。 (晓 宁), 百拇医药